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号
一、分配原则
1、员工薪酬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收入。使工资分配向劳动(工作)量较大的岗位倾斜。
2、坚持工资分配与贡献和业绩挂钩的原则。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引导员工创新技术、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3、在工资分配中突出岗位因素,以职位分析、岗位评价为基础,通过竞争机制,对较高工作压力、较高工作风险的岗位,以及同岗位下,需要具有较高工作技能的员工给予一定工资激励。使分配向贡献较大员工倾斜。
4、车间工资分配坚持分配向基层管理人员、一线技术员工、岗位工作能手倾斜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灌装工序、包装工序有关的内包材清洗相关岗位、灌装组、包装组全体人员的计件工资的核算。
三、计件实施管理
1、对适用本办法相关工作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即将每个员工的工资收入直接与其完成的相关产品入库数量紧密挂钩,并以计件形式计算个人劳动报酬,实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其中灌装组、清洗组与半成品入库数量挂靠,包装组与成品入库数量挂靠。
相关人员薪酬体系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件提成三部分组成,基础工资是随广州市政府公布标准结合公司实际而变动的定数;岗位工资是随岗位变化及薪酬级别异动考核情况变动的定数;计件提成是根据生产车间各组人员实际完成工作量及个人在小组内分配系数上下浮动的变数。
2、实施计件工资方案时各人员新旧工资体系对应关系参照如下原则:将现有薪酬结构体系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对应新薪酬体系的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对于组长等岗位给予的岗位津贴,直接用岗位工资体现;将现有薪酬结构体系的绩效、普通类岗位津贴、计时工资等工资组成部分,对应到新薪酬序列表中的平均计件提成部分。总体原则为员工新薪酬序列对应的工资总收入不低于其原工资收入,同时,平均计件提成部分原则上不低于其原浮动工资部分之和。
3、实施计件工资方案后,因生产工作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的,以该时间段内的相关工作产出核算对应计件工资,并以计件工资收入取代加班工资,原则上,以该方法核算的员工月工资平均收入,不低于按照原考勤核算加班费用后月员工
工资平均收入。
相关延长的工作时间原则上可以用来调休,调休时,员工可以获得基本工资收入,但不能获得调休期间所在组的计件工资收入。
因现阶段采用小组集体计件方式,各人员的出勤时间段会因为工作安排、个人情况等出现不同,在某一时间段小组成员未全部到位时,集体计件工资分配时会存在难以区分各个人员工作量的情况。对此,以小组成员按照工作安排整月出勤时间为小组基准出勤时间,低于基准时间的小组成员,月度计件提成扣除差值,同时因低于基准时间的小组成员在未出勤时,其应承担工作由其他小组成员共同承担,为鼓励相关人员全勤出勤,相关扣除计件提成部分由本小组当月全勤出勤(需要统一延长工作时间时也按工作安排出勤)其他成员再分配。基准出勤时间详细参照月度考勤记录,考勤相关规定见公司相关考勤管理制度。
4、公司会根据生产管理情况在适当时机对产品的交货及时率、产品一次合格率、生产损耗率、生产效率等进行考核,并设立对应计件提成系数对计件工资收入进行修正,以体现各小组的业绩情况。在本办法实施的初始阶段,暂不考核相关提成系数。
5、工时定额是合理组织相关工作开展和计算计件工资的重要依据,是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基础,生产部应加大对各生产小组工时定额、工时利用、定时限完成工作等情况的统计和管理,及时诊断和修订不合理单价部分,确保计件工资制度的公平、正常执行。
四、计发形式 (一)计件的运作方式
1、内包材清洗工序、灌装工序及包装工序的工作产出,以最终的金蝶半成品、成品入库数量为准。各数量均生产的产品单个状态为计件单位进行分配。
2、各工序以小组方式采用集体计件方式,核算集体计件工资收入,集体内以各个人员的分配系数占小组整体分配系数的比例核算个人计件工资收入。
