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地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地勘佳苑1栋
模 板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湖南湘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0一三年四月
1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机具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材料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模板及支撑配置数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矩形柱模施工 ------------------------------------------------------------------------- 5 5.2.2、周边地下墙模板施工 ------------------------------------------------------------------- 6 5.2.3、异形薄壁柱模板安装 ------------------------------------------------------------------- 6 5.2.4、剪力墙模板安装 ----------------------------------------------------------------------- 8 5.2.5、框架梁的模板安装 -------------------------------------------------------------------- 10 5.2.6、板的模板安装 ------------------------------------------------------------------------ 11 5.2.7、梁、柱节点支模 ---------------------------------------------------------------------- 12 5.2.8、后浇带、施工缝模板 ------------------------------------------------------------------ 12 5.2.9、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 ---------------------------------------------------------------- 12
六、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模板加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模板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模板拆除 ------------------------------------------------------------------------ 15 七、质量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模板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模板拆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成品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模板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模板拆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工程质量通病防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模板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模板拆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模板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墙模板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板模板结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梁模板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地勘佳苑1#栋工程施工图纸 2、主要规范、规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工程概况 序号 1 2 项 目 内 容 建筑面总建筑面积 50000m2 积 层 数地上30层,地下2层。 商业部分 地下二层 地上层 标准层 3.6米 3.6米 4.8米、4.5米 2.9米 (层) 层高 3 (m) 地下一层 式 4 结构形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断柱 800×800、950×1300、1000×1000、1100×1100、1200×1250 5 面尺寸梁 300×700、300×800、250×600、300×400 (mm) 板 100mm、120mm、160、180 mm、250 三、施工安排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工作量的大小划分流水段,流水段的界限尽量与结构自然界限相吻合,流水施工可以使工程有节奏、均衡、连续施工。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
3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甲方、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位组装或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
确定模板荷载,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置数量。
2、机具准备(见下表) 名 称 圆盘锯 手提钻 手提电锯 平刨 砂轮切割机 扳手 水准仪 钢卷尺 3、材料准备
(1)木板厚度为18mm。
(2)方木、木楔、支撑(φ48钢管),铁丝(12~14号)、隔离剂等。 五、模板设计
(一)模板及支撑配置数量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要求,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架子,满堂搭设。施工材料数量见计划表。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4
规 格 钻头直径3~20mm DS3 5m、50m 功 率 3KW 2KW 数 量 2台 2台 4台 1台 2台 50把 1台 各1把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 钢管 6m 4.5m 2.5m 根 根 根 个 个 M2 Kg 4000 8000 15000 20000 3000 4000 1000 2 3 5 6 (二)模板
扣件 立杆顶托 木模板 钉子 900可调 30mm 80 1、矩形柱模施工
