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1月第13卷第1期Chinese Remedies&CliniesJanuary 2013.Vo1.13.N0.1 ,如:皮脂腺瘤、胃憩室、胆泥等;如果结合超声造影结节内未 显影而包膜显影,从而考虑到是无组织活性的实性结节及结 合重复检查,观察结节随体位不同及胃腔的不同充盈状态下 的位置的变化,亦可结合浅表探头观察结节与周围脏器的关 系,尤其是与胃壁的关系,可见结节的包膜与胃壁相续,并通 过CDFI及超声造影来判定实性结节有无组织活性,如果为 合解剖位置可以考虑到本病。 3.5鉴别诊断:主要与胃底部一些异常结构及实性肿物相鉴 别。①胃底间质瘤:胃底问质瘤可以突出位于浆膜下,CDFI 及超声造影可鉴别,胃底间质瘤为实性肿瘤,CDFI于其内可 无组织活性的实性结节,厚壁包膜有血流信号,应该考虑到 本病,超声的提示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总之,超声能很好提示非典型胃憩室的诊断。但由于病 例数有限,有待以后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周亚平,李亚刚.胃憩室6例报告.青岛医药卫生,2008,40(5): 365—367. 探及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肿瘤内可见造影剂进入:②胃上组 淋巴结:淋巴结包膜薄,淋巴结肿大,一般为多发.CDFI可探 及丰富血流信号。③胃溃疡穿孔:胃溃疡穿孔周围可有纤维 组织包裹形成假包膜,CDFI示假包膜无血流信号,另浅表探 头可见包膜与胃壁不相连。④左肾上腺区肿物:可通过充盈 胃腔及变化体位,肿物不随胃底移动,结合CDFI及超声造影 可鉴别。 3.6超声的诊断价值:虽然x钡餐造影公认是诊断本病可 靠的方法,但对于口径狭小或已闭合消化道造影不能发现的 [2]贾林,李瑜元,黄开红.1O例胃憩室的发病特征及其临床特点. 广州医药,2001,32(4):7-8. [3]南琼,代维,杨刚,等.胃镜诊断35例胃憩室特点分析.胃肠病 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12):1128—1129. [4]马玉富.胃憩室的钡餐造影诊断.现代实用医学,2004,16(2): 97—98. 憩室,超声体现出它的价值,并且非典型胃憩室无明显临床 症状,往往是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的,所以超声就成为 首先发现非典型胃憩室的检查方法。超声可以发现胃周厚壁 包膜的结节,并可通过饮水充盈胃腔及体位的变化还可以结 [5]Cotea E,Vasilescu A,Dimolfe G,et a1.Gastric diverticula on the greater curvature.J Chir Iasi,2007,3:269—273. (收稿日期:2012—09—20)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高晓玲张丽华武国涛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来自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 加,冠心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所以冠心病成为威胁人们 心绞痛病史,无造影剂过敏史。 1.2方法: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仪采用美国 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ligntspeed VCT—XT64排螺旋cT 机,扫描范围为心脏膈面至气管分叉下方1.0 cm,肘正中静 脉注入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iohexol injection)及0.9%氯化 钠注射液,注射总量分别为90~100 ml、25~35 ml,速度为5 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是冠心 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中,因为其有创性和价格原 因而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 技术的出现,作为一种效价比好、重复性强的无创技术,其在 ml/min。采用团注跟踪触动方法,在注射开始5 s后进行同层 跟踪扫描。测量出造影剂的峰值时间,根据峰值时间进行回 顾性的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扫描.选择探测器64排×0.625 冠心病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诊断 的准确性有待深入研究。在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 影患者中.随机选择5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其心脏冠脉血 管造影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mm,层厚0.625 mm,层距0.625 mm,旋转时间350 ms,管电 流350—700 mA(采用智能毫安调制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 行三维重建,对考虑有狭窄的血管做垂直切面薄层重建及曲 面重建,同时测量狭窄血管断面面积。 1.3心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生产的LCV+E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局部麻醉下采 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置入6F血管鞘,注射 肝素1000 U,采用多功能造影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计算 机辅助定量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进行狭窄程度分析。 2结 果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拟 诊冠心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于2周 后行心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59例,其中男性40 例,女性19例;年龄35~78岁,平均56.5岁;所有的患者均有 DOI:10.1 1655/zgywylc2013.01.023 作者单位:041000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SCT室(高晓玲),导 管室(张丽华、武国涛) e Re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1月第13卷第1期Chinesmedies篷 inics 』 - 翌 ! :! : 57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 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见表1。 