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审定项目 名称:京能国际霍林河

审定项目 名称:京能国际霍林河

来源:尚车旅游网
审定项目名称: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

CDM注册号及注册日期:2010年6月25日注册,注册号:3136地址/地理坐标: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市西南部,距霍林河市区约19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30″,北纬45°28′15″。

项目委托方

名称:内蒙古京能霍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西南南露天矿以南约5公里处

适用的方法学及工具:

适用的方法学: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适用的工具: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CDM注册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日期:2011-12-01版本号:04.1

项目补充说明文件(提交版和最终版):日期:

2014-01-08(版本号:01)2014-09-15(版本号:05)

1

目录

1.

项目审定概述............................................................................................................41.1审定目的......................................................................................................41.2审定范围......................................................................................................41.3审定准则......................................................................................................4项目审定过程及方法................................................................................................42.1审定组安排..................................................................................................42.2文件评审......................................................................................................52.3审定报告的编写..........................................................................................52.4审定报告的质量控制..................................................................................6审定发现....................................................................................................................63.1项目资格条件..............................................................................................63.2项目补充说明文件......................................................................................73.3项目描述......................................................................................................73.4方法学选择..................................................................................................73.5项目边界确定..............................................................................................73.6基准线识别..................................................................................................83.7额外性..........................................................................................................83.8减排量计算..................................................................................................83.9监测计划....................................................................................................10审定结论..................................................................................................................10

2.

3.

4.

附件1:不符合、澄清要求及进一步行动要求清单..................................................12附件2:资料清单..........................................................................................................13

3

1.1.1

项目审定概述审定目的

受内蒙古京能霍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对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定,以确认补充说明文件中描述的项目设计(包括项目资格条件、项目描述与减排量计算)是否合理可信、是否满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的以下规定: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

-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1.2

审定范围

本次审定的范围是对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及相关支持性材料中描述的项目资格条件、项目描述与减排量计算进行独立、客观的评审。

本次审定不为项目业主提供咨询服务,但开具的不符合项可能会为项目设计提供帮助信息。1.3

审定准则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定依据的准则有:

-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13/;-《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16/;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15/;

2.2.1

项目审定过程及方法审定组安排

根据CQC内部关于审定组人员能力及程序文件的要求,该项目的审定组由如下人员组成,见下表1所示:

表1审定组成员表序号123

姓名聂曦王科理王振阳

审定工作分工内容审定组组长组员技术评审人员

4

专业范围

1/131/13/151/8/10

42.2

洪大剑文件评审

技术评审人员

1

CQC审定组于2014年1月9日收到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1/,并于2014年1月10日~1月13日对该补充说明文件及相关支持材料进行了文件评审。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于2014年1月15日~2014年1月22日在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公示。

CQC审定组于2014年9月15日收到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最终版(第05版)/2/。

除补充说明文件外,审定组还查阅了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在UNFCCCCDM-EB注册的项目设计文件(PDD)/4/、可行性研究报告/6/

、环评报告/8/及相关政府批复文件/7//9/等。详细的文件评审资料见附件2。由于本项目为已注册CDM项目,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要求,CQC审定组没有对本项目进行现场访问,但是于2014年4月15日对本项目风电场的张聿强场长以及项目咨询方代表进行了电话访问。访问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2电话访问内容时间2014年4月15日访谈对象张聿强部门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风电场场长----------刘阳北京易澄信诺碳资产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方)--访谈内容企业基本情况介绍;项目开工时间;项目边界与电网联接;CDM注册情况;是否在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下注册;减排量计算;额外性;监测计划;环境影响;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意见。项目资格条件;减排量计算。2.3审定报告的编写

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于2014年1月15日~2014年1月22日在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公示。公示期结束后,审定组向项目业主开具了2个澄清项(CL)和1项不符合(CAR)。

5

2014年9月15日收到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确认澄清和不符合项已经关闭之后,审定组修改完成审定报告。2.4

审定报告的质量控制

本审定报告在提交给项目业主并申请备案之前已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内部的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由两名独立于审定组的技术评审人员根据CQC内部工作程序CGHGP-08执行。技术评审人员均已根据CQC内部工作程序CGHGP-01具备相应的资质。3.3.1

审定发现项目资格条件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要求,自愿减排项目须在2005年2月16日之后开工建设,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

(2)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或者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下注册的项目;

(3)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4)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未获得签发的项目。本次申请为(3)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

CQC审定组通过对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的核准/7/,开工令/10/,项目运行日志/11/等资料的文件评审及电话访问相关人员,确认本项目的开工时间在2008年3月15日,在2005年2月16日之后,项目投产并网时间为2009年10月27日;CQC审定组同时查阅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UNFCCC网站,确认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于2010年6月25日注册为CDM项目(注册号:3136)。此外,CQC审定组对内蒙古京能霍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声明/12/进行了文件评审,并查阅了相关网站,确认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UNFCCC-CDM)之外的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如VCS和GS等机制下注册。

因此,CQC审定组确认本项目满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关于项目资格条件中第(3)条的要求。本项目的补充计入期为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6月24日。

