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部编版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呈现了本单元的三句话,旨在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习作的时候,试着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表达出对人物或事物的感情。第一句选自《猫》,第二句选自《白鹅》,第三句选自《白公鹅》。教材通过两位学生的交流对话,点明了这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表面上好像不喜欢,字里行间却藏着深深的爱,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明贬实褒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说话和作文中。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学习一组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共编排了六组词语。括号中的词语能帮助学生理解字的意思,运用形声字的规律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题出示了以动物特征来比喻某一类人的词语,让学生体会它们的特殊含义。第二题编排了三句选自本单元课文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冒号的用法: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教材请学生从“活泼的小狗”“细心的小亮”“热心肠的老奶奶”中任选一个短语,仿写一句话,写出特点。第三题选用《猫》《白公鹅》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感受语气词使语言表达更生活化,读来更亲切。

“书写提示”提醒学生书写句段时要做到:字距比行距小,字的大小一致,两边留白相等。引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注重整体美感。

“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蜂》,供学生理解、积累。古诗通过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辛勤耕作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教学目标

1.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两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句话;通过比较,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5.积累、背诵古诗《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2.练习写字,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3.积累、背诵古诗《蜂》。

教学难点

1.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两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句话;通过比较,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此部分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本单元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然后再引导学生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体会作者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小动物的深深的爱,让学生掌握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并愿意在平时的说话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此部分教学,可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汉字,与同桌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一是每组字都是形声字,偏旁不同,读音相近,偏旁与每个字的意思相关联;二是括号中的词语能帮助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进而借助发现的规律用换偏旁的方式识字。

3.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第一题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了解词义,思考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类人,进而找到这些词语的相似性,并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要引导学生体会冒号的用法,并试着仿写句子。

“词句段运用”第三题重在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关注加点词,感受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书写提示

指导学生阅读右边的小贴士,明白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进而引导学生结合书写要求观察教材中的书写范例,观察书写范例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

5.日积月累

此部分教学,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和停顿,然后指名学生范读,相机正音。最后结合插图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思考“蜜蜂辛苦采蜜是为了谁”,体会诗人对蜜蜂和劳作之人的赞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理解运用

1.谈话: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特点,了解了作家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

2.学生齐读“交流平台”中摘自课文的语句,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指名回答)

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3.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朗读前两位同学的对话,教师对这种表达方式进行归纳。

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但其实作者对它们有着深深的爱。这是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4.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找找运用明贬暗褒的表达方式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指名学生分享句子)

(1)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5.学生尝试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写写自己喜欢的某种事物,表达喜爱之情。(指名学生分享,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1)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2)妈妈真笨,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给我,自己却舍不得吃。

6.小结: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所以,我们在以后的说话和习作中,可以适时运用这种表达方式哦!

板块二 识记生字,总结规律

1.学生齐读“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生字的读音,并结合括号中的词语理解括号外的生字的含义,找找每组生字的规律。(指名学生回答,学生互相补充)

(1)每组字都是形声字。

(2)每组的三个生字右边的部件都相同。

(3)每组生字的偏旁都有表意的特点,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同。如:杆——与木头有关;肝——人体器官;秆——与植物有关。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分小组交流,用换偏旁的方式识记生字。

肝 秆 俏 峭 哺 浦 沦 抡涣 焕 俊 峻

4.学生齐读“识字加油站”的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两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句话;通过比较,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2.练习写字,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3.积累、背诵古诗《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积累运用,体会妙用

1.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的词语。

(1)学生齐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词语,再开火车读。

(2)古语有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同学们知道人们常用“千里马”来指什么人吗?(指名回答:有才干的人)

(3)学生分小组交流,试着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指哪类人。(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意思进行讲解)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4)引导学生按照词语的感情色彩将词语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并试着从中挑选两个词语造句,说说身边的人。(指名学生分享造句成果)

(1)我的同桌特别爱唱歌,是我们班的“百灵鸟”。

(2)他总是默默地为班级做事,真是我们班的“小蜜蜂”。

(5)拓展: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比喻人的习惯用语。(提示:井底蛙、糊涂虫、替罪羊)

2.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

(1)学生自由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例句,分小组讨论:句子中的冒号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回答,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明确)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第一个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是提示语,用冒号引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表现猫“温柔可亲”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抓住短语中的关键词“活泼”“细心”“热心肠”,通过具体的动作、事例等仿写句子。(指名学生分享造句成果)

表示特点的词语分别是:活泼、细心、热心肠。

仿写示例:

这只小狗真是活泼:一会儿咬着毛球打滚儿,一会儿在我怀里撒娇。

小亮是个细心的孩子:每次出发上学前 ,他都会检查一遍书包,确保没有落下东西。

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每次遇到刮风下雨,她都会帮邻居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收好。

(3)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加上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的“词句段运用”第三题的句子,感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总结)

加点词是语气词,这些语气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关切和怜爱。语气词的使用,可以

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句子,感受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板块二 规范书写,积累背诵

1.学习规范书写。

(1)学生齐读“书写提示”的小贴士,说说小贴士要求书写时需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①字距要比行距小。

②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③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2)课件出示一个句段,让学生结合书写要求,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注意事项)

(3)让学生结合书写要求进行自评。

(4)展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2.积累古诗。

(1)师:蜜蜂勤劳一生,为别人忙碌,而很少为了自己。古往今来,赞美蜜蜂的文人不少,也留下了不少的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罗隐的《蜂》,看看诗人是怎样写蜂的。

(2)教师介绍诗人罗隐。

罗隐(833—910),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因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其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

(3)学生自由朗读“日积月累”的古诗《蜂》,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4)指名学生朗读,学生互相正音,教师相机指导。(此处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词典理解词义,说说古诗大意;然后教师再呈现出古诗大意)

山尖:山峰的顶端。

尽:全部。

占:占有、所有。

采:采摘。

为(wèi):替。

甜:在诗中意为醇香的蜂蜜。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让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理解大意,体会感情。

①学生结合插图,理解古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

②再读古诗,想想蜜蜂辛勤采蜜是为了谁,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蜜蜂辛勤采蜜是为了给他人提供甜蜜。

古诗前两句想象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古诗最后一句以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6)背诵全诗。(学生自由背诵,然后全班齐背)

(7)教师适当小结一下,可以再拓展一些借物喻人的古诗,如《蝉》《石灰吟》《墨梅》。(思维可以不局限参考资料,不要资料讲了哪些,就参考哪些。参考资料讲得简略的时候,我们可以拓展、延伸思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详〈优〉”)

调动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家是怎样运用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并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识字加油站”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学习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比喻人的词语,并能运用造句;还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冒号和语气词的作用,主要采用诵读、理解的办法,并学以致用。“书写提示”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重在让学生明白书写要求,并在书写实践中按要求书写,通过自评、互评,使学生内化书写要求。“日积月累”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重在让学生积累,可通过让学生明白古诗的意思,进而在教师指导下明白其深意,通过反复朗读,背诵、积累古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