(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32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1.04
(21)申请号 201820853476.3(22)申请日 2018.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39号(72)发明人 任贵生 张艳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郑兴旺(51)Int.Cl.
E02D 5/5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083208 U()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属于基础桩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预制桩连接的限位接头环和将限位接头环与预制桩连接的插接件,限位接头环包括加强管、中心导向管和垂直固接于加强管与中心导向管之间的隔板,所述加强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所述预制桩的端
所述中心导向管上开设有板上开设有第二插孔;
第三插孔,相邻两个预制桩与所述限位接头环插接后,所述插接件依次穿过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以将竖直方向上相邻的预制桩进行连接同时还可以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稳定性。
CN 208320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预制桩(1)连接的限位接头环(2)和将所述限位接头环(2)与所述预制桩(1)连接的插接件(3),所述限位接头环(2)包括加强管(21)和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管(21)内壁的隔板(22),所述隔板(22)为圆环形片状,所述隔板(22)与加强管(21)形成供上层预制管插入的第一容置腔(23)和供下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二容置腔(24);
所述加强管(21)沿其径向在隔板(22)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211);
所述预制桩(1)的端板(12)对应第一插孔(211)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插孔(121);相邻两个预制桩(1)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23)和第二容置腔(24)插接后,所述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贯通连接,且插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接头环(2)还包括中心导向管(25),中心导向管(25)与加强管(21)之间通过所述隔板(22)固接,中心导向管(25)、加强管(21)和隔板(22)之间分别形成供上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一限位腔(26)和供下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二限位腔(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导向管(25)对应第二插孔(121)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接件(3)插入的第三插孔(251),相邻两个预制桩(1)分别与所述限位接头环(2)插接后,所述第一插孔(211)、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贯通连接,且插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导向管(25)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加强管(2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2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8cm而且小于加强管(2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接件(3)为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接件(3)为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接头环(2)内外两侧均涂刷有硫磺胶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接头环(2)内外两侧均涂刷有水泥浆。
2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背景技术
[0002]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混凝土预制桩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中国广泛应用的桩型之一,但受到运输等因素影响,混凝土预制桩只能分节加工,对于较长的预制桩设计方案,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对预制桩进行接桩施工。[0003]目前,我国预制桩在基桩施工中的接桩主要是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由于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端板端面需清理、拼接处坡口槽电焊需三层对称进行、焊缝需饱满、施焊完成的桩接头需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等规定,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能保证,预制桩接桩不稳定,造成预制桩连接处成为基桩的最薄弱环节。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将竖直方向上相邻的预制桩进行连接同时还可以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稳定性。[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预制桩连接的限位接头环和将所述限位接头环与所述预制桩连接的插接件,所述限位接头环包括加强管和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管内壁的隔板,所述隔板为圆环形片状,所述隔板与加强管形成供上层预制管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和供下层预制桩插入的第二容置腔;
[0006]所述加强管沿其径向在隔板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0007]所述预制桩的端板对应第一插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插孔;[0008]相邻两个预制桩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插接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贯通连接,且插接件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桩桩孔施工完毕后下入下层预制桩,然后将限位接头环与下层预制桩套接,使得下层预制桩处于第二容置腔内。将插接件插入下层预制桩的端板的第二插孔和处于隔板下方的第一插孔,将下层预制桩与加强管连接。然后将上层预制桩与加强管插接,使得上层预制桩处于第一容置腔内,将插接件依次插入上层预制桩的端板的第二插孔和处于隔板上方的第一插孔,将上层预制桩与加强管连接。通过加强管将上层预制桩和下层预制桩连接,然后通过插接件将加强管与预制桩连接,进而将上下两层的预制桩进行固定连接,而且还可以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抗剪、抗弯等承载力,进而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稳定性。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接头环还包括中心导向管,中心导向管与加强管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固接,中心导向管、加强管和隔板之间分别形成供上层预制桩插入
3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2/4页
的第一限位腔和供下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二限位腔。[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导向管的设置可以提高限位接头环的刚性,降低预制桩打桩时因为受力较大而倾斜的可能性。[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导向管对应第二插孔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接件插入的第三插孔,相邻两个预制桩分别与所述限位接头环插接后,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贯通连接,且插接件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插孔的设置使得插接件依次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通过插接件将预制桩分别与加强管和中心导向管连接,如此设置使得预制桩与加强管连接地更为牢固。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导向管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加强管的长度。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对预制桩和加强管的插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插接的时候,两者出现较大的位移差。[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8cm而且小于加强管的长度。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板既可以将加强管与预制桩固定,防止预制桩在竖直方向上滑移,而且隔板可以承受一定的力,防止上层预制桩放置隔板上,隔板因为受力变形影响对加强管的固定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件为钢管。[00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件为钢筋。[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具有更大的强度,使得在沉桩的时候,钢筋可以承受更大的力,使得钢筋依然可以将预制桩与接头装置稳定连接,防止插接件因为受力变形导致预制桩与接头装置连接处变形。