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中,计入期(即“补充计入期”)起始时间描述不清晰,因此CQC审定组开具了CL01。委托方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重新描述了计入期。经审核,CQC审定组确认CL01可以关闭,详见附件1。

6

3.2项目设计文件

本项目设计文件(项目补充说明文件)是依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最新格式和填写指南编写的。审定组通过查看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项目设计文件模板并对照本项目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审定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内容完整,格式符合要求。3.3

项目描述

CQC审定组通过文件评审和电话访问确认如下信息:

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49.5MW风电场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市西南部,距霍林河市区约19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30″,北纬45°28′15″。本项目包括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00kW的风机(华锐风电制造,型号为SL1500-77),总装机容量为49.5MW的风电场,年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为2191小时,负荷因子为25.01%,项目设计年净上网电量为108,440MWh。本项目利用风能发电,产生的电力将销售到内蒙古东部电网,最终送到东北电网。本项目活动通过替代东北电网的发电来实现温室气体(GHG)的减排。补充计入期内年减排量约为127,801tCO2e。

项目环评报告于2007年7月3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批准(蒙环表[2007]161号)/9/;项目可研报告/6/于2007年9月由西北电力设计院开发,并于2008年3月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内发改能源字[2007]2136号)/7/;本项目于2008年3月15日开工建设/10/,于2009年10月27日开始并网发电/11/。本项目的补充计入期为2009年10月27日~2010年06月24日。

CQC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的项目活动描述清晰、完整、准确,与项目注册为CDM的PDD中的描述一致,满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要求。

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未清楚地描述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因此,审核组开具了澄清CL02。委托方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清晰地描述了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经审核,CQC审定组确认CL02可以关闭,详见附件1。3.4

方法学选择

对于申请补充计入期减排量的项目,按照《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规定,不要求对该条款进行审定。本项目使用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新方法学“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第一版)”/13/。该方法学来源于EB批准的方法学ACM0002/14/。审核组确认,注册PDD文件中用到的方法学即为ACM0002。

7

3.5项目边界确定

审核组通过文件评审及电话访谈确认,在补充计入期内,项目边界与注册PDD文件中描述的边界一致。并且,审核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描述的项目边界与注册PDD文件一致。3.6

基准线识别

本项目是一个新建风力发电厂,属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审核组确认,根据方法学CM-001-V01,本项目的基准线情景为由东北电网提供同等电量。并且,审核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描述的基准线与注册PDD文件一致。

3.7额外性

对于申请补充计入期减排量的项目,按照《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规定,不要求对该条款进行审定。审核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额外性论述与注册PDD文件中的论述一致,即本项目具有额外性。3.8

减排量计算

(1)项目排放

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CM-001-V01),本项目在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零:PEy=0

(2)泄漏

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CM-001-V01),泄漏排放不予考虑。

(3)基准线排放

由于本项目基准线情景为东北电网提供同等电量。基准线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BEy=EGPJ,y×EFgrid,CM,y其中:

EGPJ,y为第y年补充计入期内产生的净上网电量(MWh/yr);

EFgrid,CM,y是依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第04.0版)”计算的第y年东北电网的组合边际基准线排放因子。

CQC审定组查阅了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确认其中的基准线排放计算方法符合方法学CM-001-V01的要求。

本项目补充计入期为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06月24日,跨度为2009

8

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排放因子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该项目所属的电力系统东北电网在2009年和2010年的实际排放因子计算结果如下(其中2009年排放因子采用国家发改公布的《2011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18//19/

;2010年采用国家发改公布的《2012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09年:EFgrid,OM,2009=1.0852tCO2e/MWhEFgrid,BM,2009=0.5987tCO2e/MWh

EFgrid,CM,2009=1.0852tCO2e/MWh×0.75+0.5987tCO2e/MWh×0.25

=0.9635tCO2e/MWh

2010年:EFgrid,OM,2010=1.0935tCO2e/MWhEFgrid,BM,2010=0.6104tCO2e/MWh

EFgrid,CM,2010=1.0935tCO2e/MWh×0.75+0.6104tCO2e/MWh×0.25

=0.9727tCO2e/MWh

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权重wOM和wBM分别取值为75%和25%(即wOM=0.75,wBM=0.25),符合“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第04.0版)”的规定。因此,审核组确认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正确。

针对EGPJ,y的事先估算不考虑项目的下网电量,由于本项目采用了补充计入期,跨度2009和2010两年,这两年都不是自然年。项目业主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风能资源月度监测数据,估算了补充计入期的上网电量。

考虑到本项目的年均上网电量108,440MWh,结合2009和2010年的电网排放因子。本项目在2009年的基准线排放量预计为104,481tCO2e,在2010年的基准线排放量预计为105,479tCO2e。在补充计入期基准线排放量计算过程中,根据风电场65m高度各月对应的风功率密度均值占全年均值比重预估各月的基准线排放量,从而计算得到补充计入期的基准线排放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月份风功率密度占全年均值比重(%)2009年各月基准线排放量(tCO2e)2010年各月基准线排放量(tCO2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861171681211804735348489191138100

