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

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8年6月出版

第38卷第3期

            

IssuesofForestryEconomics

林业经济问题

            

Vol􀆰38 No􀆰3June 2018

DOI:10􀆰16832/j􀆰cnki􀆰1005-9709􀆰2018􀆰03􀆰016

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

何萍1ꎬ2ꎬ温作民1ꎬ刘梅娟3

(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南京210037ꎻ2.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ꎬ

南京210012ꎻ3.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ꎻ杭州311300)

摘要:对中国碳税政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收入分配效应的经济学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ꎬ开征碳税对环境具有减排节能影响ꎬ具体效果决定于碳税的税率高低、征收方式、征收对象差异ꎻ第二ꎬ开征碳税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ꎬ从长期来看将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ꎻ第三ꎬ碳税政策对收入分配具有累退效应ꎮ中国学者对碳税政策的影响研究取得一些进展ꎬ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ꎬ具体表现在开征碳税对居民生活减排的影响研究较少ꎻ现有文献假定碳税政策不能进行价格传导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方面ꎮ关键词:碳税ꎻ环境效应ꎻ经济效应ꎻ收入分配效应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709(2018)03-0092-05

策ꎬ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效果ꎬ是通过调控能源价格间接管控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类重要政策工具ꎮ在理论方面ꎬ国外学者已得出碳税是实现CO2减排战略目标的最有效工具[1]、碳税能有威、丹麦和荷兰是最早开始征收碳税的5个国家ꎬ随后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将碳排放因素引入已有税收的计税依据形成潜在的碳税ꎬ加拿大、美国尝试在国内部分地区也推行碳税ꎬ这些实践证明碳税征收不仅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ꎬ还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ꎮ中国的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猛增ꎬ与之相伴的CO2排放量也呈持续增长的态势ꎬ在2008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ꎬ可见减少CO2排放量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环境任务之一ꎮ为此ꎬ中国亟需一种政治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ꎮ虽然国外部分发达地区提供了实施碳税政策减少CO2排放量的成功经验ꎬ但是基于国情背景不同ꎬ国外研究成果对中国能否成功实施碳税政策未必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ꎮ中国学者对碳税政策的理论研究始于1998年ꎬ起步较晚ꎬ至2010年才有学者开始进行大量集中研究ꎮ因此ꎬ在碳税实施效应这一领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总结与评述ꎬ将有助于学者后期深入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实施碳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ꎮ

效抑制CO2的排放、促使企业把CO2排放量减少到预定目标[2-3]等结论ꎻ在实践方面ꎬ芬兰、瑞典、挪

碳税政策ꎬ指依照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等)的碳含量或碳排放量而征收相应税金的一种政

1 碳税对环境具有节能减排效应

1􀆰1 征收碳税能促使企业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创新清洁技术

明:征收碳税是有利于环境减排ꎬ而且是减少CO2排放量的一种最具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4]ꎮ王俊杰姚昕等人研究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ꎬ提高能源效率[6]ꎻ许士春等人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

∗收稿日期:2018-0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GL127)

作者简介:何萍(1980-)ꎬ女ꎬ湖南永兴人ꎬ副教授ꎬ硕士ꎬ从事生态经济、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ꎬ(E ̄mail)he ̄

ping198091@163􀆰comꎮ

通讯作者:刘梅娟(1970-)ꎬ女ꎬ浙江江山人ꎬ教授ꎬ博士ꎬ从事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ꎬ(E ̄mail)liumeijuan@zjfu􀆰edu􀆰cnꎮ

中国学者通过理论论证、实证分析(主要通过构建静态或动态的CGE模型)和预测模拟研究表

等人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将提高高碳能源价格ꎬ促进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量[5]ꎻ衡模型研究发现碳税通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明显降低CO2排放量ꎬ特别在能源利用量高的部门ꎬ

第3期             何萍等: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                93

