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1 / 7 QP830000 1.目的:发现不合格品及可疑产品时,能确实由权责单位迅速加以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被进一步加工、使用或出货。 2.范围:所有不合格品及可疑产品,含客户或分包商供料、客户不良退货及制程中发现之不良品或成品均属之。 3.定义:无。 4.作业流程: 流程 进料检验 制程检验 Y 选别 重工 N 标示隔离 入库 生产部 《检验与测试状况控制程品质课 序》 资材课

《仓储管理程序》 N 制造 Y 特采 入库 验退、标示隔离 进料 N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表单 资材课 《仓储管理程序》 品质课 《进料检验程序》 选别 品质课 《进料检验程序》 [特采申请单] {退货单}] 品质课 《特采作业规定》 资材课 《仓储管理程序》 品质课 《进料检验程序》 品质课 生产部 品质课 生产部 品质课 《特采作业规定》 《检验与测试状况控 制程序》 《过程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程序》 Y 生产部 《重工作业指导书》 报废 特采 生产部 《报废作业规定》 [特采申请单] [不良重工单/检验记录表] [报废申请单]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权责单位 品质课 相关说明 2 / 7 QP830000 表单 流程 A 超过保存期限 出货 检验 Y 特采 Y 标示隔离 客户退货 点收、标示隔离 开重工单 判定 检验 Y 《库存品质量抽查规 定》 N 品质课 《成品与出货检验程 序》 生产部 《特采作业规定》 品质课 《重工作业指导书》 生产部 《报废作业规定》 [特采申请单] [不良重工单/检验记录表] [报废申请单] 生产部 《检验与测试状况控制程 品质课 序》 生产部 《包装与交货管理程 序》 业务 《客诉与退货处理程[纠正与预生产部 序》 防措施报告] 品质课 资材课 [不良重工单/检验记录表] Y 重工 报废 N 出货 生产部 《重工作业规定》 品质课 生产部 生产部 《报废作业规定》 生产部 《重工作业规定》 N 生产部 品质课 资材课 《仓储管理程序》 相关 单位