a. 柱模组合:
本工程柱模采用18mm厚木胶合模板,要求用木方将木胶合板加工成定型木模,分块组合拼装。组合时,必须在木模的接缝处用铁钉将分块的定型木模钉牢;事先必须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皂化脱模剂);柱模脚必须找平或柱模板校好后,必须事先于柱模外补填与其地面的缝隙。
b. 柱模夹具:
方柱模夹具采用钢管夹具,钢管夹具和满堂架连接成整体,钢管夹具沿柱竖向布置:钢管夹具最下一道距地250mm。钢管夹具为双背杆,钢管夹具竖向间距500mm,柱设计尺寸大于100O的柱模板加φ12对拉丝杆(双向),间距@500mm一道,柱四面模板、对拉丝杆均应与钢管夹具双背杠连接。
C.柱模校正:
柱模安装前必须弹出柱模外边线和柱中线及放大100mm四周的墨线, 并在接板面上弹出柱模架的外边线。
柱模采用塔吊整体吊装就位,用铁钉接成整体后,上、下用钢管夹具定位,下部定位以模板外边线为准,上部采用双面吊线的办法,即对准放大100mm四周墨线用尺量准确后夹具定位,确保柱不产生搓角和确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准确后,先夹柱中部,用线锤吊四角和中线,校正垂直度,最后按竖向间距夹紧柱模,检查校正。
5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柱模下部浇筑砼前用草纸或水泥砂浆将其与地面间隙封闭,以免砼浇筑时漏浆,柱底模部位产生烂根。
2.周边地下墙模板施工
本工程边墙和矩形柱模板均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拼装而成,为不在柱与墙之间留下施工缝,待柱筋和墙筋都绑扎完毕后,同时浇筑墙和柱。施工时,要求相邻模板的模板缝及连接角模不能同缝,外围墙体均设置Ф12对拉螺栓,距楼地面0.3m,纵横@500设置,在离楼地面30cm处上好第一道钢管柱箍,然后@500一道,逐步上好钢管柱箍及支撑,拧紧扣件螺丝,最后加满U形扣以增加模板刚度和整体性。 对拉螺栓 Ф12@500一道
钢管支架
墙、柱支模示意图
3.异形薄壁柱模板安装:
本工程住宅为异形薄壁柱,其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模板,要求用木方将木胶合板加工成定型木模,分块组合拼装而成。施工时,柱筋扎完后,依照图示尺寸选用不同规格模板就位拼装而成,校正时首先从下向上用吊线锤校正,首先将模板对准楼板上的柱框墨线,异形薄壁柱均设置Ф14对拉螺栓,距楼地面0.3m,纵横@900设置,在离楼地面30cm处上好第一道钢管柱箍,然后@600一道,逐步上好钢管柱箍,拧紧扣件螺丝,
6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最后加满U形扣以增加模板刚度和整体性。
1500
薄壁柱支模示意图(一) 1500
Φ48钢管@450-600一道 Ф14对拉螺栓,纵横@900设置 薄壁柱支模示意图(二)
7 Ф14对拉螺栓 @900一道 φ48钢管 @450-600一道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4.剪力墙模板安装
本工程电梯井及墙体部分均为剪力墙结构,其模板采用木胶合模板与木方拼装而成,放线后,采用同强度等级砼将墙转角点及直段中间部分做上“靠墩”,其作用为墙模拼装后直接靠在“靠墩”上,“靠墩”的边线即为墙边线,这样做保证了墙模下部正确定位,施工时,墙筋扎完后,依照图示尺寸选用木胶合模板与木方组合拼装而成,竖向木方@500mm一道,横向背双钢管@500mm一道,然后上Ф14对拉螺栓,加钢管支撑,对拉螺栓纵横间距为500mm×50Omm。
模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拼装时要留足连接尺寸,对拉螺栓位置要正确,拼装要平整,刚度要好。
钢管支架 剪力墙支模示意图 模板用人工就位,就位后要用钢管架稳定,模板就位连接后进行校正,上对拉螺栓,模板校正用线锤两面吊正固定,上口拉通线校直,并用钢管锁口稳固。
为了保证剪力墙外墙大角的刚度,在大角处增设钢管斜拉杆,详见下
8
Ф14对拉丝杆
@900×900 15mm厚胶合模板 15×5cm木枋 @600 钢管支架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图。
电梯井道内设操作灯笼架,先在井壁楼层板下口预留四个孔洞,再用两根钢管水平平行穿入预留孔中,然后再在上面搭操作用的灯笼架,灯笼架每两层搭一次,下面的灯笼架施工后即可拆除,随后可插入楼梯间的梯段施工。
楼梯间梯段底模采用木胶合模板,侧模根据梯踏步的宽、高尺寸加工成木制定型模具。支架采用钢管支撑架搭设,严格控制梯段的上下口标高,保证各梯踏步的高、宽尺寸准确。为了保证楼梯间、电梯井内壁即剪力墙
9
木背方
拉杆 斜拉杆
木嵌条 竖向@600一道 Ф14对拉螺栓 木方 井道模板示意图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外壁无穿裙子现象,特采取如下支模方案:
a.在已浇砼墙体的顶部保留一块钢模带,作为上下层模板的过渡连接。
b.在上层外模支模前,利用支架横杆和通长木方将过渡模板支承牢固,然后搭设上层外模板。具体搭设方法详上图。
5. 框架梁的模板安装
梁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模板,要求用木方将木胶合模板加工定型木模,分块组合拼装。
根据搭设好的满堂脚手架上1.0m线,拉通线调平梁底横杆后(梁长L≥4m时起拱按1-3‰),铺设梁底模。根据梁高确定出梁底板横杆间距为500-800mm,且横杆在扣件之间长度不能大于1m;底板拼装好后,主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线与柱顶线吻合,先固定底板两端,然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固定底摸用十字扣件解决)。同时校核梁底板标高,待梁的钢筋扎完后即可拼装侧模并加固、校正。次梁底模必须与已浇部份的次梁体系拉通线进行校核,保证整个楼盖次梁顺直。梁侧模横向木方背杠的竖向间距200-250mm,竖向背杆的横向间距取500mm-800mm。梁高在600-900mm时设φ12对拉丝杆一根,梁高在900mm以上时设φ12对拉丝杆两根, 纵向间距按600-800设置。
钢管斜撑@600-800一道 钢管支撑架 钢管夹具@600-800一道
胶合木模 φ12对拉丝扦@600-800一道 (根数按梁高确定) 整体支撑架 10 梁支模示意图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梁侧模校正:梁侧模首先校正梁两端侧模板,校正时用吊线锤吊正后,用短木方将其与背杆连接支撑,最后拉通线校核梁侧模,并用短木方固定。
梁模板分两次拆除,砼浇灌24小时后方可拆除梁侧模,待砼强度发展到标准强度的75%即可拆除底模。
6.板的模板安装
本工程现浇板均采用木胶合模板作为现浇板底模板。
a.现浇板底模必须在搭设好的整体支架上搭设纵横梁底模支架,并铺设梁底模,然后将其纵横梁钢筋扎好,校正固定好梁模板及梁柱节点模板,确保梁标高、轴线、模板垂直度无误后方能搭设竹夹板下支承钢管及木方。
b.找平钢管标高以梁侧模顶面为准,施工时,先在支撑架顶部上好板模支承横杆,向下量取尺寸确定找平钢管标高,并用水准仪核实无误后,然后在与横杆垂直方向铺设6×8cm中枋,中枋间距400 mm。
立杆纵、横@500-1000 板支模示示意图
15cm厚木胶板
6×160cm中方,间距400
1@1800 1800 通长木方 300 11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c.木胶合板铺设:木方铺好后,根据每块尺寸大小铺设木胶合板,要求模板铺至梁边1cm处,以便于拆除梁侧模。铺设木模板时板与板交接处留1mm缝隙,两块板交接处必须铺有木方,交界处复合板间缝隙用粘胶带粘贴好,梁板节点和柱节点处为便于拆模和不漏浆,也须用粘胶带粘贴好。铺完后同样要求编号排列,上好隔离剂后绑扎板筋。