短期减排作用显著[7]ꎮ此外ꎬ朱永彬研究发现在市场价格机制下ꎬ征收碳税会提高含碳能源价格ꎬ从而促使企业选择清洁能源进行替代ꎬ降低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费以及减少碳排放[8]ꎻ周丹等人认为碳税使得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ꎬ从而导致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的降低[9]ꎻ张会敏等人研究中国碳税政策对能源结构的影响ꎬ发现由于中国大部分电力来源于燃烧煤炭的火电厂ꎬ电力能源和非电力能源替代值下降很大[10]ꎮ从长期来看ꎬ碳税征收会推动重工业产业内部出现结构性变化ꎬ促使产业集中从而提高能减排补贴等)会对清洁技术偏向产生显著正向效应[13]ꎻ龙飞通过模拟分析表明碳税税率在110元/t时不当碳税税率达到285元/t时所有企业都将进行碳减排技术创新[14]ꎻ慕艳芬研究发现当市场需求较小碳税不能引导制造商选择清洁技术ꎬ当市场需求较大合适的碳税可以激励和促使制造商选择清洁技术以达到减排效果ꎬ因此碳税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15]ꎮ

可见短期内ꎬ征收碳税将提高高碳能源价格ꎬ促使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低碳能源或清洁能源源效率[11]ꎮ赵文会等人认为实施碳税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ꎬ而且有利于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ꎬ完善能源消费模式[12]ꎻ向国成等人认为政府实施碳税规制(排污税、能明显改变企业的传统技术创新行为ꎬ当碳税税率上升到128元/t后才会促使企业进行清洁技术创新ꎬ

替代高碳能源等ꎬ从而达到减少高碳能源使用量ꎻ长期以往ꎬ征收碳税将推动企业能源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企业使用清洁技术以降低污染控制的长期成本ꎮ所以ꎬ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ꎬ碳税是一种有效减少CO2减排的政策手段ꎬ而且可以促进新能源的研究和推广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研发企业节能清洁技术ꎮ

1􀆰2 不同的碳税政策和不同的实施对象都将影响减排的效果

为碳税税率水平不同ꎬ减排效果不同ꎮ高鹏飞等人认为当碳税水平较高时ꎬ减排效果并不理想[16]ꎻ而苏明等人认为碳税税率越高ꎬ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越大ꎬ最大降幅能达到8􀆰8%[17]ꎻ娄峰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表明随着碳税税率增加ꎬ边际减排量逐渐减小[18]ꎻ魏庆坡认为碳税低于减排成本ꎬ企业选择多缴税ꎬ导致CO2排放量不减反增[19]ꎮ其次ꎬ表现为碳税征收方式不同ꎬ减排效果不同ꎮ聂华林构建一个代表性能源企业的CO2减排效应模型进行研究ꎬ认为在中国征收碳税和提供补贴相结合政策对能源类企业的CO2减排效果最好[20]ꎻ许士春探讨6种不同的碳税税收返还情景下碳税对碳排放量的长期影响ꎬ认为直接返还政策和间接补贴政策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ꎬ还能降低碳税负效应[21]ꎮ最后ꎬ表现为碳税征收对象不同ꎬ减排效果不同ꎮ李岩岩基于灰色系统的区间预测理论分析碳税对35个行业带来的影响ꎬ发现约23%的行业受碳税影响显著ꎬ约32%的行业对碳税无敏感性[22]ꎮ

此外ꎬ在研究方法上ꎬ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研究碳税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和

随着研究的深入ꎬ学者们发现不同的碳税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减排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ꎮ首先ꎬ表现

零售商企业的减排决策影响ꎮ夏良杰认为政府征收碳税ꎬ制造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减排量和为供应商减排提供转移支付激励其提高减排量[23]ꎻ李剑和苏秦研究了碳税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的成本和碳排放的影响ꎬ发现制定合适的碳税税率ꎬ能够有效地减少供应链上企业的碳排放[24]ꎻ熊榆和罗青林认为ꎬ征收碳税ꎬ如果当零售商采取成本分担时ꎬ制造者会降低其碳排放水平[25]ꎻ姜跃和韩水华认为可见ꎬ从供应链出发ꎬ碳税征收的对象不同ꎬ其减排效果也存在差异ꎮ

