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台的读音是:bài tái。
拜台的拼音是:bài tái。 注音是:ㄅㄞˋㄊㄞˊ。 简体是:拜台。 结构是:拜(左右结构)台(上下结构)。 繁体是:拜臺。
拜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拜台[bàitái]⒈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⒉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基础解释: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
二、引证解释
⒈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引吴组缃《山洪》二一:“东老爹把两只茶桶搁在土地庙的拜台上。”沙汀《烦恼》:“刘久发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⒉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引《新华日报》1940.4.2:“从闹场起直到拜台止,是足有七八个小时的光景。”
三、网络解释
拜台拜台是一个词语,拼音是bàitá,释义是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综合释义: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吴组缃《山洪》二一:“东老爹把两只茶桶搁在土地庙的拜台上。”沙汀《烦恼》:“刘久发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新华日报》1940.4.2:“从闹场起直到拜台止,是足有七八个小时的光景。”拜台[bàitái]坟前用来摆设祭品的石台。放在灵前作为祭祀时跪拜的板台。汉语大词典:(1).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吴组缃《山洪》二一:“东老爹把两只茶桶搁在土地庙的拜台上。”沙汀《烦恼》:“刘久发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2).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新华日报》1940.4.2:“从闹场起直到拜台止,是足有七八个小时的光景。”国语辞典:坟前用来摆设祭品的石台。拜台[bàitái]⒈坟前用来摆设祭品的石台。⒉放在灵前作为祭祀时跪拜的板台。辞典修订版:坟前用来摆设祭品的石台。放在灵前作为祭祀时跪拜的板台。其他释义:1.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2.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
关于拜台的诗词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 《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
关于拜台的词语
大拜拜 上台容易下台难 八拜 台台 鳌拜 拜将封侯,拜相封侯 跬跬拜拜 拜台 拜把 熬拜
关于拜台的成语
八拜之交 拜赐之师 顶礼膜拜 顿首再拜 长揖不拜 拜倒辕门 解剑拜仇 磕头礼拜 拜恩私室 焚香礼拜
关于拜台的造句
1、据台湾“中广新闻”报道,目前两岸直航总计飞航了39个礼拜,台方四大航点当中,松山的载客率最高,逼近八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