[00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接头环内外两侧均涂刷有硫磺胶泥。[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限位接头环与预制桩的连接紧密性,同时有利于限位接头环防腐作用。
[00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接头环内外两侧均涂刷有水泥浆。[00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5]1、通过限位接头环与插接件的配合可以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预制桩进行连接;[0026]2、通过限位接头环的设置可以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抗剪、抗弯的承载力,进而提高预制桩接桩部位的稳定性;[0027]3、限位接头环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易于批量生产;[0028]4、操作简单,利于施工,可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隔板和加强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0031]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插接件与预制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4
CN 2083208 U[0033]
说 明 书
3/4页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限位接头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三插孔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7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中心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中,1、预制桩;11、管桩本体;12、端板;121、第二插孔;2、限位接头环;21、加强管;211、第一插孔;22、隔板;23、第一容置腔;24、第二容置腔;25、中心导向管;251、第三插孔;26、第一限位腔;27、第二限位腔;3、插接件。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8]实施例:如图1所示,预制桩1包括管桩本体11和一体固接于管桩本体11一端的端板12,管桩本体11呈圆柱体且中间为空心结构,端板12为圆环形片状钢板。一种用于预制桩连接的接头装置,接头装置包括用于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预制桩1连接的限位接头环2和用于将限位接头环2与预制桩1连接的若干插接件3。[0039]如图2所示,限位接头环2包括加强管21和垂直固定连接于加强管21内壁的隔板22,隔板22为圆环形片状。结合图3,隔板22与加强管21形成供上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一容置腔23和供下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二容置腔24。隔板22的内径与预制桩1的内径相同,加强管21的内径与预制桩1的外径相同。[0040]如图3所示,加强管21沿其径向在隔板22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211,相对应地,预制桩1的端板12对应第一插孔211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插孔121。结合图4,相邻两个预制桩1分别与第一容置腔23和第二容置腔24插接后,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贯通连接。
[0041]结合图4,使用时,预制桩1桩孔施工完毕后下入下层预制桩1,然后将限位接头环2与下层预制桩1套接,使得下层预制桩1处于第二容置腔24内。隔板22下端面与下层预制柱的端板12紧密贴合,然后将上层预制桩1与限位接头环2套接,使得上层预制桩1处于第一容置腔23内,上层预制桩1的端板12与隔板22上端面紧密贴合。然后将插接件3依次插入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通过加强管21将上层预制桩1和下层预制桩1连接,然后通过插接件3将加强管21与预制桩1连接,进而将上下两层的预制桩1进行固定连接,而且还可以提高预制桩1接桩部位的抗剪、抗弯等承载力,进而提高预制桩1接桩部位的稳定性。[0042]隔板2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8cm而且小于加强管21的长度。如此设置使得隔板22既可以将加强管21与预制桩1固定,防止预制桩1在竖直方向上滑移,而且隔板22可以承受一定的力,防止上层预制桩1放置隔板22上,隔板22因为受力变形影响对加强管21的固定效果。
[0043]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接头环还包括中心导向管25,中心导向管25与加强管21之间通过隔板22固接。中心导向管25的内径小于等于预制桩1的内径。结合图7,中心导向管25、加强管21和隔板22之间分别形成供上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一限位腔26和供下层预制桩1插入的第二限位腔27。将预制桩1与限位接头环2插接后,上层预制桩1和下层预制桩1分别
5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4/4页
处于第一限位腔26和第二限位腔27内。中心导向管25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加强管21的长度,使得中心导向管25可以对预制桩1和加强管21的插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插接的时候,两者出现较大的位移差。而且中心导向管25可以降低预制桩1打桩时因为受力较大而倾斜的可能性。
[0044]如图6所示,中心导向管25对应第二插孔121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接件3插入的第三插孔251。结合图7,相邻两个预制桩1分别与所述限位接头环2插接后,第一插孔211、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贯通连接,然后将插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插孔211和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通过插接件3将预制桩1分别与加强管21和中心导向管25连接,如此设置使得预制桩1与加强管21连接地更为牢固。
[0045]插接件3可以是钢管也可以是钢筋。因为钢筋具有更大的强度,使得在沉桩的时候,钢筋可以承受更大的力,使得钢筋依然可以将预制桩1与接头装置稳定连接,防止插接件3因为受力变形导致预制桩1与接头装置连接处变形。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插接件3为钢筋。[0046]进一步地,限位接头环2内外两侧均涂刷有硫磺胶泥或水泥浆。如此设置,加强限位接头环2与预制桩1的连接紧密性,同时有利于限位接头环2防腐作用。[0047]工作过程: 将设有插孔的端板12与预制桩1一体固定连接,然后将下层预制桩1桩孔施工完毕后进行沉桩,将限位接头环2插接在下层预制桩1上,使得下层预制桩1处于第二限位腔27内,将插接件3依次穿过隔板22下方的第一插孔211、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然后将上层预制桩1与限位接头环2进行插接,使得上层预制桩1处于第一限位腔26内,将插接件3插入隔板22上方的第一插孔211、第二插孔121和第三插孔251。如此循环,继续打桩,完成预制桩1施工。
[004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6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7页
图1
7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7页
图2
8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7页
图3
9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7页
图4
10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5/7页
图5
11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6/7页
图6
12
CN 2083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7/7页
图7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