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经 验 交 流 Experience communicate 48・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而研究表明,长期素食者,因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 给,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甚 医治,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要过分相信和依赖 药物,况且有些疾病靠药物是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 至诱发胃癌。故食物荤素、粗细合理搭配,品种多 解决问题的。临床常遇一些病人同时服用七、八种 样化十分重要,关键是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就目前 药物,分别医治不同的疾病,须知,人体是一个有 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物结构而言,主要应减少油 腻、煎炸、辛辣、生冷、醇酒等饮食物的摄入,以 免酿湿生热,壅塞气机,损伤脾胃。 3慎进补品 近年来,各种所谓“补品(补药)”或谓“功能 机的整体,如此之多的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人体, 相互之间或许有协同,但亦难免有拮抗。已有观点 认为,若一人一天内同时服用四种以上的药物,则 需重新评价、综合考虑每一药物使用的必要性。 5道法自然 性食品”层出不穷,进补之风盛行。一方面,某些 商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自己产品的作用有意夸 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另一方面,不少人受媒介 的影响,盲目信奉补药的功用,甚至将其认同为食 品,认为食之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强身,从而不加 选择、甚至毫无顾忌地服用,以冀健康长寿。此 外,个别医生或受病人左右,或限于自己的医术水. 平,存有“补死不为过”的心理,处方用药之时, 不以辨证为准则而滥用补法。结果事与愿违,犹如 魏、晋时期人们服食各种金石丹药一样,不仅无 益,反而有害。临证中常见因盲目进补而造成阴 阳、气血失调的病者,更有甚者,明明因补致病, 仍认为自己体“虚”,要求服用补药。针对上述情 况,需要强调的是,医患均应正确对待补法,切勿 滥用补药。实际上,因生活条件的改善,目前临床 上真正属虚而当补的情况并不多见。不当补而进 补,徒生内热,壅滞气机。药补不如食补,应在合 理饮食上多下功夫,面对各种补品(补药),患者 应慎重选择,切忌盲目进补而无事生非。 4慎用医药 医(药)源性疾病,甚至因药物毒副作用致死 的情况时有报道,因而有关该方面的问题日益引起 专家的重视。勿庸置疑,目前临床滥用药物的情况 较为普遍,在不少疾病上存在着“过度医疗”的问 题,即小病大治,轻病重治,抗生素的滥用更是触 目惊心。 “是药三分毒”,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不 仅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对机体造成损 伤,导致医(药)源性疾病的产生,可谓有害无 益。就医生而言,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做到有的 放矢,合理用药;就患者而言,对处方药,亦应尽 量避免照着说明书“自我治疗”现象。古人日: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中医”此指中等水平的 医生),人体是一个有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机体,有 些疾病通过调养,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完全可以痊 愈,有些疾病予以简单的药物即可治愈,关键是要 药证相符。药物绝对不是越新越贵效果越好。因 此,对待医药,应持辨证的观点和态度,疾病需要 “天人合一”是中医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基本的 认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 “故阴阳四时 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病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人与自然四 时阴阳息息相关、协调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有春 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时序变化及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作 自然的一部 分,顺应自然之规律,遵循四时阴阳之变化,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黄帝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四季养生的不同, 即: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 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具兴”,“冬三 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随着人类文 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条件无疑大为改善,但另 一方面,各种不利因素亦随之产生。如电视在给人带 来娱乐享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体造成辐 射损伤;空调、暖气在使人们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 也降低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面对现代文 明的各种诱惑,今天的我们虽不能效法古人“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但亦应遵循自然之规律,尽量做到起 居有常,避免昼夜颠倒、以妄为常,且“冬不欲极温, 夏不欲极凉”,各种娱乐活动亦应适可而止。尽量避 免久观电视、久闻刺耳音乐、久居空调之室等,以 免变利为害,诱发疾病。 关于体育锻炼,亦应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一 方面,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的强身防病,但 《内经》言: “生病起于过用”,过度锻炼则适得其 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尤其中老年人,因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肌肉筋骨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 退,故不宜过度运动,应循序渐进,适度为佳。 总之,养生保健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和”字, 掌握“适度的原则”,亦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 言: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 常,不妄作劳”,如此则“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从面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7.1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