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学号 职称 职称 财务与会计教育 10420108 副教授 学生姓名 李林燕 指导教师 合作导师 论文题目 叶永玲 基于现金流量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汽车行业为实证分析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长数量已经占据企业总数99%比例,但我国中小企业在资本管理除了没有足够的科学管理模式,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投资不合理,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等等问题,使整个不能反映一个公司的管理应当体现系统性、连贯性和组织协调,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融资,投资,并通过流动性管理的分析,提出应注意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改变融资观念,注意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对策。 关于流动性,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早,是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从理论和实践都一直受到密切关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体系。国外研究流动性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如超过一个大拼盘的项目管理,范围涉及中小企业资本的流动,公司等一些特殊领域的国际流动资本,涉及企业的深度营销和战略层面。 从20世纪80年始,“流动性”的概念引入我国,相对而言,我国流动性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如国外。我国的流动性研究更集中在基本理论和管理战略等方面,尽管在实证研究中,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绩效有很大的进步,但流动性研究不够全面和具体。在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一方面缺乏流动性的识别,右手边的山自己的能力不足,流动性管理的贯通性,因此,一些企业管理的流动性也有许多缺陷,常常因为净现金流量不足,导致企业流动性供应,生产不能,很难提高企业绩效,损失或破产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分析流动性管理不善的原因时,中国学者只停留在广义流动性基金的研究水平上,而导致流动性净短缺的原因很少。然而,在流动性管理战略的研究方面,广度与国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制造业企业,而其他行业也很少涉及。 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二)选题的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长数量已经占据企业总数99%比例,就业,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资本管理除了没有足够的科学管理模式,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投资不合理,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等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流动资金概念研究 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的流动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未能实现每个项目的流动性,才讨论了流动性优化问题的单一项目管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每个项目的流动性才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W D.Knight (1972)提出了流动性的影响单个项目之间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影响,但随着一大堆互动的项目,这些项目之间有相互影响John JHampton, CeciliaLWagner ((19)将营运资本投资和其相应的融资,研究如何开发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的组合流动性的概念,Eugene F.Brigharn(2004年认为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性过剩和净现金流)。他认为流动性是企业短期投资的资产,如现金,库存,管理资产体现了企业短期流动性的合理化配置,净现金流量的大小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区别,这一概念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融资和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净流动性”是西方力量更为频繁的使用之一概念,这个概念的使用和我们的国家是一样的。 (2)关于流动性融资类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1)海外营运资本投资和融资类型研究总结。Merville Tavis (1973)认为,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影响超过企业流动性管理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指出,不同行业或不同性质的企业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不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Smith和Sell(1978)也发现了移动基金管理的不同之处,在对拥有高资本存量的美国公司的调查中。Herbert t J. Weinraub Sue Visscher(1998)通过HSD测试、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十个行业,如零售、制造、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数据分析,也获得了不同行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存在显著差异,他们还发现,相对保守的营运资本融资往往伴随着相对激进的营运资金投资战略。John JHampton,CeciliaL Wagner(19)指出,流动性管理包括消费信贷、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流动资产管理等,他们将流动性投资策略与相应的融资联系 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起来,并就如何制定科学的流动性融资进行深入的讨论。Eugene F . Brigham(2004)指出,流动性管理是关于不同的流动资产项目目标以及当前资产选择合理的,企业融资渠道是重要的金融之一。 因此,对国外流动资金管理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广度和深度对流动资金中的中小企业、公司国际流动性及其他特殊领域,深度参与企业营销和策略。在中国,流动性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和管理上近年来,关于流动性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已经非常多突破,但流动资金结构管理的具体研究并不深入,主要从广泛的角度来探讨流动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很少涉及净营运资金管理缺陷的原因。不难发现,国内流动性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滞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流动性的管理绩效普遍处于较高水平低的水平。