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期 纺织科技避展 ・ 61 ・ 功能性抗紫外涤纶混纺织物的开发 王万秀 ,纪芳 ,张宝华 ,王中珍 (1.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32;2.山东万泰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枣庄277103) 摘要:介绍了抗紫外线涤纶、lX%xtal纤维的性能和其混纺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分析了影响抗紫外线效果的诸因素。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356(2006)O1一。O61一o2 关键词:抗紫外线纺织品;纺织工艺;染整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5.6 紫外线有合成分子和破坏分子的双重效应,它可促进维生 素D的合成、杀灭细菌,同时对皮肤也会造成损害,降低免疫功 能,如引起皮肤变红、皮下血管扩张,生成红斑,形成皮炎等。因 此,如何有效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人体皮肤,已逐渐成为人们 生活的基本要求。然而,对于户外活动的人来说,仅仅靠常规织 物屏蔽紫外线是不够的。因此开发抗紫外线纺织品,有效保护 人体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是很有必要的。 1 产品设计 1.1原料选择 选用抗紫外涤纶,利用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遮 蔽紫外线的功能,与棉、粘胶、莫代尔纤维进行混纺,既增强了服 装的抗紫外线性能,又兼顾了服装的其他服用性能需求。抗紫 外涤纶纤维的规格、性能见表1 Modal纤维是奥地利兰精公司 开发生产的一种人造纤维索纤维,其性能见表2。 表1 抗紫外线涤纶主要物理性能 纤度 干强/cN 湿强/cN 干伸 湿伸 湿模量 缩水率 回潮率 吸水能力 /dtex ・dtex一1 ・dtex一 / / /5 ̄E= / / / 110 中等 12.5 75 1.2产品特点 与传统的用紫外线遮蔽剂通过浸渍或涂层的方法而赋予纺 织品抗紫外线功能的后整理法或涂层法相比,该产品具有无毒, 无剌激,屏蔽效果好,抗紫外寿命长,不受洗涤、着色和磨损影 响,耐光和耐水洗牢度好等多项优点。且对织物外观、透气性和 手感影响小,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和良好的穿着效果。 1.3产品规格 对抗紫外涤纶分别与莫代尔纤维、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 60/40、65/35、70/30、80/20比例的混纺试验表明,在相同织物组 织规格和相同纱线号数情况下,配比80/20的抗紫外线性能较 好,但价格较高;配比为60/40的抗紫外指标过低、达不到防紫 外线性能2002版国家标准要求;配比为70/30、65/35的混纺产 收稿日期:2005 09 09;修回日期:2005—09—19 作者简介:王万秀(1961),女,《山东纺织科技》副主编,高级工程师 品有部分抗紫外指标偏低,如进行少量抗紫外助剂整理,也可达 到标准要求。综合价格性能比,最终多数品种采用了65/35的 混纺比,并先后试纺了l3、18.3、19.7 tex混纺纱 经试织对比, 在相同织物组织规格的情况下,纱号粗(18.3 tex、19.7 tex)的比 纱号细(13 tex)的产品抗紫外线性能好;在相同号数和相同配比 的情况下,密度大的织物比密度小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好;紧度 大的组织比紧度小的效果好;即缎纹组织比平纹组织的效果好, 斜纹组织比平纹组织的效果好,防羽布的比府绸的效果好。考 虑到价格及实际制作服装主要是衬衫和针织T恤等产品,试织 了6个品种,并选用T/M 65/35 18.3 tCX混纺纱,制作成针织T 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品种规格为T/M 65/35 13/13 433/299 160cm纵条纹,T/M 65/35 13/13 433/299 160 cm绉组织,T/R 80/20 19.7/19.7 295/275.5 160 cm平布,T/JC 65/35 13/13 547/370 119.4 cm防羽布,T/JC 65/35 13/13 523.5/283 160 C1TI府绸,T/M 65/35 18.3 tex针织T恤 2主要生产技术 2.1纺纱 (1)T/M和T/R混纺产品 清花采用2套A002抓包机, 均匀抓取混合;梳棉工序因粘胶纤维不易分梳,为保证棉网清 晰,纤维均匀分梳,锡林、盖板、道夫均采用纺棉针布和纺棉工 艺。并条采用二并混合,顺牵伸,头并后牵伸1.8倍,末并后牵 伸1.35倍。同时对并条皮辊采用防静电处理,以避免缠皮辊现 象。粗纱采用四上四下长短双皮辊牵伸机FA423,后区隔距放 大,/J、牵伸,前区紧隔距,集中前区牵伸;捻系数偏大掌握,以降 低成纱竹节,提高条干。细纱钢丝圈偏重掌握,可降低成纱毛 羽。 (2)T/JC混纺产品 为防止涤纶卷蓬松梳棉缠罗拉,在抓 包机上改装了加湿器,用2.5 的防静电剂对涤纶加湿,纺出涤 纶卷用尼龙稠布包严,防止涤卷回潮散发,确保下工序生产正 常;梳棉选用A186C改造型单罗拉剥棉机单独纺涤纶,该机型 棉网转移好,不易缠罗拉,涤生条质量稳定。并条涤纶加预并工 艺确保混纺比准确,头道定量偏大易出现条干打皱,形成疵点 为保证成纱质量头并由原T5根/jc3根的8根并合,改为T4 根/JC2根的6根并合,定量降为17.5 g/5 ml粗纱后区隔距放 大,小牵伸,前区隔距小,集中前区牵伸,捻系数偏大掌握,可降 低成纱竹节,减少纱疵。适当调整细纱牵伸倍数,以提高条干, 减少细节、粗节、棉结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62 ・ 纺织科技遵展 2006年第1期 2.2织造 一验布一定型整理一入库。 (1)T/M混纺产品浆纱选用以PVA为主的化学浆,织造 (1)前处理练漂剂1 g/L,90℃30 min;热水洗一次,9O℃ 选用多臂织机织造,纵条纹织物采用“大张力、低后梁、迟开口、 10 rain。 早投梭、固定后梁”的织造工艺。绉织物采用“高后梁、迟开口、 (2)染色曲线 早投梭”的织造工艺。 60℃ (2)T/R产品采用PVA混合浆上浆,并施加3%o后上蜡, 充分增强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减少毛羽。采用平纹双开口踏盘 机构,以减少经纱摩擦断头;对投梭部件和木梭加强检修・以减 少纱线的意外损伤。