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B 总第298期 文章编号:1 673—887×(201 4)1 1--001 5--02 美丽乡村建设应做好五个结合 晋鹏程 (山西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山西太原摘要0300oo) 美丽乡村建设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做好五个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保护传统古村落与创建美丽乡村相结合,坚持整合各 类资源与稳步扎实推进相结合,坚持庭院绿化与公共绿化相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培育村 民文明乡风相结合。 关键词美丽乡村F323 建设古村落 A doi:l0.39694.issn.1673-887X.2014.11.006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0 引 言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 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山西的重大 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美 重自然规律、尊重历史规律和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宜 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分类指导,分 村进行。可先从特色鲜明、基础条件好的行政村启动,建设 一村,成功一村,绝不能盲目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 费。防止急躁冒进,劳民伤财。 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 意把握好、处理好几方面的问题。 2坚持保护传统古村落与创建美丽乡村相结合 村落是在人们记忆中能够永远留住美好时光和记忆 的物质和精神不可替代的物质。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 一1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是由多个要素构成、标准要求较高的复 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是建设“规划建设有序、 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 睦、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 ,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全国保存完好的宋、 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山西享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山西大地遗存了大量 为人所知或不为人知的古村落,这些村落因为古老而神 秘,因为山美、水美、人美、村美而处处秀美。所以,在美丽 由于山西各地农村农业立地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差异 大,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也不能要求同一标准、同步发展。首 先要确定“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创建工作思 路,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有序推进试点建设。与 此同时,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危房改造、新 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对具备条件的乡村, 从试点示范抓起,逐步推开,避免“一哄而上”。各试点村要 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经济有基础、群众有愿 望、班子有能力、区位有优势”的原则,在尊重农民意愿、尊 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2.1保护为主,合理布局 建议制定古村落保护政策,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布局、 适度开发的思路,结合各村实际,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 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民俗文化、晋商文化等历史 文化遗迹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 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山西传统农耕文化、晋商文 化、人居文化、佛教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 收稿日期2014-10一O1 作者简介晋鹏程(1983一),男,山西人,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户与农村经济研究。 鱼璺!鱼 旦 ! 鱼 l! 1 1 5 晋鹏程:美丽乡村建设应做好五个结合 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2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保护民间风俗 设卓有成效。 3.3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一民族或区域中广大民众所 激活和带动全社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按照“谁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 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个性,扩大和演 变,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 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看得见、 摸得着,有着巨大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民俗。在中国、在山 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原则,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农业企业 参与历史文化古村、休闲旅游观光生态村等的建设,实现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4坚持庭院绿化与公共绿化相结合 坚持集体与个人联动相结合,不断增强村庄规划意 西、在各县,东西南北中,都有自己地域的特点、民间风俗 和风格,而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是现代人所 追求的理想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公 识、保洁意识、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逐步树立村庄保值增 值观念,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活动,推进村庄公 共场地美化工程,发展既适合本土、又有特色的树种,形成 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使村民体 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共场所绿地休憩林、 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 塑造园艺景观小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并配套建设文化 会到从前熟悉的生活环境与人际交往氛围,使其产生心理 上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进而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 发展。 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建成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 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广场。 3坚持整合各类资源与稳步扎实推进相结合 众所周知,打造美丽乡村既需要高起点、宽视野的规 划,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之中,还需要总 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来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都离不开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有力的帮助,因此要多层面、多渠道 整合涉农政策和涉农资金。 3.1 对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所有涉农政策资源进行整合 美丽乡村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 成部分,需要整合各级政府部门支农、惠农、强农的相关政 5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培育村民文明乡风相结合 5.1开展宣传教育 美丽乡村既要注重自我创建,更要加强村民文明乡风 培育,使村民从“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转变,提高村民 审美意识、品位意识和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 和宣传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 样的生态文明、乡村文明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和 乡村文明新风尚。 策,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2对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 5.2转变生活方式 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 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 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 m视野范围内和 村庄,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将地面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部门 多、包涵内容广、工程量又比较大、建设时间长,因而有 必要将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首先应依托中央 专项资金开展资金整合,其次从预算编制源头抓好资 金整合。通过预算编制,整合归并农13部门预算专项资 金,减少专项资金重复交叉现象,推动农口部门预算资 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 生态景观。 5.3促进乡村社会和谐 金整合,将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捆绑起来, 统筹使用,促进各类支农资金由“撒胡椒面”式的各自 分散到“集沙成塔”式的高度集合,形成多元的支农投 入新格局。 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 核心,以及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 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 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 只有通过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并建立统一有效的投入 协调机制,保证资金集中、高效使用,才能确保美丽乡村建 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 稳定。 16耻拗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