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科研论文范例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例

来源:尚车旅游网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1

一、研究人员

我院妇产科护理教研室、实训中心、信息中心合作组成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研发团队骨干成员7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3名,初级1名,其中医学信息专业2名,妇产科护理专业3名,实训中心2名。

二、开发内容

实验教学网络平台设置6个模块教学信息(图1)目的是让护生了解妇产科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熟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和技能要求,并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对妇产科护理常用各项技能进行媒体形式的演示,便于护生模拟学习,开通互动平台在线答疑解惑,并通过在线测试检查效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效果评价

对我院2014级护理专科学生采用自设问卷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评价。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对本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课后在开放的实验室自助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后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见表1。

四、讨论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全新学习环境,通过传递数字化教育信息与学习者开展交互式同步和异步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时空不受限、学习交流方便易行的优势【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促进了护生实践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护生更合理地安排实验操作训练和自学实验课内容,可以在普通机房甚至家中进行各种妇产科护理实验技能练习,大大节约了实验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可通过网络平台回放、慢放及分解上课的整个过程,把操作过程微化、细化,有利于护生牢固掌握关键步骤,复习以前没完全掌握的操作技能,达到巩固知识、熟练操作的目的。通过互动平台还可以进行师生间的即时沟通,便于教师及时掌握护生的情况,予以及时在线辅导。以信息化的在线测试考查护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仅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还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学练”一体。同时,在平台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困难和不足,比如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学生若要完全掌握操作技巧,最终还是需要实体教学来完成。不能完全替代实体实践教学[4]。。另外,为进一步完善该平台我们打算增加高仿真动态虚拟模块,对技术、经费等要求更高。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和同道一起不断推进《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数字校园、智慧校园。

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2

授课对象为我院护理学院三年制大学专科学生共234人,其中2010级两个班,共78人;2012级两个班,共72人;2013级两个班,共84人。

2方法

通过设计案例、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交流讨论4个环节进行体验式教学。

2.1设计案例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以临床实际工作为蓝本,选用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设计骨科护理教学案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并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于授课前1~2周将案例与相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利用图书馆、校园网、资料室查阅资料,做好课前准备。案例:患儿,男,10岁,因玩耍时不慎从高处坠落,伤及肘部,当时即感疼痛,查体可见肘部肿胀,活动受限,呈“S”样畸形,肘窝处可见皮下瘀斑,有反常活动及骨擦音和骨擦感,肘部三角关系正常。患儿既往体健,无传染性疾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等。患儿入院时测T:36.8℃,P:90次/分,R:21次/分,BP:92/60mmHg。X线检查可见肱骨髁以上1cm处发生骨折,骨折端移位。

问题:(1)根据以上案例,评估患儿疾病,并提出护理诊断。(2)提出鉴别诊断。(3)在搬运患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内容有哪些?(4)患儿若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要注意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2.2情景演练在案例设计的基础上,开展情景演练。将学生分组,大约每10~15人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组员各项任务,如扮演患者、汇总材料、制订护理计划、扮演护士等,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逐项演练。授课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在演练中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临床见习在学生情景演练结束之后,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时需要在临床一线更进一步地认识,一方面强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因此,在情景演练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深入临床见习是十分重要的。。

2.4交流讨论学生经过资料收集、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之后,与刚拿到案例问题时有了许多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操作体验。这时,让所有学生坐在一起,与授课教师以及带教教师一起讨论案例问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程结束,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报告,任课教师完成该次课程的教学总结。

2.5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分别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束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分析。

3讨论

。在骨科护理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和再现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实、直观地感受到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难点、风险以及形成对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这些是教师运用语言所不能达到的。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设计案例—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交流讨论4个环节,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同时,小组模式又激发了学生之间相互比拼、共同协作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有了质的变化,即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变成了策划。以学生为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它改变了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3.3交流心得,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概括通过最后的交流讨论环节,让学生将所产生的体验沉淀、浓缩、转化,变为无意识的大脑记忆。。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3

摘 要: 。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注:郑州大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610459092)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认知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1]。。。。。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体现护理的专业特色、内容更加贴近护理人员临床工作需求的网上学习平台,护理学应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

2.1学习园地

2.1.1基础学习

包含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护理知识、题库练习三个栏目。选择护理学相关学科的重点章节制作成网络课件。。题库练习版块则与护理学有关的考题资料,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机会。

2.1.2论文学习

此版块会定时更新内容,指导学生写出格式正确的论文,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写论文的技巧,使学生了解写论文的要点,帮助学生写出规范精彩的论文。

