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思维B.能力 C.意志D.情绪
2.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 A.枕叶B.顶叶 C.颞叶D.额叶
3.熟练的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与人交谈,最适宜解释该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 C.多阶段选择理论D.双加工理论
4.由阿诺德首先提出,后被拉扎鲁斯进一步发展的情绪理论是。 A.情绪的丘脑学说B.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C.激活归因情绪理论D.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5.皮亚杰在研究中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这是为了研究儿童。 A.思维的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概念 C.对类包含的理解D.对守恒概念的理解 6.“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思想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班杜拉 C.斯金纳D.维果斯基
7.一组被试按其喜爱程度对 5 个不同的杯子排序,对所获数据的统计处理通常。 A.不可加减乘除B.可加减乘除
C.可乘除,不可加减D.可加减,不可乘除
8.对某班 20 名幼儿在学年的始末分别进行一项能力测验,若总体方差未知,要检验这两次测验的得分差异,应选用。
A.样本 t 检验B.相关样本 Z 检验 C.相关样本 t 检验D.样本 Z 检验 9.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是一种。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
10.“抛锚学习”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属于。 A.行为主义B.结构主义 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
11.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 A.人际沟通B.人际关系 C.正式交往D.非正式交往
12.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著名研究证明了。 A.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B.态度与行为一致 C.态度与行为不一致D.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1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5,方差为 3,若将每个数据乘以 2,形成一组新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 A.平均数为 10,方差为 6B.平均数为 10,方差为 12 C.平均数为 10,方差为 3D.平均数为 5,方差为 12 14.样本 t 检验的自由度等于。 A. n -1B. n -2
C. n1 +n2 -1D. n1 +n2 -2
15.在因素分析中,每个因素在所有变量上的因素负荷平方之和为。 A.特征值B.贡献率 C.共同性D.公共因素
16.利用抽签方法,直接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体作为样本,这种取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 C.分层随机取样法D.整群随机取样法
17.“双盲程序”这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属于。 A.统计法B.平衡法 C.恒定法D.消除法
18.企业使用招工测验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录用人员未来工作的绩效,这类测验非常重视。 A.内容效度B.效标效度 C.构想效度D.会聚效度
19.克伦a系数计算的信度属于。 A.重测信度B.分半信度 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20.首先提出“测验”、“心理测量”术语的学者是。 A.冯特B.比纳 C.卡特尔D.高尔顿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众数 2.归因 3.T 分数 4.自我概念
5.道德认识 6.投射作用 7.颜色恒常性 8.聚合交叉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简述想象的功能。 2.简述心理测验的功能。 3.简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4.简述研究假设应符合的标准。 5.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6.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如何通过练习提高技能。 2.试述婴儿依恋的概念和类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