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来源:尚车旅游网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脚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关键词: 扣件 脚手架 管理 安全网 强度 变形 风力 脚手架施工 荷载 横杆 立杆 钢管 焊条 预防对策

[ Abstract ] scaffolding ( scaffold ) refers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workers to operate and to solve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portation and erection of scaffol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general term, refers to the building site used in exterior wall, interior decoration or storey high cannot directly construction. Mainly for construction personnel working under or peripheral security network maintenance and aerial installation component, that is the scaffolding, scaffold materials are: bamboo, wood, steel or synthetic materials. Some projects have scaffold for use as a template, in addition to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mining and other departments of Luqiao are widely used.

Key words: fastener scaffold management safety net strength deformation wind scaffolding construction load transverse pole pipe electrod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设计和施工之新颖,绝非过去所能比拟.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西安市星火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旭景崇盛园项目10#住宅楼工程为例,就外脚手架的施工技术进行一下探讨。 二、 工程概况

西安市星火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旭景崇盛园项目10#住宅楼位于西安市凤城十二路西段与明光路交接处,由深圳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

本工程地上一十四层,局部一十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32220m2,主体建筑高度45m。本工程模板采用大模板施工技术,每一面墙采用一块大模板,利用Φ25穿墙丝杠组装而成。 三、外脚手架的设计

本工程采用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采用密目网(具有安全合格证)全封闭,密目网采用18号铅丝全扣捆绑.北侧主体阶段采用落地式全封闭脚手架,装修阶段采用从三层开始悬挑 (北侧闪开二层商业裙房),Ф18钢丝绳加卡扣卸载,在8层采用钢管斜挑卸载。其他侧采用落地式全封闭脚手架的方法。

槽钢内侧采用两处吊点,每处吊点采用Ф16钢筋预埋,吊环埋入深度不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钩住结构主筋。具体见附图。

脚手架每隔10米设兜网一次.每一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且均设兜网并具有200mm挡脚板.槽钢挑出部分必须满铺脚手板,具有200mm挡脚板,上面设两层密目网以防坠物,有利于交叉作业。顶层作业层必须搭设安全护栏,高出施工层一步架。

四、 外脚手架的计算

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高度45米,采用双排脚手架,已确定的条件如下: 已知力杆横距 b=1.5m,力杆纵距l=1.2m,内力杆距墙距离b1=0.5m(由于采用大模板施工,外墙需闪开500mm作为大模板的安装、拆除空间),脚手架步距h=1.5m,铺设50*250木脚手板,同时主体施工层数为1层。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点的布置,其竖向间距H1=2h=2*1.5=3m,水平距离L1=3*l=3*1.2=3.6m.钢管为ø48×3.5,根据规定均布施工荷载Qk=3.0 KN/m2.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1. 试验算采用单根钢管作力杆允许搭设高度

①由h=1.5m H1=2h=3m b=1.5m 查得 &Af=58.475 KN ②由b=1.5m l=1.2m 脚2层 查得 NGK2=1.725 KN

③由b=1.5m l=1.2m Qk=3.0 KN/m2 因为是一个操作层施工,所以按Qk=3.0 KN/m2 查得NQK= 6.84KN

④由h=1.5m l=1.2m 查得 NGK1=0.38KN

⑤将&Af、NQK、NGK2、NGK1代入以下两式,其中KA=0.85,因为立杆采用单根钢管得:

H=【KA*&Af-1.30(1.2 NGK2+1.4 NQK) 】*h/1.2 NGK1

=【0.85×58.475-1.3×(1.2×1.725+1.4×6.84) 】×1.5/1.2×0.38 =【49.7-1.3×(2.07+9.58) 】×1.5/0.46 =【49.7-15.15】×3.29 =113.67m 最大允许搭设高度

Hmaz≦H/(1+H/100)=113.67÷(1+113.67÷100)=53.20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允许搭设高度满足施工要求 2. 验算脚手架结构的稳定 (1) 验算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按公式验算 N/фA≦KAKHf

1) 求值 最低部压杆轴力最大,为最不利 按公式 N=1.2(n1NGK1+NGK2)+1.4NQK

=1.2(28×0.38+1.725)+1.4×6.84

=14.84+9.58 =24.42 KN 2) 计算ф值

由b=1.5m H=3.0m 计算λx得

λx=H1/b*2=3÷1.5×2=4 由b=1.5m H=3.0m 查表得 µ=40 所以λOx =µλx=40×4=160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由 λOx =160 查表得 ф=0.274 3)