本栏目主要科研的基本知识与护理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最新临床护理医疗仪器、医疗器械新技术。

2.2交流园地

2.2.1 走近医院 。。

2.2.2 工作与考研 全面的有关护理职业的就职信息,在校学生在这里可以提前了解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毕业生可以在这里寻找招聘信息,找工作:与护理学考研有关信息,将全国著名护理院校的特色罗列出来,供同学们了解。

2.2.3 在线学习 。

2.3 护理百科

2.3.1生活小技巧 介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些护理知识和护理小技巧,起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2.3.2 s志书籍 推荐一些与护理学相关书籍、杂志,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3.3 自我提升 一些与提升自身形象有关的信息,如化妆技巧、穿衣搭配等。

2.4 模拟测试系统 模拟测试系统中有多种题型,测试系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测试机会以检验所学知识。

3.1 教学功能 。

3.2 学习功能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各科目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疑惑可在交流园地中得到同学的辅导、帮助。

3.3 功能 。同时用户也可以相关知识,由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进行。

3.4 管理功能 。

4.小结

参考文献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发展因素  临床应用  对策

        1 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定: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1983年恢复本科教育,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整体上讲,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开始起步,而且大多是在原来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对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意识很淡薄等[2]。总之,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1.1 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由于传统医学中存在医护不分的现象,所以中医护理学不象中医学一样,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轮廓。因此尽管医护在职责上分了家,可中医护理学的学科特色不显著,定位不准确,使得中医护理发展目标模糊,这大大影响了学科前进的脚步。由于定位不清,所以在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案上,表现出对中医的信心缺乏:现代护理学内容占主体,中医护理学内容不断缩减,中医特色在削减,甚至很快要消失。

        1.2 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促发展的意识及氛围

        中医护理科研力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及中医院校的专任教师。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妇女,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超出自身的工作圈子去开展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1.3 中医护理高等人才的浪费

        尽管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院校仍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下临床后与其他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中专毕业的护士与本科毕业的护士的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使有限的高等护理人员不能人尽其才,甚至流失。

        2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2.1 现有的中医护士数量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即使是在中医院,中医护士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我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中医护士只占所有护士数量的20%。

且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足够的辩证施护能力,虽能进行简单的中医技术操作,但不能将中医的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她们较少阅读中医护理文献,缺乏中医护理科研的能力。与此同时,可供阅读的中医护理论文数量也较少。这与日益蓬勃发展的西医高护、璀璨满目的西医护理论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5

【关键词】导师制;护理学;本科教育;优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15-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发展迅速的应用学科。一名合格的护理生即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将理论运用、拓展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应变、协调能力是对护理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通过怎样的教育模式来更好实现护理学教育的特殊要求。本文旨在对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的优势进行探讨。

1 导师制简介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 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1]。导师制是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发展而来的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创新精神。大学本科导师制就是由高校教学、科研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在本科生当中实施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导师课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平台和载体,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或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制,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较少。

2 作为导师的基本要求

。导师必须对本专业或本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过系统研究,能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必然规律,能站在本专业或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发挥引导、帮助作用。其次,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素质,如信息转化能力、组织调控能力、教育引导能力、研究创造能力等;再次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活动平台。研究性活动平台不仅仅限于导师所申请到的研究性课题项目,也可以是导师为学生选择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论文题目。

3 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的优势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3.1 在学校教育阶段 导师制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目前应用到护理学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种,既有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病例教学法,又有不断创新的模拟教学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4]等。新的教学方法即是对现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实践,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来展开,这既从形式上又从目标上与导师制教育相一致。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成为衡量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5]。日常的授课是很难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科研实践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制要求导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活动平台,许多导师也有自己的研究性课题,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宏观上可以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创新的含义;微观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例如学生在科研选题、 文献查阅、 科研设计与科研实施、数据统计分析、论文写作等方面掌握了基本方法。

3.2 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从护理生向护士转变的过度阶段, 面临着角色功能、自我定位和未来就业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在此阶段能否顺利度过, 对临床实习效果及今后的工作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导师制可以增加临床实习的效果。临床实习阶段是对学生在校阶段所学的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更是对在校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在临床实习阶段, 学生可以跟随导师参加门诊、急诊、会诊、病房等各种情况下的护理和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导师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护理问题时,学生能够通过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解决类似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增加临床实习的效果。

3.3 导师制教育全过程 帮助学生确定成长和发展方向。由于导师对国内外护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加熟悉,且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的磨炼,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往往更深入, 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 同时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进行必要的指导,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导师制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素养。导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专业思想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者。导师制的教育模式中导师和学生的接触机会更多,在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交流也更加频繁,导师的优良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

4 实施导师制面临的现实困难

护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更好的配合和按职责分工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尽管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在部分高校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师生比低的问题、导师对学生投入精力不够、导师工作的考核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5 小结

本科生导师制在护理学教育中的实施可以实现现代护理观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帮助学生确定成长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上有其特殊的优势。由于我国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生教育中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慧, 导师制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高教高职研究, 2011,78: 207-208

[2] 蔡爱华, 高等护理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护理教育, 2006,03(4): 167-169.

