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剪纸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DNA和RNA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
(3)通过RNA的碱基决定氨基酸的学习,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实验验证的方法。
( 4)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
(5)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
(3)通 过介绍科学史实,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教育。 (4)感悟科学破解遗传密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教学过程
(情境)教师:采用一组美丽多彩的生物图片,把学生引进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提出生命为什么如此多姿多彩?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而蛋白质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自然引出蛋白质的合成.
教师:谁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学生:基因。
教师:是不是有基因就能合成蛋白质呢?真的能复制恐龙吗?基因怎样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展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学生:从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那么,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的呢?当遗传信息到达细胞质后,细胞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教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 ks5u师生互动]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RNA的类型
教师:科学家发现,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是RNA。即DNA→RNA→蛋白质。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DNA和RNA的区别是什么?RNA有几种?(展示教材图4-1、图4-2和图4-3)
让学生阅读教材P62~63的内容和观察以上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1:RNA是另一类核酸,它的分子结构与DNA很相似,适于作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NA的信使的原因是:
①它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由核糖、磷酸、碱基〔C、G、A、U(尿嘧啶)〕共同组成核苷酸,它也能储存遗传信息。 ②在RNA与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由于RNA中没有T,DNA中没有U,所以当RNA与DNA有关系时,U与A配对。
③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学生2: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
①嘧啶碱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U),DNA则为胸腺嘧啶(T). 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学生3:RNA的种类:
①信使RNA—-mRNA.顾名思义,这种RNA起的是信使——传递信息的作用(第一位同学讲的那种)。
②转运RNA——tRNA.这种RNA担负的是运输的任务。其三叶草型结构的一端可以连接特定的氨基酸。 ③核糖体RNA—-rRNA。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呢?(继续探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3的第四自然段和图4-4,然后完成下列填空。如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转录的过程:教师播放转录过程的动画,学生观看,然后学生分组利用预先剪好DNA模型和带有不同碱基的核糖核苷酸按图4-4的步骤模拟转录的过程—-合成mRNA。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各组展示结果。 ks5u教师精讲]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同学们的操作,同学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转录的过程就是:首先是RNA聚合酶结合在DNA的模板区上,该部位的双螺旋解开成为单链。接着以一条D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细胞核内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一条RNA链。最后合成的RNA链逐渐被甩开,解旋的两条DNA链很快又结合在一起,恢复为原来的双螺旋结构,DNA上的遗传信息就被传到了mRNA上,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开始它新的历程-—翻译。在转录的过程中,DNA只有一条链为模板,这已经被科学家的实验证明.Marmur和Duty利用DNA—RNA杂合技术、采用侵染枯草杆菌的噬菌体SP8为材料进行实验。噬菌体SP8的DNA分子由两条碱基组成很不平均的链构成,其中一条链富含嘌呤,另一条互补链则富含嘧啶。因为嘌呤比嘧啶重,因此富含嘌呤的“重”链与富含嘧啶的“轻”链在加热变性后可用密度梯度离心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开。实验者在SP8侵染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DNA的重链和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他们发现SP8侵染后形成的RNA只跟重链形成DNA-RNA的杂合分子。显然,RNA是杆菌DNA中的一条链转录产生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也认识到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课后小结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即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本章教学时,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进行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教学时,要注意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骤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建议用一条主线将各方面内容贯穿起来,并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图文的能力。二是在本章中,教师要利用好“思考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可行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 课后习题
1。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多少种?碱基有多少种?
A。2种 4种 B。4种 4种 C。5种 5种 D。8种 5种
解析:因为脱氧核苷酸有4种,核糖核苷酸也有4种,所以核苷酸共有8种;碱基有A、T、C、G、U5种,因此选D。 答案:D
2.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解析:本题是检查学生对这一组概念的理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一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组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因此选D. 答案:D
3。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嘧啶和核酸
解析: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的核糖、一分子的碱基和一分子的磷酸组成,因此选C. 答案:C
4.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___过程中
C。翻译 D。复制和转录
解析:考查学生对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的认识,不管复制和转录都必须先解旋,因此选D. 答案:D 板书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A。复制 B。转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RNA的类型
(1)信使RNA——mRNA。 (2)转运RNA—-tRNA。 (3)核糖体RNA——rRNA。 2。转录
(1)转录的定义: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转录的场所:细胞核.
(3)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 (4)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 (5)转录的条件:ATP(能量)、酶。 (6)转录时的碱基配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