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良种良法 寸固舯 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及高产栽培技术 董文召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豫花932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高 油、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技中 示范田进行测产,平均产436.57kg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选种和种子处理为了保证高产.不要使用自留 心鉴定.20o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 目资助推广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豫审2007004。 1品种特征特性 豫花9326属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一般主茎高 39.6cm、侧枝长42.9cm、总分枝8-9条,结果枝7~8 条;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荚果普通形、果嘴锐、网 纹粗深,百果重213.1g:子仁椭圆型、粉红色.百仁重 88g,出仁率70%左右:春播生育期130d左右。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 试,豫花9326蛋白质含量22.65%.含油量56.67%.油酸 含量36 .亚油酸含量38.3%。2007年11月份.孟州市 农业局、温县农业局、商丘市农科所从本地示范的豫花 9326田间取样.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分析,各试点的豫花9326含油量均在57%以上。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豫花 9326抗叶斑病和网斑病.高抗病毒病。 2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花生区试.当年12点 667m2平均产荚果301.71kg.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 5.1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9个品种的第2 位:2003年15点平均产荚果272.1kg,比对照鲁花11 号增产7.59%.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9个品种的第 2位:2年27点平均产荚果285.3kg,比对照鲁花11号 增产6.45%.居试验第2位。2004年参加全国北方区 花生生产试验.9点平均产荚果308.Okg,比对照鲁花 11号增产12.7%.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6年参加 河南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产荚果280.81kg,比对照种 豫花11号增产8.59% 2007年在孟州、商丘等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高产 示范.经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孟州市0.53hm2高产 田进行实地测产.平均单株结果数29个,理论产量为 664.71kg/667m2 孟州市种子站对242.7hm2豫花9326 示范田测产,每667m2平均产荚果352.1kg,其中高产 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421.8kg;商丘市农科所对民权县 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选用种子部门通过四级种子生 产程序新繁育的良种 为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促进种子后熟.播种前须带 壳晒种.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及种子的后熟作用。一 般连续带壳晒种2~3d.能提高种子发芽势15%~25%, 提高发芽率10%~15%,播后发芽快、出苗齐。已剥壳的 种子.播前放在30℃以上的热炕上暖种24~36h.也能 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精选饱满大粒种可以明显提高产量 结合剥壳分 级、粒选,用粒大饱满、颜色新鲜的一级种作种,促使苗 匀苗壮 通常一级种比二级种增产12.5%。播种前用花 生专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防治蛴螬、根腐病、茎 腐病等地下病虫害的发生 3.2合理轮作与整地花生重茬不利于油分的形成. 且容易导致病虫害加重 选用玉米茬最好.其次是小麦 茬 在生产上要尽量避免重茬、迎茬,最好与禾本科作 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 每隔2~3年进行1次秋深 耕.使耕层深度由10~15cm增加到20em以上。如果配 合增施底肥.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3.3科学施肥在施肥配方中,既要考虑氮、磷的最 佳配方.又要注意钾肥的施用 对于中产土壤,要使单 产达到350~400kg.667m2大致需要施用纯氮6 ̄8kg (折合尿素13~17.5 )、五氧化二磷5 ̄7kg(折合二铵 l1~15.5kg,若用二铵可适当减少N肥用/it) ̄氧化钾 6~8kg(折合氯化钾10~13.5kg);低产土壤和高产土壤的 施肥量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酌定.原则上低产土壤要多 施有机肥.而高产土壤适当增施磷钾肥。 对于缺硼地块.施硼有明显增产效果。硼肥主要 有硼砂(含硼11%)和硼酸(含硼17%),均易溶解。