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咳嗽、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小儿支气管肺炎是2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可导致患儿肺部黏膜充血及水肿,阻碍患儿通气及换气,导致患儿出现缺氧情况,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等多脏器疾病,而所感染的病毒分泌的毒素还可损伤多脏器功能,对儿童成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临床研究认为,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儿康复,缩短患儿症状消除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能力。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对患儿进行专业的评估,并为患儿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与患儿的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耐心热情地向患儿家属解释相关问题,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的宣教。加强对患儿病房的巡视,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地配置患儿需要的药液,确保患儿的呼吸畅通。对于排痰困难的患儿,应该定期为其吸痰,并视情况给患儿吸氧。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考虑吸氧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以考虑面罩吸氧;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以考虑鼻导管吸氧、雾化吸氧。向患儿家属发放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家属对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的满意度。
1.5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1~10岁,平均(4.08±0.87)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10岁,平均(4.10±0.82)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研究的儿童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儿童。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儿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做出诊断;按照《儿童内科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第二卷)做出诊断;无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意识清醒,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疾病;不合作。
1.4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做好血压、心电图、测量体温等常规检查,向患儿家属讲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明确组内的人员分工,对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和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小组成员进行不定期的考186
核,以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讨论
婴幼儿由于身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气管及支气管腔道狭窄,黏液分泌较少,肺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易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内气体含量少,易为黏液阻塞,引发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肺炎可扩散至双肺;对于年纪稍大的患儿,身体发育开始成熟,局部感染能力增加,肺炎往往发展至较大病灶。由于常规护理宣教不足,患儿住院时间较长,配合度较低,并发症相对较多。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综合性、跨学科护理工作模式,以时间为横轴,具体护理措施为纵轴,规范护理
·临床医学·诊疗模式,细化护理内容,具有较强连续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尽量消除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重症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状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形式,是一种全面标准的全体护理深化形式,主要针对疾病的监测、医治、康复和护理拟定严格有序的护理方案,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在实施临床护理途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按照临床途径表的次序进行各种护理,具体记录对患者的观察、治疗、护理和护理差错,以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缩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强患者家属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相比常规护理,临床护理途径改进了护理项目,提高了护理辅导的连续性和健康常识的综合性,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两组患儿分别通过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相比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具有显著优势。在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之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7.06%,远远高于对照组(79.41%)。除了护理总有效率,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4.1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让护士的护理工作回归病房本身,使得原本繁复的护理记录变得简洁明了,运用表格让护理文书变得简单,临床护理路径下遵医嘱行为更加规范,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患儿进行沟通,达到夯实护理基础,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4 结语综上所述,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吴春萍.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92):133-134.[2]刘香爱.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59):191.[3]付姬宇.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0):140.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2(上接第185页)眼药。用左手食指拉开患者下睑,嘱患者注视头顶方向,右手持药将眼药点入下穹隆的结膜囊内,用手指将上睑轻轻提起,使药物在结膜囊内弥散。如要滴用2种或2种以上眼药水,每种药物之间需间隔5 min以上。药品口距离眼部2~3 min,勿触及睑缘、睫毛和手指,以免污染。3.2 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掌握术后康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
3.3 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阳光直射,从事户外活动须戴遮阳帽和墨镜。
3.4 术后12~15 d拆结膜缝线。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能够遵医嘱按时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疗效。参考文献[1]葛坚. 眼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9.[2]罗立勤,郑利民,杜鹏程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20.
[3]席淑新.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
[4]许丹丹,刘海俊,李燕等. 血管抑素联合丝裂霉素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31(2):227-228.
4 结语
手术显微镜下干净彻底地切除胬肉,同时恢复角膜缘干细胞功能,是阻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关键,同时,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它能与DNA链上的鸟嘌呤形成共价键,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手术区血管再生、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进一步降低了复发率。加强围术期训练配合能使患者在术中更好地配合医生,
作者单位
96824部队 云南 昆明 650219
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