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陵上替的读音是:xià líng shàng tì。
下陵上替的拼音是:xià líng shàng tì。 词性是:成语。 繁体是:下陵上替。 注音是:ㄒ一ㄚˋㄌ一ㄥˊㄕㄤˋㄊ一ˋ。 简体是:下陵上替。
关于下陵上替的词语
下陵上替 替陵 下马陵 上替下陵 上上下下 上不上下不下 上陵下替 下陵 上葱下银上薤下金 日陵月替
关于下陵上替的造句
1、下陵上替,虽令不从,此其效也。◎明·刘基《春秋明经·城费叔弓帅师围费》
关于下陵上替的成语
替天行道 进可替不 上替下陵 日陵月替 顶名替身 替罪羊 替古人耽忧 下陵上替 上上下下 陵上虐下
下陵上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陵:通“凌”,侵犯,欺侮。替:衰落,衰败。在下者侵犯在上者,在上者颓废而无所作为。指政纲法纪废弛,上下秩序混乱。下陵上替[xiàlíngshàngtì]⒈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
二、引证解释
⒈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引《左传·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后汉书·袁绍传》:“下陵上替,海内寒心。”宋司马光《言阶级札子》:“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下陵上替,无復纲纪。”《元典章·圣政二·简诉讼》:“近年以来,諽訐成风,下陵上替。”明刘基《春秋明经·城费叔弓帅师围费》:“下陵上替,虽令不从,此其效也。”⒈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引《左传·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后汉书·袁绍传》:“下陵上替,海内寒心。”宋司马光《言阶级札子》:“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下陵上替,无復纲纪。”《元典章·圣政二·简诉讼》:“近年以来,諽訐成风,下陵上替。”明刘基《春秋明经·城费叔弓帅师围费》:“下陵上替,虽令不从,此其效也。”成语解释下陵上替综合释义: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虽令不从,此其效也。◎明·刘基《春秋明经·城费叔弓帅师围费》网友释义:下陵上替是出自《左传·昭公十八年》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即上下失序,纲纪废坠。汉语大词典: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后汉书·袁绍传》:“下陵上替,海内寒心。”宋司马光《言阶级札子》:“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下陵上替,无复纲纪。”《元典章·圣政二·简诉讼》:“近年以来,諽讦成风,下陵上替。”明刘基《春秋明经·城费叔弓帅师围费》:“下陵上替,虽令不从,此其效也。”其他解释:下犯上,上渐衰也。《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后汉书·礼仪志》:「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后汉书·袁绍传》:「下陵上替,海内寒心。」其他释义: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出处:《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