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39No.2 Apr.2006
论处理新闻文体翻译的独特性与方法
龙元祥, 李飞林
(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新闻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新闻必须具有准确、简洁、生动和鲜明的特点。翻译是世界新闻传播的必经途径,新闻文体翻译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有别于文学、科技等文体翻译。本文结合新闻文体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新闻翻译的几大特点,并提出了一些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新闻翻译;摘译;重组;欧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9(2006)0220119205
OnFeaturesandTechniquesofJournalisticWritingTranslation
LONGYuan2xiang, LIFei2l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China)
Abstract:Inaninformationalizedcommunity,news,whichtakesprecision,tersenessandvividnessasitsfeatures,isplayingamoreandmoresignificantrole.Asiswellknown,translationisanabsolutelynecessarymeansfortheworldnewstospread.Thedistinctivefeaturesofnewsdetermineitstranslationdifferentfromliterary,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translation.Thepresentpaper,whichcombineswiththetheoryandteachingpracticeofjournalistwritingtranslation,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sofnewstranslation,andputsforwardsseveralapplicablemethods.
Keywords:translationofnewsreport;selectedtranslation;reconstruction;Europeanizing
在实用文体翻译的教学中,新闻文体翻译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对新闻文体的理解通常有广、狭二
[1]
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文体是指新闻报道,广义的新闻文体则涉及报刊杂志上登载的各类文章。故而,
在翻译新闻文体时应该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来进行。无论是翻译哪种新闻文体文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新闻标题的翻译,此类翻译要做到简练,有力,引人注目。这要求译者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文从新闻报道、报刊新闻和新闻标题三个方面扼要阐述新闻翻译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一、新闻报道的翻译
所谓新闻报道是指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新闻具
[1]
有如下特点:(1)对事实如实报道;(2)新闻的时间性很强;(3)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新闻报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翻译新闻作品与翻译文学、科技和商务等作品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新闻报道的翻译特
收稿日期:2006-03-26
作者简介:龙元祥(1965-),男,江西万载县人,景德镇陶瓷学院外语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
向:英语应用语言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2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点众多,摘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所谓摘译就是译者摘取一些认为重要的,或者说传达了重要信息的段落或内容作为翻译对象进行翻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英国泰晤士报于1999年8月就美国航空公司研制的一种可推动卫星的卫星发电机予以报道,全文共分14段,而译文仅有4段。在香港回归之前,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竣工后,新华社发了一篇报道,与此同时,该消息被译为英文,中文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首段是介绍,后面三部分分别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出现,最后一段结尾,总结全文。译为英文之后,全文一气贯通,没有中文报道的小标题。从段落来说,中文报道共有22段,而英文只有13段,中英文段落之差达9段之多。新闻报道翻译的第二特点是译文重组,它打破传统的原文译文的先后顺序,重新组织译文。其结果可能是原文的内容在前,译文的内容在后,就拿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竣工这篇报道来说,中文原文的第5段是一个香港同胞的感叹: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英文报道中,此段位列第7。而原文中第7和第11段的内容,却糅合在一起,构成了英文报道中的第6段内容。实际上,不少译者在处理新闻作品时往往择其要点进行重新编排整理,然后编写成文。新闻翻译作品的欧化现象十分普遍,虽然译者尽量想使译文接近汉语文体,但总是拘谨,常常是译出的汉语句子大致与英文相应,即在原作使用逗号的地方译作仍使用逗号,原作句号的地方译作仍使用句号。其结果是真正富有汉语式节奏,读起来有板有眼,自然流畅的译文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常常读起来不流畅,完全没有地道
[2]
的汉语味,欧式的翻译非常浓烈。例如:
1)TheUNSecurityCouncilalsocalledonthewarringpartiestoobserveaSeptemberpeaceaccord,signedbyRussiaandGeorgia,whichaffirmsthattheterritorialintegrityofGeorgiashallbeensuredandwhichconstitutesthebasisforanoverallsolution.
