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次梁为什么不考虑抗震

次梁为什么不考虑抗震

来源:尚车旅游网


次梁在设计中抗不抗震呢?抗震与非抗震的主要区别在于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的不同;次梁考虑抗震,只是考虑其对地震作用的影响——因为地震作用是惯性力,与结构自重有关,次梁是一定会贡献这个“自重”的。而且在结构整体中,次梁也一定是受到惯性力作用的,这和楼板一样。但是次梁并不考虑抗震构造措施,一般也不考虑抗震计算;次梁,板在锚固这一块是不需考虑抗震锚固长度这一点也是不必怀疑的!

望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跟帖

【答1】个人觉得楼主弄错了抗震与不抗震的定义了。钢筋的搭接和锚固仅是为了防止节点先于构件破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销栓力不能在构件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主梁抗震而次梁不抗震是因为竖向构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产生弯矩需要主梁来平衡,否则仅靠板的话,板需要做的很厚,变成无梁楼盖的形式,次梁虽然也提供自重,但是次梁的重量产生的惯性力完全由竖向构件承担,包扩主梁也是。板的话在地震里也是参与传递地震作用效应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传递剪力,板在支座处产生的弯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板,一种是支座为约束性很强的构件,比如说剪力墙。都是由于竖向荷载引起的,而不是水平力。【答2】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要保证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实现梁铰机制,就必须保证梁端上部负弯矩钢筋先于柱上端外侧纵向钢筋达到屈服,并使梁端屈服区外移在梁端形成塑性铰.所谓的次梁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也就是不耗能,相应的构造也就按非震去考虑.【答3】抗震,具有耗能特性。次梁在体系中,它的刚度并没有提供给柱子等落地的抗侧构件,无法耗能。而主梁因为它和柱子直接连接,分担柱子承受水平力而带来的地震能量。属于耗能构件。现代规范的思路统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不是没有道理的。延性只是通过梁柱之间线刚度的比例,整个体系的合理性,体现出一种塑性破坏。有无次梁,抗侧刚度都一样的。而且传递水平力的主要构件也不是梁,而是板。一个结构中,即使没有次梁,只有楼板,它的抗侧刚度是一样的。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三阶段设防的抗震设计其实也就是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把结构的性能目标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针对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所要求的性能目标进行设计。

简单地来说,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就是使结构的抗震性能的能力大于一定设防水准下对结构的性

能需求具有所规定的可靠度(或失效概率)。设计性能目标:不同地震水平下,建筑物所应达到的性能水准;性能水准:在某一地震水平下,建筑物达到的损伤程度。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应该是不同的吧。次梁还是不抗震的。但次梁的计算,如果按照主梁输入,会考虑支座的沉降带来的空间性内力分配的问题。次梁输入则假定支座为刚性,无沉降位移,完全铰接。你考察一下改进反弯点法中抗侧刚度D值的计算。看主梁刚度是如何影响抗侧刚度的。理解深刻很多.就是那个k值的计算,叫做梁柱线刚度影响系数。

【答4】

设不设次梁都不能增加结构侧向刚度,也就是说在水平力作用下它并不能参与工作。在抵抗水平力作用上它不能提供什么贡献,我觉得它不存在抗震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