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进谏的读音

进谏的读音

来源:尚车旅游网

进谏的读音是:jìn jiàn。

进谏的拼音是:jìn jiàn。 繁体是:進諫。 注音是:ㄐ一ㄣˋㄐ一ㄢˋ。 结构是:进(半包围结构)谏(左右结构)。 简体是:进谏。

关于进谏的成语

谏争如流  直言切谏  拒谏饰非  正言直谏  从谏如流  

关于进谏的造句

1、独山阳君宋娥,不闻让还,适值京师地震,缑氏山崩,那謇謇谔谔的左伯豪,又不能不乘机进谏,再贡忠忱。  

2、古代最佳“进谏纳谏”的样板,大约非唐太宗和魏徵莫属了,两人君圣臣贤,受到古今的一致称赞。  

3、在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多次犯颜进谏,避免了多次宫廷纠纷,显示了一定的智谋韬略。  

4、可见魏征谏诤之事确实很多,仅太宗即位之初,就已多达二百余事,其一生进谏,更不知凡几。  

5、幸好陈祖汉小说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他习惯就近取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犯了直言进谏的忌讳。  

关于进谏的词语

拒谏饰非  犯颜进谏  正言直谏  从谏如流  犯颜敢谏  正谏不讳  直言切谏  犯颜极谏  谏尸谤屠  三谏之义  

关于进谏的近义词

劝谏  进言  

进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进谏jìnjiàn。(1)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进谏[jìnjiàn]⒈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例忠臣进谏。英admonish;advise;基础解释:释义为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

二、引证解释

⒈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引《荀子·成相》:“﹝伍子胥﹞进諫不听,剄而独鹿弃之江。”《南史·江淹传》:“淹每从容进諫,景素不纳。”《旧唐书·韦温独孤郁传赞》:“伏蒲进諫,染翰为文。”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高宗李治都屡次告戒他,但不改故态,臣下进谏更要遭受到打骂。”

三、网络解释

进谏进谏,汉语词汇。释义: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综合释义: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荀子·成相》:“﹝伍子胥﹞进諫不听,剄而独鹿弃之江。”《南史·江淹传》:“淹每从容进諫,景素不纳。”《旧唐书·韦温独孤郁传赞》:“伏蒲进諫,染翰为文。”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高宗李治都屡次告戒他,但不改故态,臣下进谏更要遭受到打骂。”网友释义:进谏,读:jìnjiàn,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示例: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一回:“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汉语大词典: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荀子·成相》:“﹝伍子胥﹞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南史·江淹传》:“淹每从容进谏,景素不纳。”《旧唐书·韦温独孤郁传赞》:“伏蒲进谏,染翰为文。”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高宗李治都屡次告戒他,但不改故态,臣下进谏更要遭受到打骂。”国语辞典:以直言进行规劝。多用于下对上,如:「进谏长官」。进谏[jìnjiàn]⒈以直言进行规劝。多用于下对上。例如:「进谏长官」。其他释义:1.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