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幸福的支点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古城街道北洛小学 田华
找到幸福的支点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我们永远走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寒假中我有幸读了高金英的《做最好的老师》,我豁然开朗,在“朝圣”的路上,我们要找到自己和学生幸福的支点,去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高老师说:“要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回归内心,种好自己的心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该做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如此方能感受到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回想自己20年来的神圣岁月,一路走来,苦乐酸甜,百味俱全„„岁月的河水奔流向前,逝者如斯,沙里淘金,我只想说:做最好的老师,把幸福给学生,也给自己!
理解·宽容
在学习或是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被老师认为是好孩子 ,得到老师很多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又被我们认为是坏孩子,细想起来,其实这些调皮捣乱的学生,才更需要我们去关心爱护。
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口干舌燥的评讲课内练习时,下去查看学生的改正情况,走到王小力桌前,不经意间发现他神色慌张,仔细一看,他正在看动画书,一个题也没改。这时我的火气一下子撺上来,停了一小会儿,理智告诉我应该冷静,给自己王小力都留一条路,给心灵留条路,也给课堂一个安宁和和谐。然后我尽量用平静的语调继续讲课,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课后,王小力来到办公室跟我说,他知道错
了。我很高兴,那无声的教育真正起到了很好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在以后课堂中,他能专心致志的听讲了,课下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学生出现了小错误,不一定指责、批评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必要时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我们要时刻用爱心去拥抱学生,给他们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些埋怨和指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赏识和激励。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才能了解他们内心世界,从而去引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我们便更加幸福了。
关心·鼓励
病休在家的郑清文托同学带来一张小纸条:老师,我的病让您牵挂了!再给我一星期的时间,把身体调养好后我一定返校,我会好好学习的。
我向其他人了解过这个学生。他智力中等,但个性要强。可能对自己要求苛刻,而过多的压力又扛不住,弄得学习一紧张就头痛,成绩也逐渐下降,以致不得不回家静养。这样的学生,或许心态的调适比吃药更管用。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真诚表达了老师对他踏实勤学精神的赞赏,以及对他身体的牵挂和未来生活的希望。信托他同村的同学周五傍晚回家带给了他。周日下午接到了他父亲的电话,周一早上他父母就把他送到了学校。他回到学校后,我用心去关注他的变化,不时的和他谈心,鼓励他认真学习的同时,还告诉他注意休息。
“快乐往往在过程之中,结果不要看得太重!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只要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并不断用心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让他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
“做最好的自己”正如高金英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耐心·等待
今天课堂上有几件开心的事。姚晟竟然答对了“20*6”,我击掌叫好:“非常好!请坐!”范志兴竟然准确无误地说出了读数的法则,我毫不掩饰我的赞美之情:“范志兴,你真棒!”
姚晟和范志兴是班里学习成绩最落后的两个学生。他俩回答出问题的次数屈指可数。他们离讲台最近,我却总把他们晾在灰暗地带。这一次,我真诚地带领大家“掌声响起来”。热烈地掌声中,我第一次发现他们的眼睛也那么灵动而富有神采!
作为老师,我们要把“阳光”散布到教室每一个角落。当我问到张明“读数的法则”时,他迟疑一会儿说;“老师我现在答不上来,我想放学前给您答出来,行吗?”果然放学前他来办公室,很熟练的给我答了出来,看到他高兴的回家,我心里像撒满阳光一样暖洋洋的,我把阳光撒给学生,他们快乐,我也幸福!
高金英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一件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会欣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
来。”这段富有哲理的文字,让我再一感觉到高老师的大爱与睿智,让我对她更加崇拜与敬仰。
做最好的老师,把幸福给学生,也给自己,找到幸福的支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