3、各小组人员分配系数根据各个人员的岗位性质、工作技能等确定。 按照岗位及职别差异对应不同的小组分配系数,灌装车间各相关人员分配系数如下: 岗位职别性质 未转正员工 转正普通岗位员工 清洗领料消毒岗、灌装操作员 1.3 经部门考核确认的对应岗位工作人员,且当月在岗。 分配系数 0.9 1 备注 当月因工作安排调岗,及中途转岗的,岗位分配系数以其当月所在最长时组长 1.5 组长需由公司任职 间的岗位性质确定。 包装车间各相关人员分配系数如下: 岗位职别性质 未转正员工 转正普通岗位员工 下仓、半成品仓库、喷码机操作 包装机操作岗 组长 1.35 1.5 1.15 经部门考核确认的对应岗位工作人员,且当月在岗。 组长需由公司任职 分配系数 0.9 1 备注 当月因工作安排调岗,及中途转岗的,岗位分配系数以其当月所在最长时间的岗位性质确定。 为保持小组活力,提倡竞争,各小组人员对小组内的分配系数权重较大的岗位有竞争上岗要求时,可以向生产经理提请岗位调换,对不称职的在岗人员,由生产经理及时调整,且其当月岗位分配系数对应下调一级,最低为0.9。
对各岗位人员,其工作岗位相对固定,无论生产线如何变化,其所在的岗位应在其对应的工作节点上,以最大功能发挥其作用。
4、对各类有生产活动但最终产物不入金蝶帐的其他杂项工作事项,由工作人员统计对应工作任务的实际用工工时,以当月核算的每小时平均计件提成为基数,核算杂项工作对应计件提成。 以小组为单位的,以平均方式分配集体计件金额。
5、原则上各个小组的工作人员是相对固定的,当小组人员增加或减少时,或者当小组已开始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因生产需要临时增加人员时,均以实际人员核算各个人员分配比例。
(二)计件相关数据统计运作方式
1、车间根据当天的生产入库品种明细填写生产报表。
2、每天由生产文员在金蝶系统完成半成品入库相关工作,并将相关生产记录表汇总,提交部门经理审核。
3、由财务部根据金蝶套帐、相关单价及各个小组人员考勤情况,生产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核算计件工资,核算周期为自然月。特别地,对于跨车间人员暂时调动进行的生产活动,对涉及的产品,需要由生产文员将详细的生产记录表相关信息录入专用表格,并单独上报部门经理及财务处,用于核算相关人员计件工资。
4、各人员分配系数:具体各计件岗位人员的分配系数由生产部根据实际岗位及相关考核制定,需报厂长处审核批准。审批通过后交财务部作为核算计件工资依据。
5、各产品单价按照本计件工资管理办法的原则,并结合2012年度灌装车间的实际生产数量核定,具体详见《灌装车间计件单价明细表》《包装车间计件单价明细表》。
(二)计件工资核算公式:
单个产品计件金额S=计件产量N×计件单价p 单个产品小组成员计件分配:
n+1
单个产品个人计件提成金额s= S* r/[ ∑ (rn)(n=1,2,„)]
n
当小组已开始工作,但因生产需要临时增加人员(此临时增加的人员为跨车间暂调,且编制不属于该小组)时该产品
n+1
) (个人计件提成金额s= S* (r*t)/[ ∑ n ( r n * t n n=1 , 2 ,„) ] 公式1
月度个人实际计件工资R= 其中:
①S——单个产品总计件金额,N——单个产品入库数量(金蝶帐), p——产品计件单价
②s——单个产品个人计件提成金额 ③r——生产产品时,小组成员个人分配系数 ④t——生产产品时,小组成员工作有效工时 ⑤R——月度个人实际计件工资总额
现阶段,计件工资采用不同小组集体计件方式,且考虑各个人员的出勤情况(月度中间入离职、请假、延长工作时间、调休等),各个人员未出勤时其应分配计件提成由其他出全勤人员(达到基准出勤时间人员)按照各自分配系数再分配,按照此指导思想,省略中间推导过程,可将每个人的计件提成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n+1
∑ (sn)(n=1,2,„) n
公式2:
n+1 n+1
R= ∑ (N*p) ( n=1 , „) * {(T/T基)*[r / ∑ (rn)(n=1,2,„)]} 2,
n n
⑥T——月度个人实际出勤时间,单位为小时,出勤需要将延长工作时间及调休冲抵、请假等相关信息考虑进去,以月为单位进行清算。
⑦T基——月度小组应出勤时间,单位为小时,应出勤时间是正常考勤时间加上集体延长工作时间后,扣除月度小组集体调休时间的总时间,以月为单位进行清算。
对于个人月度存在延长工作时间时不到岗(即不加班)、月度请假的人员,则其月度实际出勤时间必定小于月度小组应出勤基准时间,则其未出勤时的应分配计件提成按照本办法应由本月满勤人员再分配,满勤人员再分配个人应得计件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3:
R
n+1 n+1 n+1
2,„) (Rn)(n=1,2,„)] (r n) ( n=1 , ] *[ ∑ (N*p) ( n=1 , 2 , „) - ∑再=r/[ ∑n n n
若存在跨车间人员暂调,则按照公式1计算暂调人员应分配金额之和,并将此部分金额作为车间额外计件提成核算进总分配基数中,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即可。
(三)公司可根据同行业工资支付水平、公司实际发展情况及设备/技术的革新对各岗位人员的分配系数、计件单价进行调整,并对此管理办法保留所有的解释权。
五、本办法自2012年12月1日起试行。凡此前有与本规定相悖的条文,以本规定为准。
六、本办法解释归公司行政部。
广州****8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