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减排量随着碳税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ꎬ碳税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能够促使企业减排[26]ꎮ

综上所述ꎬ随碳税水平增高ꎬCO2的边际减排量下降ꎬ则减排效果不明显ꎻ若碳税水平低于减排成

本ꎬ对企业减排激励不明显ꎻ因此ꎬ碳税应确定一个合理水平值ꎬ才能对CO2的减排达到最大效果ꎮ此外ꎬ碳税征收方式不同、征收对象不同ꎬ对CO2的减排效果也不同ꎻ将碳税征收与补贴政策相结合结合ꎬ根据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差异设置合理合适的碳税政策ꎬ对CO2的减排效果起到正向积极的影响ꎬ可使减排效果达到最佳ꎮ

2 碳税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抑制、长期促进作用

2􀆰1 征收碳税短期内会抑制社会经济增长

负面影响ꎮ高鹏飞等人通过建立MARKL ̄MACRO模型研究发现碳税会导致较大的GDP的损失[16]ꎻ魏

中国学者认为征收碳税虽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量ꎬ但短期内将对经济(尤其是宏观经济)造成

 94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38卷

涛远通过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将使中国经济状况恶化ꎬ中国通过征收碳税减排的经济代价十分高昂[27]ꎻ刘洁和李文认为征收碳税会降低社会总产出ꎬ对经济增长具有消极影响[28]ꎮ此外ꎬ陈明生认为碳税的征收对能源密集型行业特别是能源密集兼出口密集型行业会带来猛烈的冲击[29]ꎻ赵玉焕通过研究碳税征收对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ꎬ发现碳税对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存在消极影响:中国的环境规制措施越严格ꎬ中国相关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出口水平越低[30]ꎮ

所以ꎬ向企业征收碳税ꎬ通过增加高碳能源的价格ꎬ短期内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ꎬ降低企业的投

资积极性ꎬ从而造成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后果ꎮ不仅如此ꎬ开征碳税将增加最终产品的价格ꎬ降低中国

2􀆰2 征收碳税长期将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产业在世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ꎬ进而降低出口水平ꎬ从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ꎮ

从长期来看ꎬ碳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ꎬ能够提高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31]ꎬ是较好的经济政

策[32]ꎬ因此ꎬ学者们认为开征碳税对宏观经济将产生正面的影响ꎮ张剑英等人认为征收碳税促使低碳产业的发展ꎬ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33]ꎻ管治华认为征收碳税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ꎬ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34]ꎻ魏纪林和刘国龙认为开征碳税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种倒逼效应ꎻ为了在低碳经济中获得新的竞争力ꎬ必须要进行产业经济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ꎬ长期有利于经济发展[35]ꎮ林伟明等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碳税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ꎬ发现征收碳税通过“创新补偿”提高了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ꎬ反驳了征收碳税引起产业国际竞争力损失风险的这一观点[36]ꎬ原因在于实施碳排放管制的国家通常会形成环境壁垒ꎬ从而抵消了碳排放禀赋劣势对竞争力产生的负面影响ꎻ张友国认为碳税对碳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时ꎬ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ꎬ而且当碳税对出口的积极影响超过其负面影响时ꎬ碳税更有可能优化出口结构并对总出口产生积极影响[37]ꎮ此外ꎬ刘绘珍认为碳税政策的实施可以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ꎬ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38]ꎮ

所以ꎬ征收碳税虽然短期内对高碳产业将造成冲击ꎬ但从长期来看会使低碳产业得到发展ꎮ因为一

方面ꎬ征收碳税对高碳产业造成冲击ꎬ但使低碳产业竞争力加强ꎬ促使产业结构调整ꎬ从而推动经济发展ꎻ另一方面ꎬ开征碳税虽然降低高碳产业出口竞争力ꎬ但是却增强了低碳产业的出口竞争力ꎬ从而推动经济发展ꎮ不仅如此ꎬ开征碳税通过增加高碳排量企业的生产成本ꎬ激励这些高碳企业投入资金开展清洁技术创新ꎬ从而实现减排ꎬ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ꎬ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ꎮ