联合国安理会还呼吁交战双方遵守由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签署的“九・三和平协议”,该协议重申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应予以保证,争端的全面解决也以此协议为基础。
2)TheUNhasconsideredsendingalargeUNpeacekeepingforcewithnearly12thousandsoldierstoCroatia.联合国已考虑向克罗地亚派遣一支约由1.2万士兵组成的大型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不难看出,欧式长句有其普遍性。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就其各自的特点来说,英语的语言结构为树式结构,而汉语属于竹式结构。英语中主干结构突出,即主、谓、宾结构突出,有如一棵树的主干。英语在表达较复杂的思想时,往往开门见山,先把句子的主语与谓语和主要动词这两根主梁挂钩。汉语中动词用得多,在表达一些较复杂的思想时,往往借助动词,按动词发生的顺序,或逻辑顺
[3]
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给人以明快的感觉。鉴于以上特点,英语长句不足为怪,汉语句子本应简明明快,很少有长句的,然而无论是看新闻还是听新闻,长句总是出现,可见欧化现象的普遍性。
英文新闻报道,习惯上都表明消息出处,不仅对新闻事实注明来源,而且对有关的言论、观点等也一
[2]
一交代来历,以示报道的真实、客观。说明记者没有加进个人的态度和观点。从交代的手段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标明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二是进行含蓄不露的表达;三是含糊委婉的介绍。无论哪种情况,英文表达的消息来源放在句尾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汉语习惯恰恰相反。例如:
3)BEIRUIT,Dec.3-AmericanhostageAlanSteenwalkedtofreedomheretodayafter1733days(fouryears,313days)incaptivity,diplomaticsourcessaid.TheLosAngelesTimes,Dec.4,1991.
据外电人士称,美国人质阿兰在被关达1773天之后于今天从这走向自由。洛杉矶时报,1991-12-04。
4)WASHINGTON(AgenciesviaXinhua)-TheBushadministrationhastoldCongressitplanstosellSaudiArabia72jetfighterplanesworth$5billion,furtherboostingtheArabkingdomsgrowingstockpileofmodernUSweapons,informedsourcesdisclosedonTuesday.
据消息灵通人士星期二透露,布什政府已通知国会,它计划向沙特出售总价值50亿美圆的72架战斗机,以进一步增强这个王国的美国先进武器的储备量。
5)LONDON,Oct.16(Reuter)---Windsupto170kilometersanhourlashedthestreetsandhouseshere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期龙元祥等 论处理新闻文体翻译的独特性与方法121
todayintheworststormsincerecordsbegan,killingatleast13peopleandbringingthesouthernhalfofcountrytoavirtualstandstill,accordingtopolice.
【路透社伦敦10月16日电】来自警方的消息称,速度高达每小时170公里的狂风于今天横扫了这
里的大街小巷和房屋建筑。在这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风暴中,至少已有13人死亡。英国南部地区已处于瘫痪状态。
从以上三例可看出,无论是洛杉矶时报或路透社的报道,还是中国新华社都将消息的出处置于句尾,然而译成中文后,全都一反英文后置的态势,放在句首。
二、报刊新闻的翻译
报刊新闻是一种常见的体裁,它担负着迅速传播各种信息的使命。一般说来,报刊新闻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无论是英语报刊新闻还是汉语报刊新闻都呈现出真实简洁和生动的特点。
(一)词汇
1.英语报刊新闻为了吸引读者,都追求新奇,使用种种抢眼的词,如强调句,典故词,俚语词等等,有
[4]
时还新组合许多词汇。这就要求译者在有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还要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有必要时,可对一些词加注。例如:
(a)Followingeyeball-eyeballconsultationwithbutcherandbakeronthetube,shehitsabuttontocomman2deersuppliesfortonight’sdinnerparty.(Time)句中的eyeball-to-eyeball实际上是eye-to-eye的夸张手
法。在翻译时可以直接取其原意“面对面”。