对59例患者共197支血管完成重建,发现有105支冠 92支、48支、17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119支冠状动 脉狭窄,其中LAD、LMA、LCA、RCA、D1分别为41支、19支、 21支、l2支、26支,管腔狭窄>50%、>75%、完全闭塞分别为 状动脉狭窄,其中左前降支(LAD)、左冠主干(LMA)、左回旋 支(LCA)、右冠状脉(RCA)、对角3 ̄(D1)分别为39支、l6支、 17支、10支、23支,管腔狭窄>50%、>75%、完全闭塞分别为 98支、52支、l7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 程度的检出率较64排螺旋cT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 支 表1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3讨 论 的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0%、特异度为86%、 敏感度为100%。国内报道中2008年赵洁等报道64排螺旋 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预测值为 98.4%、特异度为88.9%、敏感度为96.8%。以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为诊断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特异度和敏感性分别为 88.7%和88.2%,基本符合文献[1,2]的报道。由此可见,64排 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因为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促使人们对其他检查结果的 研究。64排螺旋CT目前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其在某些方 面可以克服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存在的缺陷,所以在冠 心病的诊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况。0)64排螺旋CT冠状动 脉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具有任意角度成像,不受体位限制:充 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且因其无创、效价比高、重复性强,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所以 分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关系;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②可 以观察冠状动脉管壁的钙化程度、管腔狭窄的情况、管壁增 厚的程度,而选择性血管造影仅能显示管腔狭窄程度.不能 显示管壁增厚的程度。所以64排冠状动脉造影可以评价冠 可作为评价、筛选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Nieman K,Oudkerk M,Rensing BJ,et a1.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muh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Lancet,2001,357(56): 599.599. 状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等。③64排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良好的 可重复性,可以用于冠状动脉血管支架及搭桥等术后的复 查,从而可以对术后进行评估、提高复查率,及早发现再狭窄 等情况。 [2]Pontone G,Andreini D,Quaglia C,et a1.Accuracy of muhidetec— 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detecting signiicantf coronary Nieman等[-]早在2001年报道多层螺旋CT发现冠状动 脉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勾76%~98%和78% 85%。 Pontone等_2]在2007年研究显示,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 stenosis in patient popul ̄ions with differing pre—set probabilities of disease.Clin Radiol,2007,62(10):978—985. (收稿日期:2012.08.28) 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眼眶显像 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冯俊生许晋宏任荣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1资料与方法 TAO)是一种球后组织自身免疫病,是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1.1 l临床资料:本研究共收集了20例处于活动期的TAO患 者,均根据临床活动度评分[1l(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3 分,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2~52岁。平均37岁; 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 50岁,平均3O岁。所有检查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 TAO患者都接受了必要的临床检查.包括眼部超声测量眼外 。由于免疫抑制剂对活动期TAO患者疗效显著,而对于非 活动期患者无效。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其眼部眶周炎 性活动的程度是临床最为关心的问题,本研究试用 m一 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Fc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呵Ic DTPA)眼眶显像来判断TAO患者眼部的炎性反应 程度,并评价泼尼松抗炎治疗效果。 DOI:10.1 1655/zgywylc2013.01.024 肌直径,眼压及眼球突出度测量,甲状腺摄 I率的测定,实 验室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我们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和 志愿者进行了活动度CAS评分。TAO患者的入选标准是:眼 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