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

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

来源:尚车旅游网
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牡

丹江医学院为例

关红军;李晓霞;董凯;郭毓鹏;鲁俊华;李永男;杨勇;李淼晶;牛莹莹;姚立岩

【摘 要】循证医学是21世纪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势在必行。流行病学不仅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也是开展循证医学的基础。以循证医学思想来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能使临床医生更好的理解循证医学的模式,能更好的按循证医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临床活动。循证医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教育观念和医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3页(P125-126,117) 【关键词】循证医学;流行病学;教学模式

【作 者】关红军;李晓霞;董凯;郭毓鹏;鲁俊华;李永男;杨勇;李淼晶;牛莹莹;姚立岩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市卫生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

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和医学模式[1]。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实践过程,作为临床医学教育实践的新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接受[2]。目前,许多国家均在改进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从传播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转变为教会学生和临床医生如何在医疗实践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寻求证据、评价证据[3]。而传统的流行病学教育却不能改变临床医生的观念和医疗行为。将循证医学的思想贯穿于流行病学教学中,不仅可提高我国流行病学的教学研究水平而且可帮助临床医学生学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及技巧,同时在临床医疗决策中将现有的最佳临床证据融入到临床判断中,将会极大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流行病学不但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也是开展循证医学的基础。以循证医学思想来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能使临床医生更好的理解循证医学的模式,能更好的按循证医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临床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

课题组尝试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中按照循证医学理念开展本科学生流行病学的教学工作,探讨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和效果。 1 步骤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牡丹江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现阶段该年级学生为大四第二学期,已基本学完卫生统计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

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即将进入临床毕业实习阶段。随机抽取该学年6个班级学生,其中3个班级开展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另外3个班级按传统模式开展教学。

1.2 调查问卷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内容包括:(1)你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2)你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3)你觉得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4)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5)你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否达到了?(6)你对该课程的建议?

1.3 前期准备 按照新的标准循证医学将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五级[4],其中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RCT)和RCT的系统评价结果是最可靠的依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强调在进行临床科研设计时应尽可能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开展高质量的RCT实验研究。

首先,培养了能实践循证医学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流行病学教师。其次,任课教师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均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教师已熟练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再次,学校具有必要的条件,使研究证据的查寻及时、方便、简捷。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

1.4 实施过程 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开展基于循证医学思想的教学模式,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具体过程如下。 1.4.1 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由流行病学家及临床专家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常见的典型病例,并进行仔细的分析论证,发掘出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由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教师带领学习小组(每小组8~10人,每班分3~4组),利用案例材料,开展循证实践,引导学生将在病因、预后及预防方面的临床情况转换为一个可以回答

的问题形式。如实习内容为导致脑卒中的可预防性危险因素是:“目前首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高血压,但也不排出其他危险因素”,就可以把这次实习的内容确定为一个具体循证医学问题“导致脑卒中的最大可预防性危险因素”。

1.4.2 检索收集证据 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资源,以期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通过互联网检索到了2个高血压指南(美国和欧洲各1个),均为循证指南。

1.4.3 评价证据 对获取的证据按照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如何对证据的质量和可靠程度进行分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2],通过统计学方法(如 Meta - Analysis)得出确切的结论。

1.4.4 总结 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出学生在文献检索及评价文献方面的不足。

1.5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共发出220份问卷,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在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两方面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结果无差异(均P>0.05);在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结果有差异(均P<0.05);按两种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均反映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对课程改进提出的建议中,有50%的学生希望增加课时。总体结果表明,本次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目的。详见表1。

表1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流行病学教学实践评价结果的比较注: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P<0.05问 题 备选答案 实验班(%)(n=112) 对照班(%)(n=108)你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感兴趣 96(85.71) 87(80.56)不感兴趣 16(14.29)

21(19.44)你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了解 79(70.54) 70(64.81)不了解 33(29.46) 38(35.19)你觉得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有必要 97(86.61)* 68(62.96)没必要 15(13.39)* 40(37.04)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是73(65.18)* 58(53.70)否39(34.82)* 50(46.30)你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否达到了?是98(87.50) 85(78.70)否14(12.50) 23(21.30) 3 讨论

21世纪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由经验医学逐渐向循证医学转变的革命。循证医学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5],又为流行病学教育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对其进行基于循证医学模式的教育,使其认清经验医学的缺陷和循证医学的优势,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有助于使我国的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促进临床事业的发展[6]。经过本次实践,更多的同学倾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本次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目的,以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的教学具有传统医学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循证实践教导学生掌握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规范研究、寻找及应用证据的技能,最终能进行更合理的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同时还是一门“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7],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更新,并注重养成积极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当然,仅仅做到上述这些对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的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意识。

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流行病学的教学当中,是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罗江洪,程庚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探讨[J]. 赣南医学院

学报,2011,31(5):703 -704.

[2]龚虹云,宋启斌,姚颐.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412-414.

[3]李亚斐,熊鸿燕.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64-166.

[4]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

[5]马丽萍,徐晓璐,朱嘉琦,等.循证医学的发展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38-40.

[6]袁红斌,李永华,朱秋峰,等.浅述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68-473.

[7]谢肇,喻胜鹏,黄科,等.利用循证医学原理指导骨科临床实践与教学[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6):672-6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