验算整体稳定性

∵ 立杆采用单钢管 ∴KA=0.85 计算高度调整系数KH,由于H=42 KH =1/(1+H/100)=1÷(1+42÷100) = 0.704

将 N、ф、KH、KA代入下式

N/фA=24.42×103÷(0.274×4.893×102×4)

=91.07 N/mm2

KAKHf =0.85×0.704×205

=122.67 N/mm2>91.07 N/mm2 ∴ 安全

(2) 验算单立杆的局部稳定

单立杆的最不利步距位置是在第一步位置,最不利的立杆为内力杆 按公式验算: N1/ф1A1+δ

m≦KAKHf

此式中N1为最不利立杆的轴力,假

设活荷载在操作层上均匀分布,因内力杆要负担小横杆向里挑出的0.5m宽的脚手板及其上活荷载,故N1计算式如下:

N1=1.2×n1×NGK1×1/2+(0.5×1.5+0.5)×(1.2×NGK2+1.4×NQK)×1/2=1.2×28×0.38×0.5+1.25×(1.2×1.725+1.4×6.84)×0.5 =6.38+7.28 =13.66 KN

由λ1=h/I=1500÷15.78=95.06 查表得 ф=0.625 由于 Qk=3.0 KN/m2. ∴δ

2

m=55 N/mm

单根钢管的截面面积 A1=489mm2 ∵ 立杆采用单钢管 ∴KA=0.85 KH仍按前计算值, KH =0.704 将 N1、ф1、A1、δ

N1/ф1A1+δ

m 、KH、KA代入下式

m=13660÷(0.625×489)+55

=99.70 N/mm2

KAKHf=0.85×0.704×205 =122.67 N/mm2>99.70N/mm2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 安全

3.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点抗风强度验算及风荷载作用的架子整体稳定验算 工程地点的基本风压W0=0.35 KN/m2 脚手架需设全封闭防护,连墙点采用钢管扣件与墙连结

验算连墙点的抗风强度并验算风荷载作用下架子的整体稳定 (1)

计算风压标准值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根据脚手架计算有关规定乘以0.75调整系数 ∴ W=0.75βz µz µstwW0 根据脚手架的有关规定βz=1

式中 . µz-----风压高度系数, 根据脚手架高度4.2米,查规范得 µz=1.56

µstw---- 脚手架风压体型系数 .

µstw=фµs(1-ξn)/(1-ξ) 本题双排脚手架 n=2 ∴µstw=фµs(1+ξ)

ф----挡风系数,对全封闭防护的脚手架,本题h=1.50m,l=1.20m

查得ф=0.121

根据规范,由: W0d=0.35×0.048=0.0008064﹤0.002得µs=1.2 由ф=0.121 , 立杆纵距/立杆横距=1.2/1.5=0.8 查规范表得 ξ=0.85 ∴µstw=0.121×1.2×(1+0.85)=0.26862

∴W=0.75×1×1.56×0.26862×0.35

=0.11 KN/m2

(2)

验算连墙点抗风强度

2

2

风荷载作用对每个连墙点产生的拉力或压力

Nt=1.4HALAW=1.4×3.0×3.6×0.11

=1.6632 KN

一个扣件的抗滑能力设计值为6.0 KN, 大于1.6632 KN ∴ 安全

(3). 验算架子整体稳定

按下式计算: N/фA+M/bA1≦KAKHf 先计算作用于格构式压杆的风荷载q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q=1.4Lw=1.4×1.2×0.11=0.1848 KN/m M=qH12/8=0.1848×32÷8=0.2079 KN·m M/bA1=0.2079×106/(1500×489×2)

=0.141 N/mm2

根据计算结果 N/фA=91.07 N/mm2

∴N/фA+M/bA1=91.07+0.141=91.211 N/mm2

KAKHf=0.85×0.704×205=122.67 N/mm2

>91.211N/mm2

∴ 安全

4. 验算小横杆、大横杆的强度与变形 小横杆间距为:c=0.6m (1). 小横杆计算 1) 强度计算

下面最不利组合条件下的计算简图如下: 因为q恒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按下式进行计算Mmax 活恒 Mmax=(q活+q恒)·b2/8=qb2/8 Q=1.2(GK·C+gK)+1.4KQQKC 式中 GK-----脚手板自重, 查表得 GK=0.4 KN/m2 C-------小横杆间距 C=0.6 gK------钢管单位长度的自重, gK=38N/m KQ------施工活荷载得不均匀系数,一般取KQ=1.2 QK-------施工荷载标准值,该题QK=3000 N/m q=1.2(400×0.6+38)+1.4×1.2×3000×0.6 =333.6+3024=3357.6 N/m