7,46510,16914,59010,50915,6784,0813,0772,9247,3297,7888,82512,0398707

7,52610,26614,72910,60915,8284,1203,1072,9527,3997,8628,91012,1548790

对于补充计入期内的2009年10月27日-2009年10月31日和2010年06月01日-2010年06月24日这两个月份,由于不足一个月,因此用该月减排量除以

9

该月天数后再与该月纳入补充计入期的天数的乘积来计算。(4)减排量

减排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减排量=基准线排放-项目排放-泄漏本项目补充计入期内的减排量计算结果如下:年份2009年10月27日-2009年12月31日2010年01月01日-2010年06月24日合计计入期时间合计计入期内年均值127,8010基准线排放(tCO2e)22,12062,26484,384项目排放(tCO2e)000241天0127,801泄漏(tCO2e)000减排量(tCO2e)22,12062,26484,384审核组确认,补充计入期(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06月24日)内的预估减排量为22120+62264=84384tCO2e

CQC审定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补充计入期的排放因子适用于本项目,补充计入期的上网电量预估合理,补充计入期减排量计算正确。3.9

监测计划

审核组通过电话访谈业主获悉,在补充计入期内,项目实施的监测计划与注册PDD文件中描述的监测计划不一致。由于本项目在注册CDM项目时,尚未投产,因此,注册PDD中的监测计划中的电表位置是预计的安装位置。在注册版CDM-PDD中,主关口表安装在电网公司变电站内,由电网公司负责监测;备表安装在项目升压站内,由项目公司负责监测。而根据项目实际投产运营情况,主关口表和备表都安装在项目升压站内,且均由项目公司负责监测。

因此,通过电话访问及文件评审(项目现场电力接线图),审核组确认,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描述的监测计划与实际一致。

另外,审定组还通过查阅项目环评报告/8/和政府环评批复/9/,确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的过程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关于环境影响的论述与注册PDD文件中的论述一致。

关于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意见,审定组确认与注册PDD文件中的论述一致。4.

审定结论

10

申请项目属于项目类型三:“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重点对“审定要求”中的1、3、8条款(项目资格条件、项目描述、减排量计算)对该项目进行了审定。通过对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与相关证明材料的评审、现场访问及信息交叉核对,CQC审定组做出如下结论:1)本项目采用了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新方法学,即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

2)本项目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中对项目资格条件的要求;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内容完整,格式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要求;项目描述完整、准确;本项目满足应用方法学的适用条件,并且项目活动不会产生该方法学规定以外的减排量;项目补充说明文件正确描述了项目边界;项目基准线情景描述合理,且减排量计算所采取的步骤和应用的计算公式符合所应用方法学的要求,预计的年减排量计算过程和结果正确;

3)本项目具有额外性;

4)监测计划符合所应用方法学的要求,并清晰地描述了方法学规定的所有必需参数,且监测计划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数据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程序足以保证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能事后报告且是可核证的;

5)本项目补充计入期内的预计总减排量为84,384tCO2e;6)本项目审定过程无其它未覆盖到的项目组成部分及问题。

因此,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相关规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建议该项目在国家发改委备案为中国自愿减排项目。

11

附件1:不符合、澄清要求及进一步行动要求清单序号CL01.不符合项内容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中,计入期(即“补充计入期”)起始时间描述不清晰。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本项目的补充计入期描述已经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中更新。详见修改后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审定结论通过检查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CQC审定组确认补充计入期已清晰界定并描述,即从项目运行之日起开始截止至CDM计入期开始时间前一天,即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06月24日。CL01可以关闭。CL02.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未清楚地描述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本项目投入运营时间为2009年10月27日,已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中更新。详见修改后的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通过检查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及查阅相关证据材料,CQC审定组确认项目投入运营时间已清晰准确描述。CL02可以关闭。CAR01.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中减排量计算采用的电网排放因子与项目在CDM机制下注册PDD一致,但不是采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实际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数据。在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中,已对电网排放因子进行更改,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1年和2012年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进行计算,相应地本项目补充计入期内的减排量更新为84,384吨二氧化碳当量。CQC审定组查阅了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及减排量计算表(第02版),确认基准线排放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1年和2012年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减排量计算正确。CAR01可以关闭。12

附件2:资料清单

/1/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1版),2014年1月8日;/2/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第05版),2014年9月15日;/3/营业执照;

/4/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中注册版项目设计文件(CDM-PDD);/5/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中注册版审定报告;/6/可行性研究报告;/7/核准批复;

/8/环境影响评评价报告;/9/环评批复;/10/开工报告;/11/项目运行日志;

/12/内蒙古京能霍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京能国际霍林河B区一期

49.5MW风电场项目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之外的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注册的声明;/13/CM-001-V01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整合基准线方法学(第一版);/14/ACM0002:Consolidatedbaselinemethodologyforgrid-connectedelectricity

generationfromrenewablesources(第13.0版)/15/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16/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第04.0版);/17/风机购买合同;

/18/《关于确定2011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19/《关于确定2012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