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3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NA B. 71g氯气通入足量的水中,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C.由D和18O所组成的水11g,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D. 1mol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用H2O2酸性溶液,将海带灰中的I-转变为I2:H:2O2+2I-=I2+2OH- 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C.工业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金属钠:2Na++2Cl-2Na+Cl2↑
D. 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3.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I2(aq)+I-(aq)===I3-(aq) △H<0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4.将标准状况下2.24LCO2 缓慢通入1L 0.15mol/L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充分吸收,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a+)+c(H)=c(OH-)+c(HCO3-)+2c(CO32-) B.2c(Na+)=3[c(H2CO3)+c(HCO3-)+c(CO32-) C. c(Na+)>c(CO32-)>c(HCO3-)>c(OH-)
+
D. 2c(OH-)+ c(CO32-)=c(HCO3-)+3c(H2CO3)+2c(H) 5.下表中的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结论 将氯气通入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导管口处发出红光,产生大量的气泡 原因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2O2显示氧化性 B C D ZnS能溶解在稀盐酸中,CuS不能溶解在稀盐酸中 在BaCl2和氨水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单质硅不溶于浓硫酸和浓 CuS的Ksp比ZnS的Ksp小 NH3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硅被强氧化性酸钝化 6.查处酒后驾驶采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第Ⅱ卷
7.(14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I.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______mol。
Ⅱ.A、B、C、D、E、X是上述周期表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B、C、D、E、X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若常温下A为红棕色气体,B为强酸,X为常见金属单质。
(5)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X,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某温度下(>100℃)若m克X与H2O反应放出QkJ(Q>0)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8.(18分)人类最初使用的有机物大多源自于自然界,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
乙、丙三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甲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量最多为___个。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己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3)己知:RCHCHR´RCHO+R´CHO;2HCHOHCOOH+CH3OH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 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 d.乙酸
②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 a.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 d.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③ 写出乙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 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⑥ 写出C和D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9. (18分)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
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① ② 实验操作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预期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结论 样品含NaCl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14分)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I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
制备甲醇。
(1)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 I
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
① 己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 图中的P1_____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 ③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 Ⅱ
④ 该反应的△H____0,△S____0。(填“<”“>”或“=”)。 ⑤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CO和3molH2
⑥ 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ⅰ ⅱ 150 1/3 0.1 5 ⅲ 350 5
1-6:ACDCB D
7.(14分)(1)Cl->O2->Na+(1分)
(2)HClO4>H3PO4>H2CO3(1分)
(3)
(1分)AsH3(1分)
(4)NaClO+2As+3H2O=2H3AsO4+NaCl(2分)5(2分) (5)3NO2+H2O=2HNO3+NO(2分) (6)Fe2O3+3CO
2Fe+3CO2(2分)
(7)3Fe(s)+4H2O(g)=Fe3O4(s)+4H2(g) △1=-168Q/mkJ/mol(2分) 8.(18分,每空2分)(1)羟基 9
(2)加成反应 (3)①C
②③④
⑤
9. (18分,每空2分)
(1)①品红、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2)
序号 实验操作 ① ② 滴加足量稀,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量上层清液pH (3)6000a/214V或3000a/107V;偏低;O2+4H++4I-=2I2+2H2O 10. (14分)(1)①0.003mol/(L·min)( 2分)②<( 2分)2.25×10-4( 2分)③减小( 1分)
④<( 1分)<( 1分)⑤BD( 2分)⑥150( 1分)1/3( 1分)1/3( 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