Mmax= qb2/8=3357.6×0.62/8=151.09 N/m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按下式计算抗弯强度 δ= Mmax/W≦f

式中 Wn-------小横杆钢管净截面抵抗距,由钢管规格ф48×3.5 查表得 Wn=5078 mm2

δ= Mmax/W=151090/5078=29.75 N/mm2﹤205 N/mm2

上面最不利荷载组合条件下的计算简图如下 活 外墙的最大模板7米为例计算重量

G横=(8×7+4×3)×10.007+6×6+3×7×12+28×0.1×0.1×3×700 =1556 Kg 每根管的分布力 G=1556÷(7÷0.6)=133.37 Kg ∴ Mmax= G'a=133.37×9.8×0.5=653.52 N/m 按下式验算抗弯强度 δ= Mmax/W≦f 式中 Wn=5078 mm3

∴ δ= Mmax/Wn=653520/5078=128.70 N/mm2

﹤205 N/mm2

∴ 安全 2) 计算变形

按下式进行近似验算,可偏于安全

W/b=5qb3/384EI

式中 E、I为钢管材料弹性模量和钢管截面惯性距,查表得 E=2.06×105 N/mm2 I=121900mm2

W/b=5×3357.6×15003/(384×2.06×105×121900×103) =1/170.2﹤1/150 ∴ 满足要求

但为满足更大强度要求对大模板施工层采取如下措施:每根小横杆端头加一斜

'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支撑,将力传到力杆上. (2). 大横杆计算 1).大横杆强度计算 活 图中,F1小横杆和大横杆交点处支座反力的最大值 F1=bq/2+aq=1.5×3357.6/2+0.45×3357.6

=2518.2+1510.92 = 4029.12N

因为活荷载约占90%,因此可近似全按活荷载考虑: Mmax=0.213FL=0.213×4029.12×1.2=1029.8 N/m ∴ δ= Mmax/Wn=1029.8×1000/5078

=202.8 N/mm2﹤205 N/mm2

∴ 安全 2).变形计算

W/b=1.615×FL2/(100 EI)

=1.615×4029.12×12002/(100×2.06×105×121900)

=1/268﹤1/150 ∴ 满足要求

5. 槽钢受剪力和斜拉钢丝绳的卸荷计算 (1). 槽钢强度验算 采用[14b, 根据分析槽钢受剪最不利处为单独支撑二、三层荷载(此时钢丝绳未加) 7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Mmax=ql2/2=2q