3 碳税对收入分配具有累退效应ꎬ且存在差异性

中国学者对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主要从税负转嫁的角度认为开征碳税通过更高的产品价格最终转嫁到消费者ꎬ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ꎬ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ꎮ如汪曾涛等人认为碳税加重了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低收入消费者负担ꎬ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ꎬ碳税具有累退性[39]ꎻ张明文等人认为碳税征收扩大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收入分配差距[40]ꎻ苏明等人基于中国2005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和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发现开征碳税会导致可支配收入下降ꎬ而且城市下降幅度低于农村[41]ꎻ张晓娣认为碳税导致基本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ꎬ农村居民的家庭福利损失大于城市居民ꎬ而且贫富差距扩大[42]ꎻ王文举和范允奇认为碳税能够提高资本要素收入比例ꎬ降低劳动要素收入比例ꎬ碳税会扩大中国收入分配差距ꎬ而且这种收入分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43]ꎮ

从这些研究成果中ꎬ不难看出碳税对收入分配具有累退效应ꎮ企业可以进行税负转嫁ꎬ最终使得碳

税转嫁给消费者ꎬ提高最终消费品的价格ꎬ降低消费者剩余ꎬ一方面使得全体消费者福利减少ꎬ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ꎻ另一方面ꎬ造成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资本收入者与劳动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扩大ꎬ从而具有累退效应ꎮ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第一ꎬ中国学者肯定了碳税通过价格机制ꎬ短期内促使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ꎬ长期以往会促使企

第3期             何萍等: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                95

业清洁能源替代和清洁技术创新ꎬ从而实现对环境减排的正面影响ꎬ但是碳税对环境减排的具体效果决定于税率的高低、碳税的征收方式、征收对象的差异ꎮ

第二ꎬ中国学者认为短期内ꎬ征收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ꎬ而从长期来看ꎬ开征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ꎮ

第三ꎬ中国学者认为开征碳税通过税负转嫁导致消费品价格提升ꎬ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ꎬ一方面扩大了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差距ꎬ另一方面扩大了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差距ꎬ具有累退性ꎮ

中国学者对碳税的影响效应研究取得一些进展ꎬ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ꎮ主要表现为:第一ꎬ中国学者考虑碳税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主要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去研究ꎬ碳税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ꎬ从而引导企业进行减排决策ꎻ很少有文献涉及居民消费角度的研究ꎬ即开征碳税也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成本ꎬ促使居民消费生活减排ꎬ关于这方面研究比较少ꎮ

第二ꎬ中国学者分析碳税通过价格机制引起能源有效利用、低碳能源替代和清洁技术创新而有利于环境减排ꎬ但没有考虑到碳税价格传导的影响因素ꎮ也就是说ꎬ中国学者是假定碳税不能价格传导这个前提下ꎬ得出的结论是能够减排的ꎮ但是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ꎬ供需相对弹性、时间(长期或短期)等因素会导致碳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完全价格传导进行税负转嫁ꎮ如果价格能完全或者较大地转嫁给消费者ꎬ那么企业也就没有激励去进行减排了ꎮBovenberg和Goulder研究发现煤炭税90%是传导给消费者ꎬ10%是企业自己负担[44]ꎮ碳税的价格传导机制也比较复杂ꎬ可以是垂直价格传导ꎬ也可以是水平价格传导ꎬ不同传导方式也可能对环境减排效应造成的影响不同ꎮ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ꎮ

第三ꎬ中国学者对碳税的环境、经济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只考虑征收碳税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去影响环境、经济和收入这个途径ꎮ现有的文献关于碳税的税收收入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环境、经济和收入分配影响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较少ꎬ即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碳税的税收收入一方面对清洁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和低碳产业进行补贴ꎬ另一方面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ꎬ这样抵消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ꎮ

