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木聚糖酶

木聚糖酶

来源:尚车旅游网


木聚糖酶

外观性状粉剂、液体

酶系活力5000,10000,20000(u/g)温度适用范围0-80(℃)

木聚糖是一种是一种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次生壁上,处于木质素和其它多聚糖之间,起着连接作用。木聚糖是影响麦类原料在饲料中应用的最主要抗营养因子,小麦、黑麦和黑小麦中主要含有大量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常用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中,木聚糖也是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增加肠道食糜黏度,影响动物消化吸收;影响消化道内源酶活性,刺激消化器官代偿性增大;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促使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影响动物健康;物理屏障作用,影响养分的消化。

作用:

1,降解木聚糖,降低肠道食糜黏度,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代谢能,促进养分吸收利用,增强饲料和养殖企业赢利能力。

2, 消除木聚糖对内源酶的抑制,防止消化器官代偿性肥大。

3, 生成大量功能性寡糖(木二糖、木三糖等),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动物健康。

4, 拓宽饲料原料使用范围,加大非常规饲料如麸皮、次粉、米糠等在饲料中的用量,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5, 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减少粪便排放,保护环境,同时减少粪便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畜禽的刺激,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摘要:木聚糖是麦类、谷物等作物中含有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它能增加食糜的粘性,降低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消除木聚糖的不利影响,降低食糜粘性,促进饲料转化,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本文对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

用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木聚糖酶,作用机理,应用

目前,玉米等能量饲料原料供应日趋紧缺,玉米价格上涨,这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麦类、谷物、糠麸等来代替玉米,这是缓解玉米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麦类、谷物、糠麸等物质中含有一种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影响单胃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其中主要的是阿拉伯木聚糖。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酶制剂提高单胃动物的生产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木聚糖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在猪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能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可以提高营养的消化和利用率,从而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综述了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从而为木聚糖酶制剂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1、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1.1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

据Almirall等(1995)报道,大麦中可溶性NSP的含量相当高,在单胃动物肠道内可溶性NSP溶于水中可形成高度粘性物质,提高动物肠道内容物粘度。据Choct等(1992)报道,大麦中所含的可溶性NSP是引起大麦饲料消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麦型猪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可以分解阿拉伯木聚糖,从而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木聚糖被分解为小分子后随着自身粘性的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也随之降低。由于胃肠道食糜粘性降低,从而提高内源消化酶的扩散速率,并降低了其对小肠粘膜的不利作用,最终提高

养分的消化吸收效率。

1.2提高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

添加木聚糖酶制剂,能提高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因为NSP能增加胃肠道食糜的粘性,小肠内高粘度的食物阻止了消化酶和底物相互接触的机会,同时已消化养分向肠粘膜扩散速度减慢,从而阻碍了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而且NSP还可与消化酶直接结合,从而降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据Fengler等(1988)报道,水溶性的NSP可在动物肠道内形成高粘度的物质,肠道粘度的上升延缓了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扩散速度,阻滞了两者在肠道粘膜的反应速度。添加木聚糖酶可在动物肠道内降解木聚糖,把结构复杂的木聚糖分解为单糖,降低了NSP对肠道食糜的不利影响,消除NSP对消化酶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内源酶与底物的扩散速度,促进底物与内源酶结合,有益于提高各种消化酶的稳定性与活性。从而

提高内源酶活性,同时使粘膜表面不动水层变薄,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

1.3降低肠道内微生物数量

木聚糖酶能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增加消化酶和底物的扩散速度,降低食糜在肠道内的发酵,抑制厌氧微生物菌落的生长。研究表明,木聚糖酶能降低回肠和结肠中致病性

大肠杆菌的数量。

1.4破坏细胞壁

谷物的细胞壁主要由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组成,这些多糖影响整个日粮的消化利用,从而降低猪的生产性能。木聚糖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木聚糖酶可以分解木聚糖,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壁中的养分释放出来,从而提高饲料养

分的消化和吸收。

2、木聚糖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2.1提高猪的日增重

木聚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粘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麦类、谷物中可溶性NSP的含量相当高,据测定小麦中的木聚糖含量为5%-8%,黑麦中木聚糖含量为1%-8%。在单胃动物肠道内可溶性NSP溶于水中可形成高度粘性物质,提高动物肠道内容物粘度,降低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可以有效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猪的日增重。程伟等(1998)报道,在小麦占40%的猪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使生长猪日增重提高7.4%。Lunen等(1996)报道,添加小麦的日粮添加木聚糖酶,猪的生长速度提高9.2%。王修启等(2002)也报道,猪日粮中含有48%的小麦,处理Ⅰ、Ⅱ期日增重分别比负对照提高9.59%和9.47%(P<0.05),饲料报酬显著改善。Inborr等(1998)也报道,在大麦饲粮中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断奶

仔猪的日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

猪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有效消除抗营养作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小麦型日粮猪的日增重与其中木聚糖酶的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8(P<0.05),差异显著;饲料转化率也都得到显著改善。最近的试验结果表明,黑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更好

地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

2.2提高饲料转化率

研究表明,NSP可使日粮中淀粉(无氮浸出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降低,NSP占4%时分别使这三种养分的消化率下降14.6%、18.7%和25.8%。在猪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王儆(1997)报道,含次粉40%的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对生长育肥猪(20-57Kg)的饲料转化率提高4.3%。程伟等(1998)报道,小麦型日粮添加0.05%的木聚糖酶,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转化率提高4.4%。冯定远等(2000)报道,在猪日粮中加入木聚糖酶能使干物质消化率提高11.3%。Thacker等(1988)报道,在以大麦为猪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提高猪对大麦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可消化能及NSP的回肠或粪的表观消化率。木聚糖酶可以使木聚糖断裂为小分子片段,从而降低其在肠道内的粘度,因而提高肠道内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混合速度,加快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扩散速度,降低肠道粘膜表面不动层厚度,减少运输距离,提高营养物质的消

化与吸收速度,从而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2.3降低腹泻发病率

饲料以小麦或黑麦为主时,肠道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进而会导致腹泻。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粘稠度的增加使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降低,从而大大减慢了肠道菌群向后移动,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Gohl,等(1977)报道,粘性多糖能延长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粘度增加还会导致许多营养成分未经消化就到达下段消化道为生物发酵所利用。肠道内大肠杆菌的过度繁殖能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猪的腹泻。富含养分的食糜处于温暖湿润的肠道环境中,是细菌的理想培养基,易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木聚糖酶可降低肠道内溶物的粘度,提高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降低食糜在肠道内的停留

时间。导致大肠杆菌失去了理想的培养基,导致粪便大肠杆菌数量下降,从而降低腹泻率。研究报道小麦中或黑麦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可以降低胃肠道中细菌数,减少后肠病原菌可

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了腹泻的发病率。

另外,仔猪断奶后数周消化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活性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添加木聚糖酶等外源性酶制剂有助于提高内源消化酶活性,克服此问题。添加

木聚糖酶,猪的腹泻次数明显减少,证明木聚糖酶有降低腹泻发病率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