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仲裁与诉讼:解决欠薪问题的两种途径

来源:尚车旅游网

劳动欠薪可向法院起诉,有工资欠条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无工资欠条需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可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欠薪可被责令支付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50%至100%。相关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法律分析

一、劳动欠薪可以向法院起诉吗

1、劳动欠薪的,如果存在工资欠条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如果没有工资欠条的,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只有不服劳动仲裁结果的,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3、相关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二、用人单位欠薪的法律责任如何处罚

1、用人单位欠薪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将被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因此,劳动欠薪的案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并对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法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