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与自我对话
在一次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上,我进行了一节复习课——《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的讲授,为了激活课堂气氛,我把全班分为男女生两组,并鼓励学生“男生们,努力吧,失败了怎么称为男子汉!女生们加油,巾帼不让须眉啊!”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为同性群体争得荣誉,增添光彩。整节课中男生共47人次,女生共29人次,学生群情激昂,我自己也心潮澎湃。平静下来反思时,我不禁自问:“这节课为什么会成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一次并非偶然,绝不只是昨天或前天的准备,而是我近九年教学机智的升华。在新课改大潮中,教师不能把教学作为短期行为,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升华、不断在反思中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教师德育的反思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德育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充分重视,但“学校教育五整天,抵不住大街上转一圈”。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显得软弱无力,学生在校园中建立起来的道德防线,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冲击下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许多时候、许多地方,学生的品行人格不尽如人意、道德滑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有教师的责任,教师需要抛弃苍白的说
教,采取更新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当一名家境一般的学生为穿名牌衣服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时,当一个一个在课堂上宣称保护环境的学生在校园里随手丢弃垃圾任意攀枝摘花时,当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小事竟向同学大打出手时……教师是及时教育学生,还是视而不见,是苍白的说教,是简单的呵斥训骂,还是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呢?
孩子是一个生命的幼体,犯再多的错误也还是要成为一个成年个体的,教师有义务以耐心、恒心、责任心,以特有的姿态,让“恶”缓缓消失,让“善”慢慢长大,尽到德育职责帮助学生成长! 二、教师的视野要开阔
“这次考试你成绩又下降了,这样下去将来怎么能考上大学,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呢?”“孩子,你是我们家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老师、家长如是说。
这是老师和家长提到最多、最为关注的几句话,学生耳濡目染的也是这种毫无选择的、单一的声音,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面对升学、就业压力,老师家长不得不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去激励学生。但这样容易把学生引入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将来能考上一所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教师、家长以这种眼界培养出来的学生、子女不都是去向社会“抢饭碗”的吗?我们为何不教育学生在社会大潮中去“制造饭碗”、去创业呢?引导学生带着创业的冲动、创业的激情有目标、有理想地学习,他们岂不学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吗?
教学实践中此类现象还有很多,每一种现象都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教师的眼界够开阔,才能培养出眼界更开阔的学生,真正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
三、教师要丰富知识,完善技能
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前辈们教会了我“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教学实践中我慢慢了解到,教学的最佳状态是在课堂上能有灵感,能在师生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只有以资深知识储备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技能,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但是从教时间长了教学方法容易陷入一个固定模式:课堂上大多是先通览全文,再逐层分析课文,最后做几个练习题,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以至于有的学生给思想品德老师画像为:“冰冷的心,冰棍的脸,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还尊称为“老夫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教师要在每一次备课中围绕教学内容,整合知识储备,以丰富的教学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赋予课堂活力。例如,在学习初一下册《生活处处有情趣》一节时,在课下深入调查中我了解到学生对刘谦的魔术特别感兴趣,我精心设计导入,安排一名学生现场表演魔术,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地引起学生对情趣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高雅情趣的作用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让学生以“×××高雅情趣,有利于我们……”的句式展开讨论,在小组展示中,学生们争先恐后,“爱好写作的高雅
情趣,有利于我们丰富想象力,提高文化修养”“爱好下棋的高雅情趣,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开发智力”“爱好养花草、小动物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爱好运动能强身健体”,同学们一时间打开了话匣子,真正体验了高雅情趣的魅力。 四、教师要丰富情感,端正价值观
有位哲人说过:“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功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师的灵魂深处应该扎根有智慧、理想、真、善、美……应该有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第一要有空杯心即放下包裹赶路,要引导自己和学生学会忘却阴影,给自己留下阳光,也给别人留下阳光。第二要有欣赏心,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赞美、欣赏可使白痴变成天才,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变为白痴。不要批评,不要讽刺,更不指责”,教师的性格与人格最具有教育影响力,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教师要热爱职业、热爱学生、热爱生活。课堂上把积极的情感、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德的崇尚融入言传身教中,用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用亲切、和蔼的表情,真挚、温和的语调去诱发学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乐于学习。
反思自我才能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相信一个眼界开阔、境界高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完善、情感丰富的教师一定能创造出教育的一方新天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