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男生和女生》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男生和女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第十二册《品德与社会》中《你我同行》主题活动的第一课,全课先从高年级学生特有的视角出发,让学生能够知道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性别差异;接着教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出现的冲突,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性别差异是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一客观事实。同时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让他们学会理解和尊重异性,做到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最后针对于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希望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又不知怎样适当地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了解彼此特性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年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生理的迅速发展,异性间多了一份神秘感,多了一份好奇和关注,是青春的初始期,正确认识和友好的正常交往,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告诉”----“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主动参与、体验及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男生女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优点,明白男女生两性是组成世界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情感态度目标:体验与分析自己男生女生交往的一些现象与事实,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欣赏别人,领悟男生女生交往的必然性,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之间的友情。
3、行为习惯目标: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掌握交往的恰当方式。
四、教学策略
为了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选择了“目标 教学 评价”模式:展示目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教学评价,指导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小组讨论、思考、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活动形式:汇报、表演、讨论、交流等。
学生准备:情景剧的编排,资料的搜集。
教师准备:幻灯片、图片、录像视频、表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主题一 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
诗歌导入
幻灯片呈现下面的诗歌,学生配乐朗诵。
童年生活的温馨
还留在记忆的长河
五色缤纷的玩具
是我童年的最爱
我有神态各异、美丽大方的布娃娃
他有制作逼真的各种赛车
我有漂亮的衣裙
他有利索的短衣短裤
父母不让我在黑暗处自己玩
却鼓励他要勇敢
长大了
我明白了,我是一个女孩
而他是一个男孩
师:这个世界很奇妙男字和女字的笔画合起来刚好十笔,代表着十全十美,一个班里有女孩和男孩的和谐相处才能构造出一个多彩的画面。性别是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特别礼物。每个人在出生后就有了性别。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别,并努力
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展示自己的性别魅力。
活动一:魅力比拼
师:我们女生能歌善舞,谁能露一手?
生表演唱歌。
生表演跳舞。
师:我们男生多才多艺,谁也不甘落后?
生表演武术。
生表演运球。
师:我们男女生外在表现内在性格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各有千秋。
将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所有学生用 2分钟思考异性组同学具有的优点。
师:请大家夸夸班里朝夕相处的异性同学。
品德与社会《男生和女生》教学案例
生:健冬很活泼,很喜欢打篮球,他还是个热心肠的人。
生;惠琪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她当语文课代表特别负责任,她写的字像字帖似的漂亮极了。
生:志恒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会做到,很守信用。
生:方慧为人很大方。
生:……
活动二:问卷测试
师:请参照教材第二页的表格,联系生活实际,各自按性别填写。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男女生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男生和女生确实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地方,老师马上就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下面句子里的主人公是男生还是女生呢?
1、a喜欢折千纸鹤等。
2、在下课是,总能看到b手舞足蹈的身影。
3、c很容易把老师的批评抛诸脑后。
4、d看到蟑螂尖叫了起来。
5、e与朋友在一起喜欢聊关于自己的事情。
6、f讨厌逛街。
7、出去旅游时,g总要带上大包小包。
8、h的房间总是一团糟。
确实男生和女生在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会适应社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这就是男女有别。请自由阅读教材第三页的内容,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写下来。
主题二 男女生交往不烦恼
活动一:诉说苦恼
1、相信同学们在相处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烦恼,请你们不记真名地把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当时的心情、烦恼的原因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把纸条放进信箱。
2、让学生任意抽出一张纸条在全班阅读。
生:总有男同学喊一个女同学绰号“肥猪”,女同学伤心地伏在桌面上哭了还笑个不停;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烦恼的看法,共同分析造成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生:如果是他的妹妹他就不会这样说,如果别人对他的家里人这样说他就会生气了。
生: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
生:我们说话要文明,不使女同学难堪。
小结: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对方。要举止文明、热情大方、言语得体,。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不要有娇气或傲气。
活动二:真情上演
师:自由阅读课本p8的内容,就课文提出的情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师:在生活中,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缺点被无限放大的话,还会招来非议。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个小品,看看小品中的男生,女生。(出示准备好的小品情景,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呈现探究的问题。)
生演小品 《课上,课下》
通过以上同学们关于男生女生交往的亲身体验及情境的分析、总结、归纳。师: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一句话能把人逗乐了,也同样能把人惹恼了,在男女生交往中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男生自尊心强,女生不要出言不逊,伤害男生;男生也不要大大咧咧,不小心得罪了敏感的女生,更不能利用体质方面的优势欺负女生。
活动三 :反向比较
(幻灯片出示)
男孩最讨厌的女孩
(1)扮老成,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2)长舌头,对小道消息津津乐道;(3)自以为是,骄傲自大;(4) 啰啰 嗦嗦;(5)小心眼,爱大惊小怪;(6)疯疯癫癫,不懂自重自爱;(7)总喜欢和男孩吵架;(8)容易悲观,动不动就流眼泪;(9)过分打扮,搬弄是非。
女孩最讨厌的男孩
(1)满口粗话;(2)吹牛皮;(3)小气,心胸狭窄;(4)粗心大意;(5)过于贪玩,乱花钱;(6)有小小成功便沾沾自喜;(7)过于随便,得过且过;(8)遇突发事件易鲁莽冲动;(9)瞧不起女孩子。
师:作为男生或女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在交往中努力做一个异性喜欢的人。
主题三 好男孩好女孩
活动 完美形象
师: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男生或女生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女生男生分别轮着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用来异性的形容词。(老师汇总后板书)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写的得也都符合实际,最为女孩喜欢的男生概括而言就是有修养、活泼、有正义感、有抱负、勇敢、善良、诚实、大方、阳光、讲信用,热爱运动,乐于助人,幽默,有绅士风度等。
师:最为男孩喜欢的女生为斯文、高贵大方、漂亮、可爱、有同情心、体贴、心地善良、修养好、活泼、开心等。
师:如果把男生是热情的红色,坦率的蓝色,那么女生就是活泼的黄色,纯洁的白色,让我们用行动的调色板调出和谐的颜色,为我们的校园描绘出最精彩绚丽的画卷。请时刻记这些词语,请努力让自己拥有这些优点,成为人见人爱的男生或是人见人爱的女生。
六、教学反思
“目标 教学 评价”三位一体模式是一种以目标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评价依托,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男生女生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化为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探究出男生女生恰当的交往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着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和探索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