在保证布面匀整的基础上,达到粒纹清晰, 减少三跳疵点;适当加大上机张力,选用“高后梁、早开口、迟投 梭、摆动后梁”的工艺 (3)后整理湿开辐一柔软(WE0.6 g/L)一定型(温度100 (3)T/JC混纺产品该品种密度大,总经根数多,纱号细, ℃,速度30 m/min)--- ̄预缩(温度100℃,速度6 m/min)。冷水 纱线毛羽较多,浆纱覆盖系数大,因此为保证浆纱质量,选用了 冲洗至pH=7;练漂剂0.5 g/L,90℃×10 min;热水洗一次9O 以PVA为主的化学浆配方,并优选浆纱工艺参数,采用“高浓低 ℃×10 min;40℃×20 rain。 粘、小张力、被覆渗透兼顾”的工艺原则,以达到增强保伸贴伏毛 (4)助剂整理浸轧工作液一烘干(100℃)一热处理(150℃ 羽的目的。织造采用“大张力、高后粱、早开口、晚投梭、摆动后 ×2 min)一落布。 梁”的工艺,适当加大纬纱张力,以减少纬缩疵点。 产品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防护服装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达到了GB/T18830—200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要 3染色后整理 求;产品各项物理指标,经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山东省纺织产品质 3.1机织产品 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分别达到GB/T5326—1997精梳涤棉混纺 印染布、FZ/T14005—1995涤粘混纺印染布、Z/T73008—2002 烧毛一正一反,车速100 m/min;冷堆配方烧碱30 g/L,双 针织T恤衫标准要求,是较理想的纺织服装面料。 氧水10 g/L,精练剂5 g/L,稳定剂8 g/L,渗透剂1 g/L;堆置 时间12--18 h。平洗:蒸箱100℃,汽蒸1 rain,车速40 m/min。 4结语 第1格85℃一第2、3格9O℃一第4、5格95℃以上一第6、7格 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取决于许多因素,有织物覆盖系数、纤 常温。车速40 m/min,温度195~200℃。丝光:车速90 m/ 维的种类、织物的颜色、后整理加工中的化学添加剂和测试参数 arin,烧碱220 g/L。在染色中,先后对坯布进行了浅色和深色 等。有较大覆盖系数的机织或针织物其紫外线的通透量较小, 两种染色,浅色使用还原染料,对涤纶混纺织物只染与其混纺的 同一织物组织,紫外线防护性能则随织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棉、粘胶、莫代尔纤维;深色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工艺。经测试对 棉和粘胶纤维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均高,而涤纶纤维由于有芳 比,其防紫外线性能依次为深色好于浅灰色,浅灰色好于坯布。 香环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深颜色的织物具有 还原染料染色工艺:浸轧染液一8O℃预烘一95℃预烘一浸 较好的防护性能.尤其是黑色和深蓝色具有较低的紫外线穿透 轧还原液一汽蒸箱i00℃汽蒸1 min一第1格常温平洗一第2 率。湿衣物较干衣物具有较低的紫外线透过率,而随着织物的 格6O℃一第3格双氧水1~2 g/L,温度6O℃一第4格皂洗(95 伸长,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增加,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减小。抗紫 ℃以上)一第5、6格(90℃左右)一第7格常温平洗一烘干。 外线功能性纺织品虽已成功开发出来,但受条件限制,在技术加 分散/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浸轧染液一预烘一190~195℃ 工水平,纺织加工性能,产品质量稳定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焙烘2 min一浸轧固色液一汽蒸箱100℃汽蒸1.5 min一第1格 与提高。 常温平洗一第2格9O℃一第3格皂洗(95℃以上)一第4、5、6 参考文献: 格(90℃左右)一第7格常温平洗一烘干。 Eli黄联生.防紫外线纺织品EJ].纺织导报。2001,(1):46—48. 后整理工艺:浸轧柔软剂一110--125℃烘干或浸轧防水剂 E2]沈国先,赵连英.抗紫外纤维及其织物的加lT技术Eli.合成纤维, 一l7o℃2 min焙烘一成品。 2001.(5):22—24. 3.2针织产品 [3]陈蓖.影响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因素Eli.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200】.(】O):30—33. 工艺流程:毛坯布一前处理一水洗一染色一后处理一烘干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ultraviolet resistant terylene blended fabric WANG Wan-xiu ,儿Fang ,ZHANG Bao—hua。,WANG Zhong—zhen (1.Shandong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ngdao 266032,Chinal 2.Shandong Wantai Textile Group Co.,I td,Zaozhuang 277103,China) Abstract:The facts of ultraviolet affected human health,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violet resistant polyester and Modal fiber,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cessing blended textiles are introduced.The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uhraviolet resistant effect a.re analyzed. Key words:ultraviolet resistant textilest textile processing;dyein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