[报废申请单] N 报废 Y 重工 入库 记录归档 《品质记录管制程序》 [品质履历表]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3 / 7 QP830000 5.内容: 5.1.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5.1.1.由进料品检员依《进料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判定不合格时,须用黄色「不合格品标签」标示,并隔离至「不良品区」,避免与良品混淆。并视情形依以下方式处理: (1) 选别:若为紧急待用料时,分包商须于当日内派员至本公司全检选别、加工修理或更换新品供本公司使用;如分包商来不及全检时,可由厂内品质课、生产部代为全检选别或加工修理至所需要之用量,全检后之不良品以退货,并注明选别或修理时间,所需费用由分包商支付。 (2)特采:经判定不合格品,但未达报废程度或短期内无法改善品质者,而本公司基于交期或成本因素之考量时,可依《特采作业规定》申请特采,并须对该批进料加以标示与隔离。 (3)验退:经进料品检员判定为较严重(或批量)不良时,开立[退货单]或电话通知分包商,分包商须于三日内将不良品提回或派员至本公司处理,愈期不处理时,本公司将视同废品处理,不负保管之责。 5.2.制程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5.2.1作业员于生产中发现不良时,须立即报告班长,并暂时停止生产,同时用黄色「不合格品标签」标示。品保人员于制程巡回检查发现不合格品时,须立即通知现场主管,生产部需依《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按规定办理。 5.2.2.制程中发现之不合格品须隔离至「不良品区」,由品质课判定并依以下方式处理: (1)特采:具紧急时效而后工程能克服其不良者,依《特采作业规定》办理。 (2)选别:由生产部派员进行全检选别使用。 (3)重工:生产出不良品,交生产部进行重工,重工品须经品保人员复检合格后,方可流入下一工程或入库。 (4)报废:依《报废作业规定》办理之。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4 / 7 QP830000 5.2.3.若该不良原因属进料不良,生产部通知进料检查人员,品质课开立[退货单]通知分包商至本公司会判。 5.2.4.若该不良属制程变异,则必须确实调查原因,如无法判定或非本身能力所及者,由品质课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会相关单位办理。 5.3.出货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5.3.1.出货品检员于出货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或可疑产品时,须立即通知资材课禁止出货,并对不良品加以标示,依以下方式处理: (1)特采:由业务向客户提出特采申请,并依客户规定办理之。 (2)重工:由品质课开立[不良重工单/检验记录表],生产部依《重工作业规定》办理之。 (3)报废:依《报废作业规定》办理之。 5.4.客户退货不合格品处理 5.4.1.资材课仓管员依客户「退货之表单」对不良品进行点收确认,并将不良品标示隔离至「不良品区」,并通知品质课处理。 5.4.2.品质课经分析不良原因判定责任归属单位,交由权责单位提出改善对策,必要时品质课长得召开品质会议,研讨不良原因与防止再发生对策,及进行对策评价、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改善措施,以防止再发。 5.4.3.品质课整理有关对策并回馈有关单位,同时通知客户本公司所采取之改善方案,以赢得客户之信赖。 5.4.4.退回品经品质课分析判定: (1)可重工品由各权责单位办理重工,经品质课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或出货。 (2)判定需报废者,则由权责单位依报废手续处理: 1)客户责任者由业务办理。 2)分包商责任者由采购办理。 3)厂内责任者由责任单位办理。 5.5.记录归档: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由品质课保存。 5.6.可疑产品之处理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5 / 7 QP830000 5.6.1.任何之作业场所,当发现可疑产品时,须立即用黄色「不合格品标签」加以标示,并隔离至「不良品区」。 5.6.2.发现可疑产品后,立即通知品质课对可疑产品进行确认或再检验,以判定其为良品或不合格品,并须填写量测记录,经检验合格时,则可流入下一工程进行加工或使用,若为不合格品,其处理方式须依本办法处理之。 5.6.3.对已流出厂外,质量上尚有疑问的零件,品质课出货品检员须立即通知客户停止使用,并立即隔离加以标示、并对可疑品实施召回或至客户处进行判定。经检验合格时则可流入下一工程进行使用,若为不合格品,其处理方式须依本办法处理之。 5.6.4.可疑产品发生后且判定为不良品时,则由品质课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由权责单位确实检讨发生之原因,并拟定再发防止对策,以防再发生。 5.7.不合格品及可疑产品视觉识别:对于任何不合格品的材料与产品以及其任何隔离区, 均应以黄色不合格标签、不良品区予以标示或区隔,以达到目视管理的功能。 5.8.不合格品重工处理规定 5.8.1.不合格品重工依《重工作业指导书》办理,报废依《报废作业规定》办理。 5.8.2.不合格品经品质课判定采用修理或重加工使用时,需接获品质课发出[重工检验记录表]后,方可进行修理或重加工,[重工检验记录表]需详细注明重工之项目或内容及重工方法,重工单位将处理结果记录于[重工检验记录表]内,以利以后产品之追溯性。 5.8.3.当发现不合格品或怀疑为不合格品时,基于交期或成本因素之考量时,得进行重加工、修理或筛选使用,并向客户提出申请,由品质课填写客户所规定之申请单,向客户提出申请及回复单受理。 5.8.4.重工品若是用外观目视检查,且作为服务零件使用时须经客户核准后再使用,外观不得有重工之痕迹。 5.9.不合格品优先减量计划:对于不合格品应清点数量,并依《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之规定进行原因分析,拟订减少不合格品之优先计划,并须追踪计划的进度。 5.10.工程认可产品的核准权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6 / 7 QP830000 5.10.1.应维持一份有经变更授权的有效期限或数量之记录,并记录于[设计变更╱过程变更╱PPAP╱特采核准生效记录表]。且当授权期限或数量届满时,恢复跟原有的或替代的规格相一致。 5.10.2产品在这种授权情况下交运时,每件容器都应按顾客特定的查证识别要求,作适当的标记。 6.相关附件: 6.1.[不良重工单╱检验记录表](FM83000301)。 6.2.[设计变更╱过程变更╱PPAP╱特采核准生效记录表](FM83000001)。 6.3.[报废申请单] (FM83000201)。 6.4.[特采申请单](FM83000101)。 6.5.[品质履历表](FM85240002)。 6.6.[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FM85200001)。 7.参考文件 7.1.《特采作业规定》(WI830001)。 7.2.《报废作业规定》(WI830002)。 7.3.《重工作业规定》(WI830003)。 7.4.《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P852000)。 7.5.《过程检验程序》(QP823000)。 7.6.《成品与出货检验程序》(QP824000)。 7.7.《库存品质量抽查规定》(WI755001)。 7.8.《进料检验程序》(QP743100)。 7.9.《仓储管理程序》(QP755200)。 7.10.《检验与测试状况控制程序》(QP828000)。 7.11.《包装与交货管理程序》(QP756000)。 7.12.《客诉与退货处理程序》(QP852400)。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 次 文件编号 7 / 7 QP830000 修订履历 记号 版本 修订日期 1.0. 2005/12/31

条款 修订内容 初订 修订者 张凯

表格编号:FM42300101 Rev.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