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样本和小样本
B.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C.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D.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答案:B
2.某地区2005年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05%,这说明()。
A.商品销售量增长5%
B.商品销售平均价格增长了5%
C.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量增长了5%
D.由于销售量变动使价格增长了5%
答案:B
3.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模型推断法
答案:D
4.在下列若干个成数数值中,哪一个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大()。
A.0.2
B.0.4
C.0.5
D.0.9
答案:C
5.进行全市百货商店售货员工作情况调查时,总体单位是()。
A.每个百货商店
B.百货商店的每个售货员
C.所有的百货商店
D.百货商店的所有售货员
答案:B
6.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答案:B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量()。
A.不变
B.越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越大
答案:D
8.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的结构影响指数
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答案:A
9.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总体是()。
A.250棵成年松树
B.公园中25000棵成年松树
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答案:B
10.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11.考察某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状况,下列中属于指标的有()。
A.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50人
B.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为45岁
C.高级职称人员中的最低年龄为28岁
D.高级职称人员中女性占33.6%
答案:ABD
12.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相比较,显著特点是()
A.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综合平均
B.可以用全面资料或非全面资料编制
C.一般要用实际资料作同度量因素
D.可以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反映变动
E.是一种独立的总指数形式
答案:ABE
13.相关关系具有的特点是现象之间()。
A.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B.数量上的关系是确定的
C.存在质的联系
D.存在函数关系
E.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不是确定的
答案:AE
14.下述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死亡人口数
B.年末现有人口数
C.期末从业人员数
D.流动资金期末余额
答案:BCD
15.已知一个时期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便可得出()。
A.最初水平与任一时期的水平之比
B.各期发展水平
C.最初水平
D.最末水平
答案:CD
16.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推断统计学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7.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仅是指数的一种分类,两者并无联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18.如单位产品成本指数总成本比基期增长了25%。()
,说明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报告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0.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1.确定全距可以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位在分组时不被遗漏,因此,组距与组数在确定时必须满足组距与组数的乘积大于全距这个条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2.甲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9,乙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3.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只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现象总量。()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5.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