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简称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将五育划分为三个层次,认为德育、智育、美育属于心理发育层次,体育属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层次。五育相互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整地、科学地认识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正确地贯彻教育方针,调莖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偏离教育方针的错误倾向,从理论根源上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而要正确认识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为指导。
智育、德育、美育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毫无疑问应该排在各育的首位。从纠正前一段忽视德育造成的严重恶果和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等角度看,强调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尤为必要。但若从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概念演进过程来排列,则应遵循智育、德育、美育的排列次序。按这样的次序排列,尽管智育排在前面,绝不意味着它最重要,仅仅是因为它暈抽象、最普遍。不仅在德、智、美三育中智育最普遍、最抽象,五育中的任何一育也都内在地包含了智育,并要以智育为前提和基础。比如在迸行道德教育时,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餡力,包括建立道德概念,发展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正确
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能力,这些德育内容是通过传授知识、发展认识能力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这是智育与德育相互联系的方面。但德育又不同于智育。受教育者所学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信念是有所不同的,道德知识和信念如何转化为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尤其复杂。德育不仅要遵循智育的规律,还必须探索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特殊规律。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内在地包含着智育与德育,而且是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情感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与认识相伴随,情感又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化与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但情感教育又有比智育与德育更为复杂的特殊规律。总之,智育、德育、美育三者是互相渗透的,就各自的特点而言,德育是各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前两者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