(b)WASP: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美国社会中祖先为英国新教徒的白种人;现在指美国所谓的“社会中坚”。
2.与汉语报刊新闻一样,英语报刊新闻大量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以及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词语,为唤起读者的亲切感。例如:
(a)recorder一般有“记录者”的意思,但在报道法律诉讼新闻时,其意思可为“法官”或“律师”,实际运用时可由上下文决定。
(b)有一组词出自棒球赛,但实际意义有所变化。Carrytheball(负起责任)gettofirstbase(取得初步成功)hitandrun(驾车闯祸后迅速逃离现场)。
3.英语报刊新闻也像汉语报刊新闻一样,由于工作时效性的要求,要运用一些套话及俗语。因为这
些用语在新闻界比较通用,一般比较容易找到对应的翻译。例如:为了体现报导的客观性及真实性,新闻常用诸如it’sreportedthat(据报道),quotedassaying(援引…的话说),inresponsetoallegation(就…的提法发表评论),notso,notyet(不置可否)等等。
(二)名词词组
鉴于简练程度低于汉语,英语报刊新闻的名词词组相对中文的要复杂得多。名词词组的前置和后置修饰成分很多,以便节省篇幅。
1.前置定语中大量地运用联缀词。简单的联缀词可以直接用引号等方式将其直接以对等的形式翻译。这与汉语的定语用法相似,读者可以接受。但是,针对一些复杂的联缀词前置定语,就不能简单地采用对等形式翻译,以免造成读者阅读时的麻烦。例如:
(a)Thequeenclosedtheboycott-hit,rain-affectedCommon-wealthGamesinEdinburghyesterdayafterSteveCramhadcruisedtohissecondgoldmedal.
如果把“theboycott-hit,rain-affectedCommon-wealthGames”单纯译成“受各联邦国联合抵制的及大雨影响的联邦运动会”,则会使中国的读者感到窒息。因此应改变其形式,译为“…女王宣布了联邦运动会的闭幕,此次运动会遭到了各联邦国家的抵制,还受到了大雨影响。”
2.后置成分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2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新闻英语名词词组的后置成分有许多形式,如介词词组,动词不定式词组,分词词组,复合从句等等。在许多情况下,一个词组的后置成分是这几种形式的结合。因此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主要采取拆译的方法。例如:
(a)“TheofferbytheAmericansidetoshipadditionalwheatandfeedgrains,raisingthenormalceilingfigurefrom8to23milliontons.”这句话可译为“美方要船运额外的小麦和饲料(给该国),并将原来一般为八百万吨的最高数量升至两千三百万吨。”
(三)句子结构
英语新闻写作受版面词数的限制,记者有时会为了尽可能地在一个句子中写进较多的新闻事实或信息,不得不打破简单的句型结构,或采用合并句子的方法,将原先两句以上才能表达的事实充塞在一个句子里。结果使通常较简单句子显得结构复杂而松散,句子冗长不堪,令人费解。相对而言,汉语的句子要短得多,而且汉语以简练著称,其句群中的单个短句独立性很强。在翻译时就有必要把过于冗长的英文句子拆开,分成几句话来表达。例如:
(a)AndrewP.O’Rourke,theRepublicancandidateforgovernor,saidyesterdaythathewouldwithdrawfromateleviseddebatewithGovernorCuomoifthecandidateoftheNewAllianceParty,whichheaccusedofextremistviews,participates.应译为“参加州长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安得鲁昨日申明,如果新联盟党的候选人也要参加与州长库莫的电视辩论,他本人就宣布退出辩论。安得鲁指责新联盟党的候选人持有极端主义的观点。”
综上所述,新闻报刊英语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大多数中文读者阅读习惯的现代汉语报刊新闻语言形式进行翻译。译者要本着将信息客观迅速地传递给读者的严谨态度,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将原文理解透彻,并以现代汉语新闻的语言翻译给读者。
三、标题的翻译
作为新闻,必须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和鲜明的特点。新闻标题(headline)就更需简练、有力、引人注[5]目。在标题翻译的理论上,本文以汉英对比作为出发点,坚持重理解、重对比、重神似三大原则;在标题
[3]
翻译的具体方法上,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增词、词类转译等方法。为了便于作汉英对比,同时也结合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本文从首字母缩略词、增词、分词、动词不定式、标点符号、修辞格共六个方面对新闻标题的翻译作一些探讨。