面对严峻的减排任务ꎬ中国要想成功的开征碳税ꎬ必须要小心求证ꎬ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现有的理论成果ꎬ结合中国的特色国情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ꎬ以期减少碳税的不利影响ꎬ实现碳税的最佳效应ꎮ

4􀆰2 展望

参考文献:

[1]PROOSTSꎬREGEMORTERDV.Economiceffectsofacarbontax:WithageneralequilibriumillustrationforBelgium[J].[2]NAKATATꎬLAMONTA.AnalysisoftheimpactsofcarbontaxesonenergysystemsinJapan[J].EnergyPolicyꎬ2001ꎬ[3]FLOROSNꎬVLACHOUA.Energydemandandenergy ̄relatedCO2emissionsinGreekmanufacturing:Assessingtheimpact[4]刘青.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补贴政策设计和制造商决策优化[D].南京:东南大学ꎬ2015:13-14.[6]姚昕ꎬ刘希颖.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J].经济研究ꎬ2010ꎬ45(11):48-58.

35(5):52-59.

ofacarbontax[J].EnergyEconomicsꎬ2005ꎬ27(3):387-413.29(2):159-166.

EnergyEconomicsꎬ1992ꎬ14(2):136-149.

[5]王俊杰ꎬ史丹ꎬ张成.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ꎬ2014ꎬ36(12):13-23.[7]许士春ꎬ张文文ꎬ戴利俊.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对碳排放及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ꎬ2016ꎬ[8]朱永彬ꎬ刘晓ꎬ王铮.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ꎬ2010(4):1-9ꎬ87.[9]周丹ꎬ赵子健.基于地区CGE模型的碳税效应研究:以上海为例[J].生态经济ꎬ2015ꎬ31(4):24-28.[11]陈明生.碳税征收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ꎬ2017(5):112-122ꎬ160.

能源ꎬ2016ꎬ34(7):1086-1095.

[10]张会敏ꎬ顾六宝.中国碳税制度对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ꎬ2015(3):111-114.[12]赵文会ꎬ毛璐ꎬ王辉ꎬ等.征收碳税对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可再生

 96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38卷[13]向国成ꎬ邝劲松ꎬ钟世虎.碳税规制的清洁技术偏向效应研究:一个分工视角[J].南方经济ꎬ2016(9):108-116.

(8):92-98.

[14]龙飞ꎬ祁慧博ꎬ刘笑萍ꎬ等.碳税情景下企业碳减排技术创新的响应机理与系统仿真[J].技术经济ꎬ2016ꎬ35[15]慕艳芬ꎬ马祖军ꎬ聂佳佳.碳税政策下竞争性企业低碳技术选择和技术许可研究[J].软科学ꎬ2017ꎬ31(9):[16]高鹏飞ꎬ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02(10):1335-1338.[17]苏明ꎬ傅志华ꎬ许文ꎬ等.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ꎬ2009(72):2-16.

[18]娄峰.碳税征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的模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ꎬ2014ꎬ31(10):84-96ꎬ109.

1906-1913.

[19]魏庆坡.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兼论中国减排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ꎬ2015ꎬ25(5):35-43.

115-119.

[20]聂华林ꎬ周建鹏ꎬ张华.基于减排效应的能源类企业碳税政策的优化选择研究[J].资源科学ꎬ2011ꎬ33(10):[21]许士春ꎬ张文文.不同返还情景下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减排效果:基于动态CGE的模拟分析[J].中国人口􀅰[22]李岩岩ꎬ兰玲ꎬ陆敏.碳税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影响的模拟分析[J].统计与决策ꎬ2017(16):174-177.[24]李剑ꎬ苏秦.考虑碳税政策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ꎬ2015ꎬ29(3):52-58ꎬ83.

-120.

资源与环境ꎬ2016ꎬ26(12):46-54.