板模板拆除:达到标准强度的75%后即可拆模,申请同意先松掉板模支承横杆,御下支承木方,然后用φ16鸭嘴头钢筋逐块剥拆,分类整理后吊至楼上同一地点使用。 7.梁、柱节点支模
梁、柱节点处采用木模现场拼装而成,在柱已浇砼的上部,设φ48钢管卡具两道,双向布置。为了防止浇筑时有漏浆现象,在已浇砼的上部,砼与模板之间设宽约3cm的海绵带圈通,夹具与板底模之间采用短钢管或木方支撑,将接头模板撑牢。
8、后浇带、施工缝模板
后浇带、施工缝的质量是施工中的一项重点,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此部位施工时应仔细,并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梁的后浇带模板,梁的底模不断开,梁的两面侧模板,在加工制作时,有一面侧模板按照后浇带的图纸尺寸预留,在梁侧模板支设并支撑牢固后,用2cm厚的短木板从梁的侧面沿梁宽方向,将梁封堵,封堵时,注意保证梁钢筋的位置的准确性,梁底部可垫25mm厚钢筋,以保证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梁腰筋的位置可用封堵木板上的割口来保证。木板封堵时,要保证木板接缝严密,不漏灰浆。
9、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
梁、板的支撑系统均为满堂红脚手架,采用直径为φ48的钢管,立杆间距500-1000mm,梁下立杆设计为双排,设在梁下两侧,间距50-100cm(具体间距视梁的大小、跨度决定)。立杆下垫通长垫板,垫板下的基土要夯实,以防止立杆下陷。立杆的接长采用对接扣件,板下的立柱顶端采用可调顶托,上面放置板模板的钢管龙骨。纵横水平杆上下间距为1800mm,每步水平杆均与框架柱相连接(用四根短钢管做成柱箍卡紧框架
12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柱)。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剪刀撑沿架高方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架高超过4m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并与框架柱连接牢固。
六、施工工艺 (一)模板加工
1、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的误差小于1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单面刨光,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周转使用的模板,如有飞边、破损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二)模板安装 1、 梁模板安装 (1)模板的工艺流程:
弹轴线、水平线 柱头模板 梁下支撑 安装梁底模 绑梁钢筋
安装侧模 (2)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并复核。安装梁模立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立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立柱一般采用双排(按设计),间距以50~100cm为宜。立柱上连固6cm×8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立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柱双向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板下立杆加可调顶托。当梁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1000。
(3)在立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
(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
13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当梁高超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加固。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固定。环向梁侧模板要根据梁底模的弧形曲线状调整侧模板的上口位置,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侧模板上端设置木方背楞,并与模板上口平齐,以备与楼板模板拼接。
(5)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可采用角模拼接,或设计专门的模板,不应用碎拼模板。
(6)钢模板之间应加海绵条夹紧,防止漏浆。
(7)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与板模拼接固定。
2、 楼板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2)模板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3)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4)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5)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
14
地面夯实 支立柱 安大小龙骨 铺模板 办预检 加立杆的水平拉杆 校正标高及起拱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三)模板拆除 1、梁、板模板的拆除 (1)工艺流程: 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 拉杆和剪刀撑 拆除梁连接件 及侧模板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cm使模下降 (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两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开。 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选拆钩头螺栓,以使模板与钢楞脱开。再用钢钎轻轻敲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木胶模板拆下时,用人工托复轻放于地上,或将支在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管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与支顶
后浇带处的梁板模板拆除时,注意用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并且同跨内的梁不应同时拆除,待梁底模板拆除后,后浇带处梁下应及时加设钢管立柱进行支顶,以免使梁形成悬臂构件,这对梁结构受力有影响。立柱的位置要与下面一层立柱位置相对应。后浇带模板拆除后,模板在及时清理,并要画线剔凿后浇带处的混凝土。
七、质量标准 (一)模板安装 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