[3] 陈荣凤, 沈洁, 尹自芳. 对护理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构想与思考[J]. 护理杂志, 2005,22(7): 82-84.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发展因素 临床应用 对策

1 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定: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1983年恢复本科教育,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整体上讲,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开始起步,而且大多是在原来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对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意识很淡薄等[2]。总之,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1.1 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由于传统医学中存在医护不分的现象,所以中医护理学不象中医学一样,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轮廓。因此尽管医护在职责上分了家,可中医护理学的学科特色不显著,定位不准确,使得中医护理发展目标模糊,这大大影响了学科前进的脚步。由于定位不清,所以在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案上,表现出对中医的信心缺乏:现代护理学内容占主体,中医护理学内容不断缩减,中医特色在削减,甚至很快要消失。

1.2 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促发展的意识及氛围

中医护理科研力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及中医院校的专任教师。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妇女,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超出自身的工作圈子去开展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1.3 中医护理高等人才的浪费

尽管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院校仍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下临床后与其他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中专毕业的护士与本科毕业的护士的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使有限的高等护理人员不能人尽其才,甚至流失。

2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2.1 现有的中医护士数量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即使是在中医院,中医护士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我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中医护士只占所有护士数量的20%。

且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足够的辩证施护能力,虽能进行简单的中医技术操作,但不能将中医的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她们较少阅读中医护理文献,缺乏中医护理科研的能力。与此同时,可供阅读的中医护理论文数量也较少。这与日益蓬勃发展的西医高护、璀璨满目的西医护理论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拔罐法、刮痧法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疗效可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常见有家庭自备有火罐、刮痧板等。但在医院,护士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方能对病人进行操作,而由于中医治疗效果缓慢,一方面有些病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使得医师,尤其是西医师更倾向于对症治疗立竿见影的西医技术,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 转贴于

2.3 社会对中医的认可程度

虽然在民众心中,中医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存有偏见。认为中医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病人的需求决定着医学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中医的认可程度低,同样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3 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我院中医特色的护理结构

3.1 重视中医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每年全院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培训中,以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培训后同步考试,力求人人掌握、人人能操作。并鼓励护士通过自考、函授等继续教育方式,取得中医护理专科、本科学历。同时将我院24名毕业于中医专科学校的中医护士,根据个人能力平均分配到各科室,作为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带领本科室护理人员,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制定辩证施护措施,书写中医护理病历。

3.2 结合实际,促进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对于临床中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适应症者,在取得医嘱后,为病人进行精确地中医护理操作后,取得明显的效果,获得病人的满意和赞扬。如在我院骨科,针对术后肠麻痹的病人,采取了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配合医师开展了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中医整骨疗法。在疼痛科,开展了艾灸法、针刺法、拔罐法、刮痧法、穴位按摩法、熏洗法等。而在其他科室,也都开展了相应的中医护理操作,儿科的推拿、穴位按摩:神经内科的针刺法;消化内科的中药灌肠法等等,中医操作各显神威,使我院具有了浓郁的中医特色。

3.3 多种形式,加强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医院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中医健康路”节目,定期播放,向群众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等中医的养生知识,以及常用的中医煎煮法、简单的中医操作如拔火罐、刮痧等的具体功能、禁忌症、操作方法等。让更多的人走进中医,接受中医的治疗与护理

3.4 将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紧密结合,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中,将现行的整体护理模式进一步融入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将病人的生理、心理、饮食、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等,视作一个整体,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通过细心地观察病人的情志、气色、舌苔、脉象等外在的变化,了解内脏的病变,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辨证施护措施,同时还必须周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案。在这种环境下,每个病人感受到的都是个体化的护理,身心均受到尊重。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潜力较大,这需要社会的认可,院科两级的重视以及护理人员的自身努力。对此,我们有信心,经过我们的努力,使中医护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特有的特色和优势。

参 考 文 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