可 作基肥、种肥、追肥或叶面喷洒。基肥用量为200~ lO00g/667m .最好与有机肥料或常用的化肥混合均匀 后施用 种肥用0.02%~0.05%浓度的水溶液浸种4~ 6h.追肥用量为50 lOOg/667m2.混于少量腐熟的有机 肥中,于开花前追施.叶面喷肥用0.1%加.25%的水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呻国种廿 良种良法 高蛋白丰产抗病谷子新品种陇谷10号及栽培技术 任瑞玉 何继红 董孔军 杨天育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兰州730070) 高蛋白丰产抗病谷子新品种陇谷1O号是甘肃省 的抗旱系数常被以形态特征为选择对象的育种工作者 作为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简单易测指标 陇谷1O号比对 照品种陇谷5号根系发达.干旱条件下株高下降百分数 小 补灌与干旱条件下平均根冠比陇谷1O号为O.19. 比对照品种陇谷5号高O.O7:对照品种陇谷5号在干 旱条件下株高下降28.07%.而陇谷1O号在干旱条件下 株高下降26.67%.比对照减少1.4百分点 陇谷1O号 主要农艺性状,如穗下节间长、株高、主穗长、单株穗 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出谷率、单株秆重的平均抗旱系 数为O.85,较对照品种陇谷5号(平均抗旱系数为O.88) 小O.O3.陇谷1O号比陇谷5号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经 河北省谷子研究所鉴定.陇谷5号属二级抗旱品种 1.2抗病性强2002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对谷 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陇谷3号和长农18杂交选育的 晚熟、优质中间材料8601作母本,以丰产、早熟、优质 谷子品种陇谷9号作父本.通过多元聚优杂交和水旱 穿梭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抗旱、抗病、丰产、 优质谷子新品种 2O03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 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03005;2004年通过甘肃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得甘肃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 1主要特征特性 陇谷1O号幼苗、成株绿色,穗刺毛及护颖黄绿色, 黄谷黄米。单秆,无分蘖,穗棍棒形,穗码排列紧密。其 生育期130d左右 平均茎高86.6cm.穗长16.4~ 28.8cm,单株穗重17.5g,穗粒重13.6g,出谷率77.8%, 千粒重3.45g。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子粒灌浆快.结实 性与熟相好,出谷率高,丰产潜力大。 1.1抗旱性强根冠比、株高下降百分数和农艺性状 子黑穗病的田间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 接种发病株率为10.O%.比对照品种陇谷6号发病株 率低19.6百分点.该品系对谷子黑穗病表现为抗病 在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陕西榆林等地的试验中,陇 谷1O号对谷瘟病、谷锈病、线虫病等谷子主要病虫害 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B02-02):甘肃省农牧厅 生物技术项目(GNSW-2005-02) 1.3营养品质好 经甘肃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分 析,陇谷1O号子粒含粗蛋白17.50%、粗脂肪3.83%、 通讯作者:杨天育 液苗期喷洒 3.4适时播种在适宜区,露地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 苋)用25%苯达松水剂lOOml喷雾 防治叶斑病、黑斑病、焦斑病,自花生开花起.根据 病情每10~15d喷1次药.连喷2~3次.每次用药液 50~70kg/667m ,主要药剂为75%托布津、代森锰锌等 杀菌剂。防治蛴螬,春播及麦套花生在7月上旬蛴螬产 卵孵化期用药剂防治 3.6适时收获花生收获要做到“三看”:一看地上长 相,植株顶端不再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傍晚时叶片不再 闭合。表明植株已经衰老:二看荚果发育状况.拔起植株 多数荚果网纹清楚,剥开荚果果壳内的海绵层有黑色光 泽,子粒饱满、种皮发红,表明已经成熟;三看气侯变化, 昼夜平均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花生荚果不再生长. 应立即收获 适时收获有利于提高品质.收获时应采取 分品种单收、单贮、单售,防止混合品种降低油分含量。 (收稿日期:2008—01—21) 或5月上旬;地膜覆盖一般在4月中旬:麦垄套种一般 在5月15 13左右(在收麦前10~15d) 一般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的地块宜以垄作为主,垄宽50cm、垄高 12cm、沟宽30cm。垄上种2行花生,行距25cm、穴距 15cm,每穴2粒种子,每667m2为1万穴左右 3.5田间管理麦套花生地块.小麦收获后及时清除 麦根和杂草,以保证花生幼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壮 苗早发,提早进入开花期。花生进入开花期.要及时进 行浇水促开花下针。7月下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 以增加有效果针数 在株高达到35cm左右时.用15% 多效唑40 ̄667m2防止徒长、倒伏 防治田间杂草。每667m2可选用拿扑净100~ 150ml或盖草能30ml加水喷雾:防治阔叶杂草(马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