15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层荷载的承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木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1000。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表3.2.(5)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衡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二)模板拆除
16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主控项目
(1)底模与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3.1.(1)的规定。拆除梁、板底模支柱时,应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表3.1.(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2、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1、模板上架设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 2、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3、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架上。
4、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堆放,不准乱扔,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伤人。
九、成品保护 (一)模板安装
1、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2、应保持钢筋不受扰动。
3、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木
17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4、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5、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梁板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作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6、吊运模板、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以防模板变形。
7、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时防止碰撞架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 (二)模板拆除
1、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2、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时或肋边损环变形,应及时修理。 3、拆除模板时可在层高1/2处左右的支架系统的水平栏杆上固定一层水平安全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同时使模板坠入安全网,以保护模板。
4、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十、工程质量通病防冶措施 (一)模板安装 1、梁、板模板现象
梁、板底不平、下垂、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胀模。 原因:模板龙骨、支柱刚度、强度不够,支柱基础下沉。
措施: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按标准要求起功。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18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2、模板缝隙跑浆
原因: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
措施:模板拼装时缝隙垫海绵条挤紧,并用胶带封住。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3、标高偏差超标 原因: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作找平。 (2)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累计误差。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控制点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4)楼梯踏步模板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二)模板拆除 1、混凝土表面粘连
原因: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 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时间按本方案执行。 2、混凝土棱角破损、脱落 原因:
(1)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
(2)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造成混凝土棱角破损、
19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脱落。 措施:
(1)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本节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要求方可拆模。 (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
十一、模板计算 1、 墙模板设计计算
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木胶模板配制,坚向2Ф48×3.5钢管背楞间距500mm,横向间距钢管背楞500mm。穿墙对拉螺栓Φ14,竖向间距500mm,横向间距500mm。 1.1、 混凝土的侧压力计算
本工程钢筋砼墙体厚度为400、350、300、250、200mm,混凝土墙体高度为3.6m、4.5m、4.8 m。取墙体厚度为400mm,高度为4.8米为墙体为计算单元。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式计算:
F=0.22rct0β1β2V1/2 或F=rcH 两者取小值。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r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rc=24 KN/m3
