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门诊病人对导医的需求分析及护理对策

门诊病人对导医的需求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01期 169·临床监护·

门诊病人对导医的需求分析及护理对策

彭光平1,罗芸刚2

(1.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2.四川省宜宾骨科医院,四川  宜宾)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对导医的需求以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5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

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门诊患者对导医的需求并予以满足。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分析患者对导医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指导意义。

关键词:门诊服务;导医;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01.136

0 引言

由于在门诊的诊疗服务中有很多科室,而且分科比较细化,传统的导医服务、护理人员的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

[1]

人的需求。为了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体贴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本研究中对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门诊诊疗的566例患者深入分析,了解其对导医的需求以及对导医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

1 患者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普通门诊部接受诊疗的5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0例,女性患者306例,所有患者自愿参加研究活动,患者年龄均在18-9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9.31±19.26)岁。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3例,要求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相似(P>0.05),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就诊指导服务,比如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环境、水平以及相关制度。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就诊指导上提升导医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2.1 细化护理岗位,规范护理流程(1)护理岗位细化:在医院大厅内设立服务台,在每个诊疗区设立导医服务岗位,将所有服务细化,把导医服务岗位细化分为总咨询台、预约服务台、各诊疗区分诊台、志愿者服务台等岗位,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2)护理流程的规范:患者进入医院时,导医护理人员应主动接待患者,态度和蔼热情,文明用语规范。在患者诊疗过程中,主动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且指导患者正确的就诊流程和用药方法,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应协助陪同其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需要住院观察,应由专门人士陪同其入住病房并安排妥当一切事宜,对于病情

紧急的患者,应主动为其开放绿色通道,避免引发生命危险

。保证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护理服务。

1.2.2 主动帮助患者

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患者,而不是等待患者求助,将“以

[3]

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我院相关部门对全体门诊部导医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服务理念的培训,使其改变思想认识和服务理念,能够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把解决患者的问题和要求当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为患者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导医服务的满意度。导医工作模式指的是医院扩大导医服务人员的队伍,为每位工作人员分配负责的区域,使其主动向患者提供服务,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2.3 优化门诊导医服务流程,提高导医服务质量

我院通过调查传统导医服务流程的漏洞,针对性制定一系列新的措施,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由导医服务人员主动带领患者到相关诊室就诊:②导医服务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检查科室,并将其交给接诊人员;③主动为年老、病弱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④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主动为其取药,并告诉其用药的方法和时间等。

[2]

1.3 效果评价

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向就诊的患者调查其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并且向接受调查的患者解释调查的意义,获得患者的配合。

1.4 数据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项目就诊前的病情分诊就诊中的精心呵护就诊后的康复指导观察组(n=283)满意240(84.8)228(80.1)210(74.2)较满意37(13.1)47(16.6)63(22.3)不满意6(2.1)8(3.3)10(3.5)满意135(47.7)132(46.6)120(42.4)对照组(n=283)较满意90(31.8)95(33.6)100(35.3)不满意58(20.5)56(19.8)63(22.3)P<0.05<0.05<0.05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方面的服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门诊的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院扩大导医服务人员的队伍,满足患者的心理和

就医需求,提升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另外护理

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提升治疗效果,培养和谐

[4]

的护患关系。本研究中,在患者就诊前根据患者病情,不同

(下转第174页)

投稿邮箱:sjzxyx55@163.com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74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01

查次数,改善产前检查的时间和质量,在保持费用不变的前提下,不会对围生期的母婴结局产生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医师在制定产前检查模式时可以按孕妇的情况进行。

③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增强镇、街妇幼保健医生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对其进行正规化培训,还能有效改变其服务意识及其服务态度。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为有条件的孕妇提供预约及上门服务,为孕妇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

④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孕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孕妇最基本的孕期保健服务项目及最低服务收费标准,满足低收入孕妇孕期保健的需要。参考文献

[1] 󰀃蔡兰娣.产前检查在围生保健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

志,2014,7(1):69.[2] 󰀃赵凤敏,郭素芳,张彤.不同时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4,22(1):9.[3] 󰀃孙晓光,金利娜,甄景然,等.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效果[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723-728.[4] 󰀃黄嘉佳,洪蝶玟.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

报,2014.13(2):9-l0.

产前检查有影响。参加了孕期教育,孕妇对产前检查了解得越多,越知道产检的重要性,产检的意识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孕妇。

3.3 家庭因素对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①丈夫的工作情况及其对孕妇的支持程度。因为丈夫有一个好的工作,在经济和时间上都比较有条件支持孕妇去做产前检查。但是如果丈夫对孕妇不重视,或者缺乏对孕期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对产检不支持,甚至不支持孕妇去做产检。

②家与医院的距离。因为家与医院距离远的孕妇如要接受产前检查,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及精力,加上孕妇自身行动不方便,所以部分孕妇选择放弃孕期保健,这也成为阻碍孕妇主动进行产前检查的重要因素之一。

3.4 干预措施

①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借助各种媒体手段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宣传栏等。社区及医疗保健机构为了加强孕妇的自我监护力度,还可以开办孕产妇学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孕妇丈夫的宣传教育,加强丈夫对产检的重视力度。

②产前检查模式的改变:12-14次产前检查模式是在1929年自英国开始实施的。能有效减少低危孕妇的产前检

(上接第169页)

岗位的导医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服务和健康宣传教育,在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提升医院门诊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 󰀃李焕英,张涛源,姚秀峰.改变分诊管理方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护

理研究,2004,18(08):731.

[2] 󰀃刘春香.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

志,2014,36(3):127.[3] 󰀃叶政书,卓凯星.现代医院科学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4:178-180.[4] 󰀃吴英,王蓓,陈如燕,等.特需门诊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7(11):816-818.

(上接第170页)

录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有效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分娩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 󰀃梁红,郑慧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

南,2014,8(27):184-185.

[2] 󰀃张娜,任淑琴,连丽丽.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

响[J].现代护理,2015,11(04):333.[3] 󰀃张庆喜,李雅岑.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0(04):284-285.[4] 󰀃李秀珍.运动结合心理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

临床康复,2015,21(13):402-404.

投稿邮箱:sjzxyx55@163.com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