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存璐[1];陈浒[1];李林芝[1];刘青山[1];刘盼盼[1]
作者机构: [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贵州贵阳550001出版物刊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页码: 1224-1235页年卷期: 2020年 第5期
主题词: 两栖动物;栖息地;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
摘要:随着石漠化的发生与发展,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使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劣。通过分析国内外各地区的尝试和经验,在原生环境保护、被破坏生境恢复、人工栖息地模拟、区域规划建设、景观生态建设等5个方面,对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构建的方法作了总结。综合近年来我国主要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贵州、云南、广西3省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数据,最终收集到有关3省的公开发表的两栖动物物种记录共265种,隶属3目12科49属,其中117种两栖动物分布于喀斯特地貌区。通过从生境临时化、生境单一化、生境趋劣化3方面对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的生境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构建的5点建议:(1)对原生水源、沼泽等湿地进行有效保护;(2)将两栖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建设纳入石漠化治理;(3)对地势条件较好的暂时性坑塘进行防渗处理;(4)在道路、住房等的规划中融入生态建设理念;(5)构建两栖动物生态廊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