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 设t0=200/(T+15)=200/(10+15)=4.4 V---砼浇筑速度(m3/h) V=20m3/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砼顶面总高度(m) β1---取1.0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泵送混凝土取1.15; 则 F=0.22×24×4.4×1.0×1.15×21/2=37.78KN/m2 F=24×4.8=117.6KN/m2
取F=37.78KN/m2,乘以分项系数1.2
20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F1=37.78×1.2=45.33 KN/m2
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KN/m2; F2=2×1.4×0.85=2.38 KN/m2
则侧压力合计:45.33+2.38=47.71KN/m2 1.2 对拉螺栓验算:
单根对拉螺栓所受拉力为N=47.71×0.5×0.7=17KN 则取φ14 对拉螺栓,An=154 mm2
N/An=17X1000/154=110N/mm2<f=245 N/mm2f——对拉螺栓抗拉强度 设计值(N/mm2),f=245N/mm2 1.3 内楞验算
内楞采用2Ф48×3.5 钢管,内楞间距500mm。根据受力情况,按四 等跨连续梁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三版) 得:KM =-0.107 KW=0.632 1.3.1 抗弯承载力验算
取最大拉力进行计算,N=37.78KN/ m2 q=37.78×0.5=18.89KN/m
Mmax= KM ql2=-0.107×18.89×0.72=0.910KNm
σ=Mmax/W=0.910×106/5.08×103/2=97N/mm2 式中:I=πD4[1-(d/D)4]/64=1.22×105 1.4 外楞验算 21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外楞采用2Ф48×3.5 钢管,外楞间距500mm。根据受力情况,按四 等跨连续梁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表5-9-11) 得:KM =0.107 KW=0.632 1.4.1 抗弯承载力验算 取最大拉力进行计算,N=37.78KN/ m2 q=37.78×0.7=26.45KN/m Mmax= KM ql2=-0.107×26.45×0.52=0.707KNm σ=Mmax/W=0.707×106/5.08×103=139.17N/mm2 式中:I=πD4[1-(d/D)4]/64=1.22×105 2. 板模板结构设计计算 以厚为250mm 的板作为计算分析对象:次龙骨为60×80木方,间距 为250,主龙骨采用φ48×3.5 钢管,间距为1200,次龙骨材质为松木。 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建筑施工手册》,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5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3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24kN/m3 fv=1.4N/mm2(顺纹抗剪) fm=13N/mm2(抗弯) E=9000N/mm2(弹性模量) 22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2.1 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 0.5×0.015×1×1.2=0.09KN/m 混凝土自重 24×0.25×1×1.2=10.08KN/m 钢筋自重 1.1×0.25×1×1.2=0.462KN/m 施工人员设备荷载 2.5×1×1.4=3.5KN/m 合计 q1=9.014KN/m 乘以折减系数0.9 得 qc=q1×0.9=8.1KN/m 2.2 抗弯承载力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建筑施工手册》“2 施 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得: KM = -0.107 KW=0.632 W=1/6×250×15×15=9375mm3 则:M = KMqcl2 = -0.107×12.719×0.252 = -4.86×104Nmm σ= M/W = 5.184N/mm2 则:q1=9.014-3.5=5.5KN/m qq=q1×0.9=4.95KN/m I=1.44×105mm4 w=Kwqql4/100EI =0.632×4.95×2504/100×6000×112500=0.18mm w =0.18mm<[w] = l/400=250/400=0.625mm(满足) 2.4 板模板支撑设计计算 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建筑施工手册》,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5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5kN/m3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24kN/m3 φ48×3.5 钢管特性: 23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截面积A=4.89×102mm2 抵抗矩W=5.00×103mm3 回转半径i=15.8mm 每米重量3.84kg/m=38.4N/m 抗压强度设计值fc=205N/mm2 弹性模量E=2.06×102kN/mm2 2.5.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 0.5×1.2×1.2×1.2=0.864kN 新浇砼自重: 24×0.25×1.2×1.2×1.2=7.46kN 钢筋荷重: 1.1×0.12×1.2×1.2×1.2=0.665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5×1.2×1.2×1.4=3.024kN 合计 N=12.013 kN 2.6模板支撑立杆验算 架子立杆为受压杆件,需要保证其失稳承载能力。按如下公式验算: N/ΦA≤fc N——立杆验算截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 N=12.013KN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可知 φ=0.464 λ——长细比,λ=l0/i,l0=μh=1.55×1.20=1.86m λ=1860/15.8=118 h——步距,取h=1.20m μ——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查表取μ=1.55 γ’m——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查表可知约为1.5607 N/ΦA=12013/(0.464×489) =52.94N/mm2≤fc/γ’m=205/1.5607=131.4 N/mm2 满足要求。 3. 