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依照犯罪类型决定,包括妨害公务罪、故意阻碍机关等。妨害公务罪根据具体情况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罚金。暴力袭击人民的处以有期徒刑,严重危及人身安全者刑期更长。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的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后果严重者刑期更长。
法律分析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依照其犯罪类型决定。
妨害公务罪: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法律界定与刑罚幅度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法律界定与刑罚幅度是指对于那些违公共秩序和平稳运行的行为所制定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刑罚程度。扰乱公共秩序罪通常包括一系列行为,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暴力冲击国家机关、煽动等。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界定和刑罚幅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法律界定会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并根据行为的严重性、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刑罚幅度。刑罚可以包括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具体刑罚幅度则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裁量。通过对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法律界定和刑罚幅度的明确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语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法律界定和刑罚幅度是为了对违公共秩序和平稳运行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惩罚。具体行为包括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暴力冲击国家机关、煽动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此有所不同,但一般会根据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刑罚幅度。刑罚可以包括罚款、拘留和有期徒刑等。通过明确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法律界定和刑罚幅度,旨在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