首先,对首字母缩略词的翻译,为了能翻译的简洁、明了、不产生歧义,同时还要受读者欢迎,一般可采用音译法(按其发音译成中文)、中文简称法(按缩略词的全称中文译名再缩为中文简称)和全译法(将所有字母的含义都解释出来)。例如:OPEC22ndSessionEnds欧佩克第二十二届会议结束;NATOtoSeekNewSecretaryGeneral北约寻求新任秘书长;BBCConsideringStartingGlobalTelevisionService英国广播公司拟开通全球电视服务。
其次,由于报刊标题本身高度浓缩简洁,理解时必须把它省略的成分还原。为了充分传达原标题的含义,必须增补词语,以求达意。一般可增加不定冠词、联系动词、量词等。例如:NehruBackedTibetUprising---(a)RebelChief一叛乱头目说:尼赫鲁支持了西藏暴乱;(The)Bankers(Keep)Silent(as)theDollarFalls(TheFinancialTimes)美元跌价,银行家保持沉默;25000MarchforKing(TheWashingtonPost)二万五千人游行纪念马丁・路德・金。
第三,报刊标题中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出现频率较高,必须正确理解分词,尤其是过去分词的含义。标题中现在分词前的助动词“be”常省略,但这不影响它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发展的事态,通常译作“(正)在……”。例如:OppositiontoVietInvasionForceGrowing(ChinaDaily)对越南侵略军的反抗正在增长。在新闻标题中动词的过去分词往往被直接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因此,我们把含有此类分词的标题当作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来处理。在译成汉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译为汉语主动句或被动句。例如: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期龙元祥等 论处理新闻文体翻译的独特性与方法123
Seven(Are)InjuredinNJChemicalBlast新泽西化工厂爆炸七人受伤。
第四,标题中常用不定式指将要发生的事,通常译作“将……”。例如:BillClintontoAppearonTV
(TheNewYorkTimes)比尔・克林顿将在电视上露面。
第五,由于新闻标题注重结构精简,并不使用所有的标点符号。而在标题中加上某些标点符号,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因此,必须把这些标点符号的具体含义译出。例如:UN,IraqTalkonRefugeeAid(ChinaDaily)联合国和伊拉克谈判援助难民问题。
第六,新闻标题往往注重修辞,以达到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有吸引力的效果。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给英语修辞的汉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在翻译含有修辞格的报刊标题时,需尽量考虑和体现原文的修辞特点,发挥汉语的优势,尽最大程度取得“等效”。当然,不能译出原修辞特点时也不必勉强。例如:SoldiersSalariesSoar士兵薪水剧增。
总之,新闻标题的翻译往往以直译或基本上以直译为主,在必要时也须增补介绍性、解释性的词语。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翻译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摆脱原文字面的束缚。美国人SolAdler说“:Themainproblemisthatthelanguagewhichyouaretranslatingimposesitselfonthelanguageintowhichyouaretranslating,thisap2pliestoalltranslation.”新闻的翻译尤其不是一种机械化的活动,不是一个中文字换一个英文字的机械变化,而是社会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机能。因此,在新闻文体翻译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消化与重组材料的能力,开阔他们的翻译创新视野,这样才能将新闻的本意传递给读者。参考文献:
[1]林枫.新闻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2]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3]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李中行,张健.新闻英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5]李良荣.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舒 娜)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