[23]夏良杰ꎬ郝旺强ꎬ吴梦娇.碳税规制下基于转移支付的供应链减排优化研究[J].经济经纬ꎬ2015ꎬ32(4):114[25]熊榆ꎬ罗青林.碳税约束下零售商减排成本分担合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6ꎬ36(9):204-209.[28]刘洁ꎬ李文.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ꎬ2011ꎬ21(9):99-104.

[26]姜跃ꎬ韩水华.碳税规制下供应商参与对企业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J].软科学ꎬ2016ꎬ30(6):43-48.

[27]魏涛远ꎬ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ꎬ2002(8):47-49.[29]陈明生ꎬ邵雪松.碳税征收对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研究:以钢铁业为例[J].学习与实践ꎬ2013(1):26-31.[30]赵玉焕ꎬ范静文.碳税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ꎬ2012ꎬ22(6):45-51.

(6):48-51ꎬ95.

[31]张明文ꎬ张金良ꎬ谭忠富ꎬ等.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ꎬ2009ꎬ28[32]贺菊煌ꎬ沈可挺ꎬ徐嵩龄.碳税与二氧化碳减排的CGE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ꎬ2002(10):39-47.[33]张剑英ꎬ陈桂东ꎬ孟建东.碳税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J].经济纵横ꎬ2011(10):39-41.[34]管治华.碳税征收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ꎬ2012(5):42-45.[35]魏纪林ꎬ刘国龙.碳关税本质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学术交流ꎬ2013(12):67-71.

[36]林伟明ꎬ戴永务ꎬ余建辉.碳税政策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ꎬ2015(4):157-166.[37]张友国.碳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5ꎬ15(6):1-10ꎬ167.[38]刘绘珍.碳税政策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政策绩效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ꎬ2017ꎬ36(9):73-77.[39]汪曾涛.基于我国碳税税负归宿的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ꎬ2009(12):95-97.[41]苏明ꎬ傅志华ꎬ许文ꎬ等.碳税的中国路径[J].环境经济ꎬ2009(9):10-22.

(4):442-447.(06):48-51.

[40]张明文ꎬ张金良ꎬ谭忠富ꎬ等.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ꎬ2009ꎬ28[42]张晓娣.中国开征碳税对价格、福利及公平影响的测度[J].南方经济ꎬ2014(7):58-72.

[43]王文举ꎬ范允奇.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ꎬ2012ꎬ21[44]BOVENBERGALꎬGOULDERLHꎬGURNEYDJ.Efficiencycostsofmeetingindustry ̄distributionalconstraintsunder

environmentalpermitsandtaxes[J].RANDJournalofEconomicsꎬ2005:951-971.

2018年6月出版

第38卷第3期

            

IssuesofForestryEconomics

林业经济问题

            

Vol􀆰38 No􀆰3June 2018

DOI:10􀆰16832/j􀆰cnki􀆰1005-9709􀆰2018􀆰03􀆰016

ALiteratureReviewoftheResearchontheImplementation

EffectofChina􀆳sCarbonTaxPolicy

HEPing1ꎬ2ꎬWENZuomin1ꎬLIUMeijuan3

2.SchoolofCulturalIndustryandTourismManagementofSanjiangUniversityꎬNanjing210012Chinaꎻ3.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ofZhejiangA&FUniversityꎬHangzhou311300China)(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ꎬNanjingꎬ210037Chinaꎻ

Abstract

⑴Background———WithsustainedandrapideconomicdevelopmentꎬChinahasbecomethelargestCO2emissioncountryintheworldin2008.ReducingCO2emissionsisChina􀆳scurrentsevereenvironmentaltask.DependingonthebackgroundofdifferentnationalconditionsꎬforeignresearchresultsmaynotprovideguidanceandreferenceforChina􀆳ssuccessfulimplementationofthecarbontaxpolicy.Thereforeꎬresearchontheimplementationimpactsofcar ̄bontaxpoliciescan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theintroductionandimplementationofChina􀆳scarbontaxes.

⑵Methods———ThepapersummarizedꎬinducedandreviewedtheliteraturesontheenvironmentaleffectsꎬeconomiceffectsandincomedistributioneffectsofChina􀆳scarbontax.

⑶Results———Firstꎬscholarsaffirmthatacarbontaxwillhavetheeffectofreducingcarbonemissionsandsavingenergyontheenvironment.Intheshorttermꎬacarbontaxwillincreasetheefficiencyofenergyusebyin ̄creasingthepriceofcarbon ̄containingenergyꎬandthuspromotethereductionofemissions.Inthelongrunꎬacarbontaxcanpromotecompanies􀆳cleanenergyalternativesandcleantechnologyinnovationssoastopromotethereductionofemissionsꎬbutthespecificeffectsofcarbontaxesonCO2emissionreductionsdependonthetaxrateꎬthewayoflevyingcarbontaxandtheobjectscharged.Secondꎬscholarsbelievethatacarbontaxwillhaveashort ̄termsuppressionandlong ̄termpromotioneffectoneconomicgrowth.Intheshorttermꎬacarbontaxwillre ̄ducethelevelofinvestmentandexportsthroughthepriceeffectꎬwhichwillhaveanegativeimpactoneconomicgrowth.Long ̄termcarbontaxwillpromotethedevelopmentoflow ̄carbonindustriesandtheinnovationofcleantechnologiesꎬwhichwillhaveapositiveimpactoneconomicgrowth.Thirdꎬscholarsbelievethatacarbontaxwillleadtoariseinthepriceofconsumergoodsthroughtaxtransferꎬwhichwillreducethedisposableincomeoftheresidents.Ontheonehandꎬitwillincrease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ꎬandontheotherhandꎬitwillwidenthegapbetweencapitalincomeandlaborincome.Thereforeꎬacarbontaxisregressive.

⑷ConclusionsandDiscussions———Chinesescholarshavemadesomeprogressinthestudyofeffectsofcarbontaxꎬbutthedepthandbreadthofstudyarenotenough.FirstꎬChinesescholarsconsidertheeffectofcarbontaxontheenvironmentmainlyfromtheperspectiveofenterpriseproduction.CarbontaxleadsenterprisestomakeadecisiononCO2emissionreductionbyincreasingtheproductioncostofthem.TherearefewliteraturesinvolvingthestudyofhouseholdconsumptionꎬthatisꎬtheLevyofcarbontaxwillalsoincreasethelivingcostoftheresidentsandmaketheresidentsreduceCO2emissionintheirconsumptionlife.SecondꎬChinesescholarshaveanalyzedthatacarbontaxisconducivetoenvironmentalreductionthrougheffectiveuseofenergyꎬlow ̄car ̄bonenergyalternativesꎬandcleantechnologyinnovationthroughpricemechanismsꎬbutitdoesnottakeintoaccount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transmissionofcarbontaxprice.ThirdꎬChinesescholars􀆳studiesontheenvironmentaleffectꎬeconomiceffectꎬandincomedistributioneffectofcarbontaxesonlyconsiderthewayinwhichcarbontaxesincreasetheenergypricesbyincreasingproductioncoststoinfluenceenvironmentꎬeconomyꎬandincome.Howeverꎬtherearefewstudiesontheimpactoftaxrevenueontheenvironmentꎬeconomyandin ̄comedistributionthroughthegovernment􀆳stransferpayment.InthefaceofChina􀆳scurrentseveretaskofreduc ̄ingemissionsandinordertosuccessfullylevyacarbontaxꎬChinashouldcarryoutrigoroustheoreticalresearchandempiricalanalysisbycombiningChina􀆳sconditionssoastoachievethebesteffectofcarbontax.Keywords:carbontaxꎻenvironmentaleffectꎻeconomicaleffectꎻincomedistributioneffect

OriginalArticlein 何萍ꎬ刘美娟.中国碳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综述.林业经济问题ꎬ2018ꎬ38(3):92-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