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的只能是犯罪分子本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其个人财物和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不能没收犯罪分子家属的财产。犯罪分子家属所有财产指的是明确属于家属本人的财产,而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指的是在共有财产中应归犯罪分子享有的份额。
法律分析
没收的只能是属于犯罪分子本人所有的财产,包括犯罪分子本人所有的财物及其在与他人共有财产中依法应有的份额。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所谓犯罪分子家属所有财产,是指所有权明确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本人专有的财产。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是指在共有财产中应归犯罪分子享有的份额。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中没收个人财产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是什么?
刑事案件中没收个人财产的法律依据和程序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对于犯罪所得、犯罪工具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财物,可以依法予以没收。具体程序包括:1.警方或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调查取证,确立涉案财产的性质和价值;2.检察机关根据证据决定是否提起没收申请;3.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申请,经过审理决定是否对个人财产进行没收;4.没收后,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变卖、拍卖等处置方式,将没收财产收入国库。这些程序和依据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罪分子本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其个人财物和在共有财产中应有的份额,可以依法予以没收。然而,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和应有的财产不得被没收。这一程序包括警方或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检察机关的没收申请,法院的审理决定以及没收财产的处置方式。这些措施旨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