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一)公司通过组织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二)帮助员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成长,激发员工潜能,做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员工达到本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方面的规范标准;并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技、管理的进步,适时对员工进行更新知识培训,促进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 原则
结合公司业务发展与组织能力提升的需要,全员参与,重点提高,讲究实效,推动学习型组织的简历
第三条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总部及各业务单位培训管理全过程。 第四条 职责
(一)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公司级培训的组织实施,并协调和监督各部门的计划实施、资料存档以及本制度的执行。
(二)人力资源部(中心行政部)负责本部门内部培训的组织实施记录与资料存档。
(三)集团总裁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各部门临时专项培训计划的审批。
第二章 培训的对象及分类
第五条 培训对象:集团总部和各业务单位全体员工均为培训对象。 第六条 培训类别:
为方便管理,本制度将员工培训按照培训的组织实施机构(或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部培训和在职学习两大类;按照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的不同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转岗和晋升培训、管理技能培训和综合类培训。
(一)内部培训
本制度所称内部培训是指集团总部和各业务单位分别或联合组织员工集中
上课、野外训练的培训活动,由公司内部培训负责人,内部培训师/外聘培训讲师讲课、教练指导,或采用放光盘、录音方式上课等。
(二)在职学习
本制度所称在职学习是指经公司批准的包括各类学历教育、研修班、参观考察、特殊岗位资格培训等需要到外部培训机构参训的培训。
(三)新员工入职培训
1.培训目的:使新员工迅速了解公司状况、融入工作环境,知晓在本单位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
2.培训内容:公司及各业务单位的基本情况,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3.培训责任人:人力资源部及部门负责人。 4.培训方式:个别沟通或集中上课。
5.培训记录: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考试、《员工入职培训签到记录表》。 (四)专业技能培训
1.培训目的: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技术职称资格。
2.培训内容:财务会计、审计、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电工等特殊岗位。 3.培训责任人:集团人力资源部(总新行政部)和部门负责人。 4.培训方式:在职培训、内部培训。 5.培训记录:考试考核、获取资格证书。 (五)转岗和晋升培训
1.培训目的:使员工适应岗位需要 2.培训内容:岗位技能培训
3.培训责任人:集团人力资源部(中心行政不)和部门负责人。 4.培训方式:内部培训 5.培训记录:考试考核 (六)管理技能培训
1.培训目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
2.培训内容:根据公司的管理需求和管理者的能力状况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 3.培训责任部门:集团人力资源部 4.培训方式:在职培训、内部培训
5.培训收益记录:课堂作业、培训结业证书 (七)综合类培训
综合类培训 涉及通用类、综合性的培训,集团培训部牵头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部门/事业部配合实施及提出需求。
第三章 培训计划管理
第七条 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计划的制定必须密切围绕公司战略与当前阶段的需求,以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公司培训管理的根本原则。
(二)每年10月,集团培训部组织制定下一年度集团层面年度培训计划。 各事业部、中心视业务进展情况制定本事业部、中心的年度培训计划,并报送集团培训部。
(三)制定培训计划前,需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依据员工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四)培训计划需报主管领导及集团培训部审定,报总裁批准。 第八条 实施培训计划
(一)培训组织者根据培训计划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联系师资、场地,发放通知,准备培训资料等。
(二)培训组织者做好培训考核记录。
(三)人力资源部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填写《培训效果调查表》。 第九条 汇总培训记录
(一)记录整理:每次培训后人力资源部要对以下培训记录进行整理:《培训签到表》、考核试卷(如果考评方式采用试卷式)、《培训效果调查表》、其它培训产生的资料。每次培训结束,培训实施或组织部门要进行满意度评估,填写《培训满意度统计表》。
(二)培训总结:结合培训目的,综合培训效果及学员评价,对培训进行全面总结,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培训效果如何及改善措施等。
第四章 师资队伍及资源共享
第十条 建立内、外相结合的讲师队伍
为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和培训需求的讲师队伍。讲师来源主要以内部为主,内外并举的形式。
内部讲师指经过公司内部认证的员工,公司每年聘请一次。内部讲师享受一定的待遇,按课程和课时给予适当奖励,具体奖励办法见《内部培训师管理规定》。
外部讲师指从公司外部聘请的专业讲师,该类讲师的聘请事先需经人力资源部进行资质确认后方可到公司授课。 第十一条 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
由人力资源部部负责收集、分析和总结各中心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整合培训资源,对效果较好的培训项目,加以总结并组织推广。
第五章 培训费用管理
第十二条 培训费用定义
(一)本制度所称培训费用分为内部培训费用和专项培训费用两大类。 内部培训费用指用于员工培训的教材、器材的购置、内部培训师费用等 专项培训费指用于培训的报名费、考试费、培训费、资料费、学费、交通费、住宿、汽油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租车费、所使用车辆的车船使用税、差旅费、手续费、工时费、与培训相关的费用(培训期间的工资、补贴、补助、社会保险、福利费等)及因受训员工补充所支付的人工成本付费用等。
(二)培训费用的使用原则:先审批后使用的原则。
第六章:培训纪律
第十三条 培训组织纪律
一、培训组织责任人应在开课前达到培训地点,并在培训课前做好培训教材、教具、器材,培训评估资料等的准备工作。
二、培训责任人和讲师应在开课前到达培训地点,检查教具的准备情况。 第十四条 课堂纪律
学员、培训责任人在课间应关闭手机铃声,不准在讲课时间说电话,有妨碍他人听课的行为。 第十五条 考勤纪律
准时参加培训签到,因特殊情况需缺课的,应经培训负责人同意办理请假手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