而 q =1.2(GK·C+gK)+1.4KQQKC

=1.2×(400×1.2+38)+1.4×1.2×3000×1.2

=621.6+6048 =6669.6 N/m

∴ Mmax=2q=2×6669.6=13339.2 N/m Wn=【BH3-(B-b)h3】/6H

=【60×1403-(60-8)(140-19)3】/6×140 =86331.9 mm3

∴ δ= Mmax/Wn=13339.2×1000/86331.9

=154.5N/mm2﹤205 N/mm2

∴ 安全

(2). 槽钢抗剪验算 挠度: Wmax=WA=ql4/8EI

=6669.6×24×109/(8×EI) 而查: I=609.4cm4 E=2.06×105 N/mm2

∴Wmax=6669.6×16×10/(8×2.06×10×609.4×10) =10.6 mm

允许挠度: l/300 其中l------悬臂长的2倍 ∴l/300=2000×2/300=13.3mm ∴ 满足要求 (3).斜拉钢丝绳卸荷设计

①斜拉钢丝绳距离L=1.2m,钢丝绳要兜住槽钢 ②卸荷计算

1) 先计算一个纵距全部荷载的设计值,即 N=24.42 KN

2) 求每个吊点所承受的荷载,吊索拉力及吊点位置小横杆所受压力 每个纵距都有1个斜拉点

P=N•KX

KX------荷载不均匀系数,由于钢丝绳拉紧程度不同,以及内外力杆荷

载也不等,这些不均匀因素,综合考虑不均匀系数KX=1.5

9

5

4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 P=24.42×1.5=36.63 KN

从安全角度考虑用钢丝绳承受全部荷载的1/2 (4). 验算钢丝绳抗拉强度

Px≦aPg/K

式中 Px------钢丝绳的计算拉力 该题Px=36.63/2KN Pg-------钢丝绳的钢撕破断拉力总和

a--------考虑钢丝受力不均匀的钢丝破断拉力换算系数

a=0.85

K-------钢丝绳使用的安全系数,取K=8

Pg≧K Px/a=8×36.63÷2÷0.85=172.37 KN 选6×19,绳芯1中ø18 Pg=180.0 KN>172.37 KN ∴ 安全

(5). 由已选ø18钢丝绳,查表得适用卡环为3.3号,其安全荷重33 KN>36.63/2 KN

(6). 计算工程结构上的预埋吊环

吊环采用Ι级钢筋制作,吊环埋入深度不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钩住结构主筋.每个吊环可按两个截面积算,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 N/mm2 ∴ 吊环钢筋面积 Ag=36630/(2×50×2)=183.15 mm2 选用ø16, 则Ag=200.96 mm2>183.15 mm2 ∴ 安全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短钢管予埋吊环3001001500200200500147030悬挑槽钢 五、 材质要求 1、脚手架钢管采用镀锌焊管,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采用48×3.5钢管.钢管上严禁打眼。 2、扣件采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3、木脚手板其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200mm—300mm.材质不低于国家Ⅱ等材标准的杉木或松木板,其两端使用10—14号镀锌钢丝捆绑。禁止使用有扭纹、破裂和横头疖的木板。 4、脚手架配件

(1) 加工应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2) 确保与脚手架主体构架杆件的连接可靠 六、 技术构造要求 1、设计要求

1 0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基本要求

1.重要的脚手架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必要时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高度25m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单立杆脚手架高度宜控制在50m以内;高度超过50m的脚手架应采用双管立杆、钢丝绳斜拉、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并另行专门设计。

3.脚手架的设计须满足工程的需要,并标明其用途、最大静荷载、最大动荷载及水平受力等;所选定的设计参数和构配件,不得低于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4.脚手架在施工中需要改变原有结构、加高(宽)、改为它用等情况下,须经技术部门验证,并经审批。 (二)技术要求

钢管脚手架所用材料须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壁厚3~3.5mm,长度以2.1~2.8m和4~6.5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裂纹、损坏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凡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厚2~3mm的3号钢钢板,以长度1.4~3.6m、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脚手架的立杆、大小横杆的间距根据脚手架的使用情况具体确定,但不得超过以下值:

横向立杆 纵向立杆 大横杆 小横杆 小横杆挑出的悬臂长 1.5m 2.0m 1.2m 1.5m 0.45m 5.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得小于1.5m。 6.木架杆:铁丝用8#。 2、施工准备:

①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7.1.5)

②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3、搭设

1 1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搭设前的准备

1.技术人员要对脚手架搭设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参与搭设作业;脚手架搭设人员须熟悉脚手架的设计内容。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爬梯、安全网等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清点、检查、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材料不齐时不得搭设,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材料、构配件不得在同一脚手架上使用。

3.清除搭设场地的杂物,在高边坡下搭设时,应先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对边坡上的危石进行处理,并设专人警戒。

4.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地基情况,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处理,确认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放线定位。

5.对参与脚手架搭设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身体状况要进行确认,凡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脚手架的搭设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二)搭设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按照经过审批的方案和现场交底的要求进行,严禁偷工减料,严格遵守搭设工艺,不得将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

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现场须有熟练的技术人员带班指导,并有安全员跟班检查监督。

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材料、配件、工具传递和使用安全,并根据现场情况在交通道口、作业部位上下方设安全哨监护。

4.脚手架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锚固点等)以上两步。

5.脚手架搭设中,跳板、护栏、连墙件(锚固、揽风等)、安全网、交通梯等必须同时跟进。 (三)技术要求

1.脚手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构架尺寸的同时,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1)构架结构稳定,构架单元不缺基本的稳定构造杆部件;整体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件或撑、拉、提件;在通道、洞口以及其它需要加大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规定荷载的部位,根据需要设置加强杆件或构造。

1 2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2)联结节点可靠,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构造规定;联结件的安装和紧固力符合要求。