梁模板计算 3.1 梁模板计算 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建筑施工手册》, 24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75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1.5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5kN/m3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24.0kN/m3 振捣混凝土荷载: 2.0KN/m2 φ48×3.5 钢管特性: 截面积A=4.89×102mm2 抵抗矩W=5.00×103mm3 回转半径i=15.8mm 每米重量3.84kg/m=38.4N/m 抗压强度设计值fc=205N/mm2 弹性模量E=2.06×102kN/mm2 惯性矩I=12.19×104mm4 3.2 300×1500 截面梁计算 3.2.1 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4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6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方木距离5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300N/mm2,抗弯强度 [f]=14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300N/mm2,抗弯强度 [f]=14N/mm2。 3.2.2 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25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取4.4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0m3/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0.6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4.40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 3.3 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14.4KN/M ①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14.4.00+1.4×4.00)×1.60=36.61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36.61×0.252=-0.23kN.m f=0.23×106/22500=10.2N/mm2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4.00N/mm2,满足要求! ②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1.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26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1.6×0.250×13.73=5.4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490/(2×600×15)=0.91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③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14.4.00×1.60=23.04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23.04×250.04/(100×6300.00×140625.0)=0.69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69mm 小于 [v] = 250/250,满足要求。 3.4 梁侧竖楞计算 ①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 f = M/W < [f] 其中 f —— 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梁侧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梁侧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W = 83.33cm3; [f] ——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 13N/mm2。 M = ql2 / 8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q = (1.2×14.4.00+1.4×4.00)×0.25=5.72kN/m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1600mm; 经计算得到,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计算值5.7200×1600× 600/8/83333.336=8.21N/mm2;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②梁侧竖楞挠度计算 27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计算公式: v = 5ql4 / 384EI < [v] = l/250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q = 14.4.000 ×0.250=3.60N/mm;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 1600mm; E —— 梁侧竖楞弹性模量,E = 9500N/mm2; I —— 梁侧竖楞截面惯性矩,I = 416.67cm4; 梁侧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5×3.60×1600/(384×9500 ×4166666.8)=0.408mm; 梁侧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2.000mm; 梁侧竖楞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3.5梁底小横杆计算 ①荷载组合: 模板自重: 0.5KN/m2×0.3m×1.2 =0.21 kN/m 混凝土自重: 24KN/m3×0.3m×1.5m×1.2 =16.13kN/m 钢筋荷重: 1.5KN/m3×0.3m×1.5m×1.2=1.01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KN/m2×0.3m×1.4 = 0.98 kN/m q=18.33kN/m 乘以折减系数0.9, q1=16.5 kN/m ②小横杆受力计算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由于模板底设 3 根60mm×80mm 木方,集中力传到小横杆上为3 个集中力,同时由于采用单杆,间距600mm,所以: F1=q1×0.6m÷3=16.5 kN/m×0.6m/3=3.3kN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7 得: Mmax=1/2F1l1=0.5×3300×300=495000 N.mm σmax= Mmax/Wn=495000 /(5.00×103) =96.1N/mm2<fc=205N/mm2 28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满足要求。 ③小横杆挠度计算 ω max=19 × F × L3/(384 × E × I)=19 × 3300 × 3003/(384 × 9500 ×4166700)=0.17<l/150=1200/150=8mm 满足要求。 3.6 梁底大横杆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F2=q1×0.6m/2+38.4×10-3×0.6=16.5kN/m×0.6m/2 +38.4×10-3×0.6=4.97 kN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13 得: 跨内最大弯矩系数KM=0.175 跨内最大挠度系数Kω=1.146 ①验算大横杆强度 Mmax= KMF2l2=0.175×4970×1200=1043700N.mm σmax= Mmax/Wn=1043700/(5.00×103) =202.6N/mm2<fc=205N/mm2 ②验算大横杆挠度 ωmax= KωFl2 3/(100EI) =1.146×4970×12003/(100×206000×12.19×104) =3.92mm<l/150=1200/150=8mm 3.7 梁底架子立杆计算 架子立杆为受压杆件,需要保证其失稳承载能力。按如下公式验算: N/ΦA≤fc N——立杆验算截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 N=3/2F2+38.4×10-3×1.2=3/2×2.88+38.4×10-3×1.2 =4.40KN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可知 29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Φ=0.37 λ——长细比,λ=l0/i,l0=μh=1.70×1.20=2.04m λ=2040/15.8=130 h——步距,取h=1.20m μ——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查表取μ=1.70 N/ΦA=4400/(0.37×489) =24.3 N/mm2≤fc=205 N/mm2 满足要求。 3.7.1 荷载组合: 模板自重: 0.5KN/m2×0.3m×1.5 =0.28 kN/m 混凝土自重: 24KN/m3×0.3m×1.5m×1.2 =16.13kN/m 钢筋荷重: 1.5KN/m3×0.3m×1.5m×1.2=1.00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KN/m2×0.3m×1.4 = 0.98 kN/m q=18.42kN/m 乘以折减系数0.9, q1=16.6kN/m 3.7.2 小横杆受力计算,按简支梁计算。 由于模板底设 3 根60mm×80mm 木方,集中力传到小横杆上为3 个集中力,同时由于采用双杆,间距600mm,所以: F1=q1×0.6m÷3=16.6kN/m×0.6m/3=3.32kN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7 得: Mmax=1/2F1l1=0.5×3320×300=498000 N.mm σmax= Mmax/Wn=498000 /(5.00×103)/2 =49.8N/mm2<fc=205N/mm2 满足要求。 ③小横杆挠度计算(小横杆采用双杆) ω max=19 × F × L3/(384 × E × I)=19 × 3320 × 3003/(384 × 9500 ×4166700)=0.115<l/150=1200/150=8mm 30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满足要求。 3.7.3 梁底大横杆计算(大横杆采用双杆)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 F2=q1×0.6m/2+38.4×10-3×0.6=16.6kN/m×0.6m/2 +38.4×10-3×0.6=5kN 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表2-13 得: 跨内最大弯矩系数KM=0.175 跨内最大挠度系数Kω=1.146 ①验算大横杆强度 Mmax= KMF2l2=0.175×5000×600=525N.mm σmax= Mmax/Wn=525000/(5.00×103)/2 =52.5N/mm2<fc=205N/mm2 ②验算大横杆挠度 ωmax= KωFl23/(100EI) =1.146×4970×12003/(100×206000×12.19×104) =3.9mm<l/150=1200/150=8mm 查表得:M=0.125×33450×0.36= 1505N.m δ= M /W=500/5000 /mm2<f=215 N/mm2 可以。 3.7.4 支撑计算 梁底架子立杆计算 架子立杆为受压杆件,需要保证其失稳承载能力。按如下公式验算: N/ΦA≤fc N——立杆验算截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 N=3/2F2+38.4×10-3×1.2=3/2×5+38.4×10-3×0.6 =7.59KN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可知 Φ=0.37 31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λ——长细比,λ=l0/i,l0=μh=1.70×1.20=2.04m λ=2040/15.8=130 h——步距,取h=1.20m μ——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查表取μ=1.70 N/ΦA=7590/(0.37×489) =41.95N/mm2≤fc=205 N/mm2 满足要求。 3.7.5 对拉螺栓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为 F1=0.22 vc t0β1β2 V1/2 与F2= vcH 之 中的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 取4.4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2.3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F1=0.22 vc t0β1β2 V1/2=0.22×24×4.4×1.2×1.15×2.51/2=50.69KN/m2 F2= vcH=24×1.6=48.4KN/m2 取其中较小值F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4KN/m2 则 F=1.2×F2+1.4×4=48.4×1.2+5.6=63.68KN/m2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900mm,竖向间距为900mm,每根螺栓所承受的 压力为N=63.68×0.7×0.4=17.83KN 32 地勘佳苑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螺栓选用Φ14,净面积为A=154mm2 N/An=17X1000/154=110N/mm2<f=245 N/mm2f——对拉螺栓抗拉强度 设计值(N/mm2),f=245N/mm2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