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省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基本框架建设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5年第8期(总第43卷第294期) 建筑节能 一标准规范与检测 浅谈省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基本框架建设术 戴史文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 10500) 摘要: 谈及的省级建筑类型主要以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为对象,探讨了省级单位在这 些建筑能耗方面的监测平台软件的基本架构的搭建情况,同时结合广东省省级能耗监测系统 在电能耗方面的实际监测情况和平台建设经验,分析适合省级单位能耗监测相应的系统基本 架构建设。 关键词: 监测; 建筑能耗; 平台建设; 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37(2015)08—0072.04 Basic Structure of the Provinc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Platform DAIShi..wen (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Building Research Group Co.,Ltd.,Guangzhou 5 105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rgetas the buildings with provincial level that mainly involve the lrge apublic buildings and buildings for sttea organs,briely statf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ilding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oftware platform developed by the provincial institutions.In the meantime,the practical working situ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expounded together with the system pltaform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Guangdong,the corresponding appropritae fundamentla system framework of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for provincila istnitutions are explined.a Keywords:heat exchanger;refrigerant;simulation O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建设部为强化国家机 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节能监测管理运行和 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和提高既有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 于2007年10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 1能耗监测系统平台综述 能耗监测平台是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 共建筑为监测对象,通过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 (采集和控制设备)等设备,进行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 采集和存储、能耗数据分析和展示以及能源的控制和 管理的建筑监测平台。构建此能耗监测系统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意义: 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 科[2007]245号)。广东省积极响应工作于2008年底 开始,依据该《意见》并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 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积 极组织开展包括与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建筑能效公 示、建筑能源审计、建筑能耗统计等相关的节能监管 (1)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数据,加强监管。 (2)为相关科研单位的建筑节能科研项目和标准 提供数据依据。 (3)为建筑物运行管理者和物业公司明确节能方 向,加强管理。 (4)为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实际节能 效果提供公正的评估。 (5 对建筑物使用者进行督促和教育,对公众进行 正面宣传和引导。 体系建设工作等。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而言,目前广 东省内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都建立了自己 的市级能耗监测系统,而广东省以省级为单位也建 立了省级的能耗监测系统平台。 收稿日期:2015—04.15;修回日期:2015—04—30 2 广东省省级能耗监测系统平台简介 广东省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最早于2007年就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Ol2A0108O¨0O41) 72 戴史文:浅谈省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基本框架建设 控制软件子系统模块开发,该模块已经应用在北京市 及广州市能耗建筑系统平台中;同时,也负责了广东 省省级能耗监测平台开发与运维工作,该平台也在广 作为省级单位的建筑用电能耗监测系统,承接着 各市级能耗监测系统上传数据的接收和对部级能耗监 测平台的数据上传工作,同时还有省级监测系统自己 监测的建筑能耗数据的接收解析工作。因此,省级建筑 能耗监测系统需要一个比较多样化和特殊的系统架构 平台,如图2省级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基本架构图。 东省内应用中。因此,借鉴这些关于能耗监测方面系 统平台建设的经验,简单探讨下省级建筑用电能耗监 测系统的搭建情况。 图2省级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基本架构图 这个“省级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架构图”以省级建筑 能耗监测系统为中心,省级监测的建筑、市级监测服务 和部级监测服务在内的外围服务组成的基本架构图, 其中省级监测系统包括了数据接收系统、数据解析系 上传系统和数据展示系统等。其中,数据接收系统负 责接收从省级监测建筑采集器上发送来的原始数据 和各个市级监测系统上传的数据;数据解析系统是针 对省级监测建筑从采集器发送到接收系统中的原始 数据,对这些原始数据经过各种运算法则进行数据解 析生成最终的监测数据;数据配置系统是针对各个建 筑的信息进行设置和各个电表、采集器、支路、分项公 统、数据配置系统、数据展示系统和数据上传系统等。 在省级监测的建筑方面,省级监测的建筑采集器上数 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现场数据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到 数据接收系统中,再转发到数据解析系统进行原始数 式等的管理和配置;数据上传系统是针对部级要求省 级汇总数据并上传而建立的独立系统;数据展示系统 是在各个相关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后并最终展示给客 户的一个系统,其中能看到全省的数据、单栋建筑数 据和各个建筑对比的数据等。 