(3)脚手架钢管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或对接,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搭接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无设计说明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cm(模板支撑架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2.基础(地)和拉撑承受结构

(1)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地)应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或台上时,立杆距坑、台的边缘不得小于1米,且边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则应做边坡的保护和加固处理。

(2)脚手架立杆之下不平整、坚实或为斜面时,须设置垫座或垫板。 (3) 脚手架的连墙点(锚固点)、撑拉点和悬空挂(吊)点必须设置在能可靠地承受撑拉荷载的结构部位,必要时须进行结构验算,设置尽量不能影响后续施工,以防在后续施工中被人为拆除。 3.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错开距离应符合6.3.5条的规定。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3.5、6.3.6条的规定。

4.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的构造规定。

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⑴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⑵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1/2的高度范围内。

1 3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⑶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⑷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⑸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⑹独立或附墙砖柱。

5.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3.2条的构造规定 6.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4、脚手板的铺设

1.脚手架平面布置见附图1

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脚步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按定位依次树起立杆,然后装设第一步纵杆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3.设置第一排连墙杆件前,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接杆件和连墙杆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杆2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4.脚手板或其他作业层绊铺板的铺设:

4.1脚手板或其他铺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4.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再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撑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00~200mm之间。

4.3脚手板采用搭接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撑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4.4长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撑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1.0m。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撑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每隔15m~20m;坡道的两端;其他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4.5当脚手架下部采用双立杆时,其立杆应沿其竖轴线搭设到顶,辅立杆与主力杆之间的中心间距不得大于200mm,且主辅立杆必须与相交的全部平杆进行可靠连接。

1 4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4.6用于挑脚手架的悬挑梁、架必须与支撑结构可靠连接。其悬臂端应有适当的架设起拱量,同一层各挑梁、架上表面之间的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0mm,且应视需要在其间设置整体拉结构件,以保持整体稳定。

4.7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与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他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4.8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4.9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10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且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

4.11严禁将外径ф48与ф51的钢管混用。

4.12作业层脚手板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长大于200mm。

1.13脚手架距地面4m应设置首层安全网,悬出宽度应≥3.0m,层间网自首层每隔3层设一道,悬出高度应≥3.0m。作业层应设随层安全网。本工程可利用外墙窗台架设安全网. 5、脚手架基础

良好的脚手架底座和基础对脚手架的安全极为重要,在搭设脚手架时,必须架设底座、垫木 (板)或基础并做好对地基的处理.

a) 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回填土应按规定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

并自地面以下1米深改作三七灰土. b) 采用50厚脚手板支垫

c) 在回填地基最上300厚3米范围内采用3:7灰土回填并夯实.在其上纵向

铺12—16号槽钢,将脚手架立杆座于槽钢上.

1 5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d) 在脚手架外侧1米挖一浅排水沟排出雨水. 6、安全防护

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防止架上的物件发生滚落、滑落,防止发生人员坠落、滑倒、物体打击等。

(1)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对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稳定结构的脚手架部位加设临时支撑或其它可靠安全措施;在无可靠的安全带扣挂物时,应设安全带母线或挂设安全网;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

(2)脚手架的作业面的脚手板必须铺满并绑扎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0cm;作业面的外侧立面的防护设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采用立网、护栏、跳板防护。

(3)脚手架外侧临空(街)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安全立网、竹跳板、蓬布等完全封闭,临空(街)面视具体情况设置安全通道,并搭设防护棚。

(4)贴近或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和运输通道必须设置防护棚;上下脚手架有高度差的出入口应设踏步和护栏;脚手架的爬梯踏步在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爬梯须设置扶手。 (三)材料要求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壁厚3~3.5mm,长度以4~6.5m和2.1~2.8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裂纹、损坏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凡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厚2~3mm的3号钢钢板,以长度1.4~3.6m、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铁丝:8#~10#铁丝。

5.软梯用的绳子:麻绳或棕绳,直径ф30以上,承载力满足要求。 6.严禁使用木架杆和木脚手板。 七、方案审查与搭设验收 (一)方案审查

1.施工单位编写完方案后内部进行审核确认,合格后报监理或业主进行审查

1 6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确认。

2.火炬作业等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要经过业主安全部门批准。 (二)搭设验收

1.脚手架搭设完毕,架设作业班组首先按施工要求先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脚手架使用许可证》,验收人员对验收结论要签字认可。

