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同步练习(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产:出生 B. 至今治强 治:治理 C. 垂明月之珠 垂:衣饰上缀着 D.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让:拒绝
2.选出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 A.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B.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C. 蚕食诸侯
D.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
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本文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汉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
B.作者认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驱逐客卿就会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国的实力,会使秦国虚弱,又和各国结怨,会使国家陷于危地。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明其德。
2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文化常识(识记)
(1)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2)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3)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宝玉。
(4)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