以上各个系统组成了省级监测系统平台最基础 的框架,它能够满足作为省级的监测系统平台配置、 接收、解析、上传、展示等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各 个省级单位可以依据各省自身睛况进行扩展,比如增 加各建筑的定位系统、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等。 4结语 据解析后存储进数据中心;在市级数据上传方面,市级 数据上传系统通过相关接口(省级单位自己规范下属 市级单位上传数据而编写的数据对接接口)把数据发 送到数据接收系统,数据接收系统进行验证并把解包 后的数据存储进数据中心;而在部级数据接收方面,省 级数据上传系统通过部级要求的接口(根据部级文件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 据上报规范》要求的数据接口1把中心数据库的数据进 行统计并发送到部级数据接收系统中。 省级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平台最基础的搭建包括 了数据接收系统、数据解析系统、数据配置系统、数据 文章首先从国家层面简单叙述了在能耗监管方 戴史文:浅谈省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基本框架建设 面相关的政策和要求,并着重对能耗监测平台进行了 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叫. 2007.1O.23. 解释,其次概述了广东省在建筑能耗监测方面工作的 情况,并依据广东省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立的相关经 验浅谈了文章对省级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平台架构搭 建看法。由于各个省级单位都会有各自特殊情况,在 遵循国家相关导则要求的前提下,文章最后提出了省 级监测系统平台建立最基本的架构方案。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 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相关技术导则的通知 2008.06.24. [2008]l 14号)叫. [3】郭春雨,王良平,杨国民,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平台框 架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5):69—73. 作者简介:戴史文(1987),男,广东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 士,软件设计师,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信息化相关工作(dsw.work@hotmail. com)。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 (上接第59页)奇妙的变化,优秀的设计师应会利用建 筑的光影创造出感人的空间。同时利用反射让自然光 [4】赵建平,肖辉乾,罗涛,等.建筑采光照明技术研究进展[J]_建筑科学, 2013,29(10):48・54. 进入建筑内部也可以节约能源,切合当前推广绿色节 能建筑的理念[6]。因而进一步加大建筑节能采光的研 【5]林若慈,赵建平.新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主要技术特点解析[J].照 明工程学报,2013,24(1):5.I1. [6]Kevem J T.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for Civil Engineers[J].Journal of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 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 1,137(2):107-l12. 究力度是当前行业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章宁,钱利姣,张永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概述[J].建筑节能,2013,41 (3):20—23. 作者简介: 曹愉航(1992),男,辽宁大连人,建筑学专业(xxyluo@sina. corn)。 [2]刘存发.建筑节能设计之采光设计[J】.天津建设科技,201 3,23(3):4—5. [3】邵雪军.浅谈高层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与节能[J】.山西建筑,2008,34 (14):59—60. 通讯作者: 1979),男,辽与 大连人,毕业于大连理】:大学,硕士,讲师, 建筑学专业,主要从事建筑学教育与设计理论研究(174021743@qq.com)。 (上接第63页) Xie Ying.On settlement features and present protection states of dwelling 【5]丛林.中西方生态村的逻辑【D].天津:天津大学,2009. Cong Lin.Logic of we ̄em andChinese eco—villages[D】.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2009.(in Chinese) house ofTujia minoriy tin western Htman[J].Shanxi Architecture,2009,35 (19):8-9.(in Chinese) 【9]肖湘东.湘西民族建筑布局和空间的研究[D】.湖南:中南林学院,2004. Xiao Xingdong.aResearch of layout and space of ethnic architectural in [6]t蓉.中国生态村概况及其政策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6. Wang Rong.Analysis of Chinese eco-village about the overview and westernHunan[D]Munan:CentralSouthForestryCollege2004.(inChinese) polices[D].Tianjin:Tinjian University,2009.(in Chinese) [1O】陈亚松.我国生态村的建设与展望[J].北方环境,201 1,23(6):71-74. ChenYasongYangYuna ̄Commentsandprospectsofeco-・villageconstruct・・ [7]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0(1):98-105. ion in China[J].Northem Environment,201 l,23(6):71—74.(in Chinese) Zhang Lianggao.TujiaDiaojiaolou and Chu buildings[J].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1990,(1): 作者简介:罗钏雯(1987),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本科就读于国防科 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方向为硬件及openGL图形界面;硕士就读于河北 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GIS与防灾规划;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98—105.(in Chinese) [8]谢莹.浅谈湘西土家族民居聚落特点及保护现状 .山西建筑,2009,35 (1 9):8-9. 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GIS、生态村、生态建筑(Witclu in@163.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