2.脚手架验收应随施工进度进行,实行工序验收制度。脚手架的搭设分单元进行的,单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单元施工。25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搭设过程中随进度分段验收。

3.由业主、监理提供设计的脚手架和报请施工监理审批的脚手架,验收时必须请业主,监理派人参加验收,并对验收结论签字认可。 4.脚手架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定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1)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脚手架的布置、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立杆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各杆件搭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满足安全可靠要求。 (4)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 (5)脚手架的基础处理、埋设是否正确和安全可靠。 (6)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5.脚手架检查验收的方法应按逐层、逐流水段进行。并根据验收的主要内容编制检查验收表,对照检查验收表逐项检查(见附表)。 八、使用

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毕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不得投入使用。

2.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应挂告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

3.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实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制度。

(1)脚手架定期安全检查一般每周一次,并应根据具体检查对象编写安全检

1 7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于靠近爆破地点的脚手架,每次爆破后应进行检查。

(2)每班作业前,班长或带班人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

(3)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要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4.使用单位应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合理使用,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

(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值控制。

(2)垂直运输设施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 (3)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4)各种材料、机具等要随运随装或随拆随运,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 (5)脚手架上材料、机具等放置不得影响交通。

5.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 6.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及撑、拉、提、吊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或拆除构件,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修改设计;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禁止随意拆除,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加设或改善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

7.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脚手架的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由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

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在有脚手架的部位从事吊装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电、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9.脚手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的规整清洁,不要

1 8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乱堆材料、工具,以免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掉物伤人。

(2)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系好安全带,谨防身体失稳发生坠落、摔倒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材料掉落架外。

(3)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取稳定可靠的办法,且垫高不得超过50cm,同时加高安全防护设施;超过50cm时须按程序重新设计审批。 (4)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信号提请他人注意,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

(5)禁止在脚手架上打闹戏耍、睡觉或坐在横杆上休息,不得抢行和跑跳,相互避让时要保持身体平衡。 九、拆除

(一)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设计中的拆除程序,并经批准后实施。 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交底到每一个作业人员。

4.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将受其影响的机电设备及其它管线等拆除或加以保护。 (二)拆除安全要求 2.脚手架的拆除

2.1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拆除程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杆应在位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2.2.安全管理:

1 9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5.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

6.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7.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8.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十、模板支架

1.模板支架应根据其用途专门设计,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执行报批程序。

2.钢管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距底座距离不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应大于500 mm。

(3)底层步距应小于2 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采用搭接时必须经过技术论证)。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

2 0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支架立杆应竖直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7)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3.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1.脚手架的施工:

十一、构架的构造形势 1.

立杆及水平杆

立 杆 接 头步 距 大 横 杆 接 头 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布局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大 横 杆立 杆<a/31/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为不大于75mm.

2 1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2. 大横杆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 3. 剪刀撑 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每7—9根立杆设一道,且每片架子采用满剪搭设.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3个扣结点.

4.护栏和挡脚板

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2道护栏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1.1m.挡脚板易可用加设一道低栏杆(距手板面0.2—0.3m)代替. 5.门洞构造

外脚手架需要开设通道门洞时,根据开洞宽度在洞口上挑空1—2根立杆并相应增加斜杆加强的构造方式. (1) 门洞口抽取一根立杆时,在脚手架内外两侧设置人字形斜杆;如(a)图

(2) 门洞口抽取两立杆时,在脚手架图(a)图(b)横杆立杆剪刀撑外脚手架剪刀撑示意图 2 2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内外两侧加设斜杆,纵向水平杆用两根钢管加强;如(b)图

6.受料台

结构施工拆下的模板其他物料可由室内运往受料台,用塔吊运至上层. 注意事项: (1) 受料台应设在洞口位置,台面应与楼板取平或搁在楼板上. (2) 受料台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应错开设置,以免妨碍吊运物品. (3) 受料台外侧三面均应设∮18钢丝绳2[10槽钢并焊厚垫板及配套螺母∮25吊环∮18钢丝绳安全护栏活动护栏30022003500置防护栏杆.当吊运物品长度超过受料台长度时,可将其端部防护栏杆做成格珊门,需要时打开.当受料台不能设置防护栏杆时,应在入料洞口处设置栏杆,操悬 挑 式 受 料 台挡铁∮48钢管阳台安全护栏2[10槽钢并焊作人员上受料台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4) 使用中应加强检查,确保安全生使用. (5)本工程共设置一层受料平台,共4个.位于南侧面. 7. 局部卸载构造 由于本脚手架较高,所以采用在8层局部卸载。卸载如右图 楼板纵向加强杆拉杆8.局部外通内断构造 当阳台局部不连通时,在阳台部位采用“外通内断”作法,即双排脚手架的外立杆处于阳台窗口支杆横向加强杆外架子 2 3局 部 卸 载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外,内立杆采用短立杆支架与阳台之上,但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① 内立杆与外立杆必须用不少于3道的横向水平杆相连接,且下面一道应靠内立杆底部设置。

