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预防和治疗卒中的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预防和治疗卒中的临床观察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预防和治疗卒中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出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近年来发病率增高、至残率增加、因脑卒中合并各种并发症致死率增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其原因主要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价格合理,可由效减少和降低脑卒中发生、降低至残率和至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间50例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头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1]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9.1岁,男16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60.5岁,男15例,女13例,两组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糖、血脂血压、凝血机制检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肝肾功能、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及经功能缺损评分,采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失程度评定标准》、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抗血栓、降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 ml加0.9生理盐水250 ml经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步长脑心通(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粒/d,连续10 d后停用丹红只摄影静点,继续口服步长脑心通2粒/d连续90 d停药,入选标准,年龄34~75岁;住院患者发病1周或门诊患者。以上情况均需头CT或MRI检查,除外脑出血或非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坚持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3个月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90 d后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见表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流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本病中老年者多见,发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酸血症等。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反复出现TIA。临床书记显示50%~90%的卒中患者有大动脉狭窄、同时血脂升高会加重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脂质代谢、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血管腔狭窄、痉挛,脑血流减少有关[2]。

中医理论认为[3]缺血性脑卒中为气血两虚、脉络瘀阻。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丹红注射液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寿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活性,具有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4],而步长脑心通主要成分为黄芪、乳香、没药、全蝎、地龙、水蛭、等成份。配方中含水解蛋白酶,可溶解血栓,扩张微血管,改善组织缺氧、促进脑细胞修复,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流增速,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降低血黏度。故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优势互补,协同增效总疗效高与对照组。未发现二药联合后有明显毒副作用,说明二药联合安全有效。临床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1.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8.

[3] 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谢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下卷).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