本文以流动资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小企业流动性问题提出了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流动性管理的法律。 二、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流动资金概念研究综述 在1993年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大多数人认为流动资本的概念相当于当前的资产,93年后,营运资本的概念取代原来的营运资本。杨秀生(2000)认为净营运资金、总营运资金和流动资本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净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流动资产总额指流动资产;将被作为营运资金的流动性,也就是对资本的流动性资金[[4]0戴彭(2001)指出,一般的流动性缺乏概念,认为中指定源短期偿还债务,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内容,现金流问题在每个项目的会计基础等方面。 孙捷昭(2007)认为,流动性要求的经营周期内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和资本总量可以通过业务活动在同一周期的要求不同,如果一个企业在商业周期阶段知道货币需求超过供应的自发筹资:,流动性需求。竹泉,逢咏梅,孙建强(2007)根据企业的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不同的,流动性分为两类,硬币的一面的营运资本的盈利一天部分流动性,指定为业务活动关注的风险”的营运资本融资活动的指定部分流动性 (2)关于流动资金投融资类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流动性类型(2000)的文献综述将会得出流动性它分为低风险和低收益、稳定的流动性和高风险、高收益和激进的流动性。同时,流动资本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角度细分,说明流动资金的稳定流动生产是指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流动资产;激进的流动性意味着尽
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可能减少资本在低收益流动资产中的使用。刘云国,中路(2001)将流动性分为温和、激进和温和的类型企业经营基金管理的综合策略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当前资产的总资产一种激进的战略,其负债比例较低,总资产比例较高;二是高流动资产的比率低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率与高流动负债比率的中性模式策略;第三种策略是高流动资产与低流动负债比率的稳健策略。王丽娜、庞亮、高旭梁(2008)基于现有的激进、温和、稳定的三种流动性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对当前的资本和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大多是稳健的,稳健的,适度的收益性这种力量高于谨慎。 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框架如下: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二 相关理论基础 (一)流动资金的基础理论研究 1 流动资金的含义 2 流动资金的核定 (二)流动资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资产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对应关系分析 2 流动资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流动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流动资金不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 (二)流动资金过量有碍于企业总体效益的提高 四 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一)流动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二)长期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三)长期资本的管理现状分析 五 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分析 4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长期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快 (二)长期资本融资结构不合理 (三)流动负债筹资增长速度过快 六 相关的对策 (一) 化短期负债为长期资本,适当控制筹资比传 (二)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兼顾效益的提升 (三)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拓宽筹资渠道 (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资金持有数量 (五)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一)论文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对流动资金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论文难点 1.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存在着缺陷,而且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严格,导致对流动资金的调查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2 中小企业的涉及的范围太广,本论文不能涉及所有的行业,只能选取关键的部分进行论述,存在一定的缺陷。 五、研究方法 本文在借鉴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的方法。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建立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及分析 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大量的关于流动资金管理的文献,进行总结学习,以此来研究企 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业流动资金管理模式,丰富流动资金的研究,拓展流动资金可靠性的研究视角。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和步骤,确定设计题目,开始规划开题报告的设计工作。 第二阶段联系导师,并努力收集有关资料,写出提纲,并拟定开题报告。不断修改开题报告,使开题报告完稿,并参加开题报告的答辩。 第三阶段:撰写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进行资料整理,论文初稿写作。 第四阶段:进行论文修改工作,完成论文第二稿。 第五阶段:进行论文定稿工作,最终完成论文写作,并且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答辩,根据答辩意见进行论文定稿并上交论文全部材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八、指导教师意见 论文选题符合要求,研究框架完整,分析思路清晰,资料搜集和相关准备工作充分,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合理。符合学校规定的开题。 同意开题。 签名: 20 13 年 9 月 10 日 九、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该同学论文开题报告,准备充分,论文选题符合专业方向,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合理清晰,内容章节设计基本合理,写作计划安排恰当。 同意开题。 开题审查小组组长签名: 2013 年 9 月 12 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