② 每1个阳台处必须设1个连墙杆。 ③ 在阳台外边加设可调钢立柱或100×100木方子支顶,支柱间距应≦4m,且作业层阳台之下连续支顶不少于3层。 ④ 纵向水平杆应沿全墙宽连续设置,以加强构架的整体性。在确定构架的步距时,应照顾到这一要求。 ⑤ 杆件连接必须可靠。 ⑥ 内立杆的底部可加设宽垫板,但不允许用砖支垫。

十二、质量验收标准

项目 立杆 垂直度 步距 纵距 横距 纵向水平杆高差

十三、安全措施

1.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作业,在2m以上的均为高处作业,应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

一根杆两端 同跨内两根高差 允许偏差 ±20 ±20 ±50 ±20 ±20 ±10 局部\"外通内断\"构造连墙杆内立杆支柱外立杆 2 4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理规则》(GB-507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持证上岗。

3.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工作,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如确需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夜间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不得超过二级高处作业标准(15m以下)。

4.不得将模板支架、砼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对25m以上的大型脚手架、悬空脚手架及特殊安全要求的脚手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每榀脚手架设专门责任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防止人为破坏。

6.当有6级以上大风和大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 7.脚手架搭设、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8.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9.凡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10.根据现场具体环境,在脚手架的外侧及顶部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信号旗(灯),以防过往车辆及吊机运行中碰撞脚手架。

11.使用软梯在两器等设备内施工时要有必要的放坠落措施,并要有专人监护。

12.外脚手架拆卸

12.1、外脚手架拆卸必须满足的要求: 1、划出工作区标志,禁止行人进入;

2、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3、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

4、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障体系,构件的拆除方法。 5、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6、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7、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2 5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8、材料工具要用塔吊运送、人员传递,不得乱扔。拆除中,应派专人看管,不得随意乱从高空往下抛材料。各类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9、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10、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11、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约6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12、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采取加固措施。

13、拆除的材料,根据不同的规格堆放到项目部指定的地方。 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防雨、防暑等物资。 12.2相关规范

(1)支模的拆除必须经验算复核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04—2002)及其它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及经审批。

(2)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则,部件拆除的顺 序与安装顺序相反,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

(3)卸料时应由作业人员将各配件逐次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4)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变形严重的,送回仓库修整。配件经检查、修整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十四、脚手架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1、成因分析 (一)人的方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此外,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也会造成大量的事故。尤其是脚手架的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人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

2 6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另外,有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物的方面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由此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另外,有些脚手架使用劣质的材料制造,刚度达不到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也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方面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编制安全技术规范,施工过程中凭个人经验操作,就可能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引发重大伤亡事故。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和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最终导致一些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 2、预防对策

(一)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操作规程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安全网:安全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安全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不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

2 7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二)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建筑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

2 8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安全防护要求的用具及构配件不得继续使用。 (三)认真做好脚手架使用中的安全检查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以上所述是预防脚手架上安全事故的几条最基本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拟定切合实际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 3、其他内容

1.明确支摸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支摸搭设、拆除 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支模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

3.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技术和安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支摸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5.支摸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摸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混凝土浇筑时,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摸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 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7.施工期间,要避免材料、机具与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8.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9.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10.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

2 9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11.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12.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十五、总结

以上着重介绍了实例中外脚手架的选型、设计与计算、构造和安全技术要

求.此脚手架经过实际应用能满足施工及安全需要,外表且美观(见效果图) .此工艺在公司类似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的外脚手架使用量较大,技术比较复杂,它对施工人员的安

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成本等影响都很大,它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工程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尤其外脚手架必须有专门的设计、计算和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保质、按期、安全的顺利竣工。

3 0

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参考文献

《GB5036》、《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碳素结构钢》(GB/T70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A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扣件式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3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