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设计人 语 文 课 题 班 级 《饮酒》 《己亥杂诗》 授课时间 姓 名 2016.5.30 序 号 34 1、通过朗读、想像、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习目标 2、研读品味,赏析诗歌语言。 【诗句积累】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 【资料链接】 《饮酒(其五)》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 20 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 20 年 (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己亥杂诗》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审核人:
【阅读内容】 【阅读导引】 阅读《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活动一】朗读感知 东晋·陶渊明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再组内一对一对读,互相正音,读通读熟诗歌。(相信自己一定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请找出你认为诗歌中写得最好的句子,以“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认为 美,因为 ”的句式赏读古诗。 (提示:可以选取意境、情感、哲理、词句等)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活动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陶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审核人: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阅读《己亥杂诗》: 【活动一】朗读感知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注音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情感。 【活动二】合作探究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审核人:
课堂检测:
1、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 。 3、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 。
4、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 。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8、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