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自身 能够发光的物体。

(1)人造光源:日光灯、烛焰、霓虹灯、手电、点燃的火柴等。 (2)天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注意:月亮、眼睛、钻石都不是光源。电影屏幕不是光源,电视机屏幕是光源。 2. 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

(1)演示实验“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时”,在玻璃水槽内 充以烟雾 ,然后用激光小手电筒照射时, 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漫反射 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演示实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时”,在玻璃水槽中滴入 一两滴牛奶,搅拌均匀,然后用激光小 手电筒照射时,是利用了牛奶微粒对光的 漫反射 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小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这种方法叫理想模 型法。光是实际 存在的,但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是理想化的模型。 4.光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1)影子;(2)小孔成像;(3)日食月食 5.光速:(1)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3 8

(2)真空中或空气中光速 C=3×10

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光速约为4 C,在 2

玻璃中的光速约为 C。

3

(3)光年是长度(距离)的单位,1 光年表示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1 光年=9.46×1015m。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发生在物体的表面或者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传 播,虽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是光速相同。

2、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经它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眼,而人 判定物体的位置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经验。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①反射定律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②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是为了显示入射光线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实验是为了得 出普遍结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③让光线从反射光线的一侧逆着照过去是为了验证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④将纸板向前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在实验中可转折的光屏有 两个作用,一是呈现光的传播路径,二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⑤光线垂直入射镜面时,入射角为 0°,反射角也为 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 4、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平整光滑的,若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漫反射:反射面是粗糙的,若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要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注:①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②像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无关。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①拿一只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是替代法的应用,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位置关 系。实验中根据镜前和镜后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来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刻度尺是用来探究像与物 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透光,从而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 位置和大小。

③实验做多次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④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同一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原因是因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 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一般采用薄一点的玻璃板。

⑤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是为了让像与物能完全重合。如果在实验怎么移动玻璃板后蜡烛始终都不能让它 与镜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就是玻璃板未与白纸或者桌面垂直。 ⑥用光屏在镜后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像,说明像是虚像。

⑦在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只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前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成的像, 同时也可以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⑧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好,如果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但是看不清跳棋的像,可以用 手电筒照亮跳棋。

⑨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看连线与镜面是否垂 直,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看是否相等或者将白纸沿折痕对折,看像与物的对应点是否重合。

⑩如果有方格纸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个更好?方格纸,便于确定像与物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便于 确定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面镜叫做球面镜。

(1)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街角拐弯处的反光镜。

(2)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发射式望远镜等。 手电筒反光装置,耳鼻喉科医用凹镜。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判断:如果是在两种透明介质中传播,就是折射现象。同时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也能发生折 射,如海市蜃楼。

2、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大其他小。折射光路可逆。

如果光从其他透明介质中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程度时,入射光线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此 时没有折射光线。

3、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

(1)为了更清晰观察空气中的光路,可以采用方法:点燃蚊香,使空气中充满烟雾。

为了清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 在水中滴入一两滴牛奶,并搅拌均匀;实验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 (2)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0°,反射角等于 0°。

4、无论从岸上看水中物体,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看到的都是虚像,并且像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 因此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颜料三原色品红、黄、 青,等比例混合呈黑色。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光来决定,而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特性 热作用强

应用 红外线烤箱;红 外线取暖;医疗

特性 化学作用强

紫外线

应用

容易使照相底片感 光

红外线热谱图

能杀菌,有助于人 体合成维生素 鉴别真伪

穿透云雾能力强 可用来遥控

家用电器遥控器

生理作用强 荧光效应

①拿一只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是替代法的应用,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位置关 系。实验中根据镜前和镜后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来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刻度尺是用来探究像与物 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透光,从而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 位置和大小。

③实验做多次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④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同一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原因是因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 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一般采用薄一点的玻璃板。

⑤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是为了让像与物能完全重合。如果在实验怎么移动玻璃板后蜡烛始终都不能让它 与镜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就是玻璃板未与白纸或者桌面垂直。 ⑥用光屏在镜后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像,说明像是虚像。

⑦在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只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前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成的像, 同时也可以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⑧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好,如果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但是看不清跳棋的像,可以用 手电筒照亮跳棋。

⑨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看连线与镜面是否垂 直,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看是否相等或者将白纸沿折痕对折,看像与物的对应点是否重合。

⑩如果有方格纸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个更好?方格纸,便于确定像与物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便于 确定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面镜叫做球面镜。

(1)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街角拐弯处的反光镜。

(2)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发射式望远镜等。 手电筒反光装置,耳鼻喉科医用凹镜。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判断:如果是在两种透明介质中传播,就是折射现象。同时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也能发生折 射,如海市蜃楼。

2、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大其他小。折射光路可逆。

如果光从其他透明介质中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程度时,入射光线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此 时没有折射光线。

3、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

(1)为了更清晰观察空气中的光路,可以采用方法:点燃蚊香,使空气中充满烟雾。

为了清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 在水中滴入一两滴牛奶,并搅拌均匀;实验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 (2)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0°,反射角等于 0°。

4、无论从岸上看水中物体,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看到的都是虚像,并且像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 因此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颜料三原色品红、黄、 青,等比例混合呈黑色。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光来决定,而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特性 热作用强

应用 红外线烤箱;红 外线取暖;医疗

特性 化学作用强

紫外线

应用

容易使照相底片感 光

红外线热谱图

能杀菌,有助于人 体合成维生素 鉴别真伪

穿透云雾能力强 可用来遥控

家用电器遥控器

生理作用强 荧光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