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人教育的根源及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

成人教育的根源及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

来源:尚车旅游网
成人教育CHENGREN JIAOYU 成人教育的根源及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 口杨智何光全 摘 要:成人教育起源于同时也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然而.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却越来越和生 产生活实践脱离,严重背离了成人教育的初衷。文章从成人教育的起源、民族文化原生态的成人教育事象、 成人教育理论之根源以及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成人教育所遭遇的困境等多维度,分析论证了成人教育回归 生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成人教育;生活;文化;理论;根源 作者简介:杨智(1982一),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何光全(1968一),男,汉族,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l一7518(2009)16—0030—03 人们对教育这一概念内涵的探讨.习惯的做法 是把教育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所谓狭义 的教育通常指学校教育。即普通教育。本文所要探 讨的是从整个大教育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至今仍被 很多国家和社会群体所忽视的成人教育 研究成人 教育.有必要对成人教育追根溯源.从成人教育的 “根”出发探讨其未来的走向.为未来成人教育的发 展寻找合理的依据 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从“种”人向“类”人 过渡,精神层面的文化不断出现.逐渐出现了共同 的信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祭祀或宗教 活动是这时期的主要成人教育活动 人类在与神的 对话中完成了人神之间以及人人信息的交换、情感 的交流、一种契约文化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 宗教 生活活动促使人接受了各种生活规则、建立一种社 会秩序 人类的心灵在与神和天的“对话”中找到了 栖居的港湾。人类文明从地上转到天上.从务实到 、原始社会的成人教育之“根” 广义的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活动.只要 有人类活动过的地方几乎都能发现教育的痕迹 在 务虚,这为成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教 育成为一种纯精神的、纯文化的现状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种“形而上”的知识的产生.为人类活动提供 了精神的动力.人类生活从此有了超验的目标。 从哲学的角度看.原始社会时期.人与自然之 原始社会.即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的婴幼儿时期”. 人类活动的向度是生存.生活与生产活动在这里是 融为一体的。泰勒把这个时期叫做人类的蒙昧期. 其状态是“在这种状态下.人靠植物和动物来维持 自己的生存.但不耕种土地.也不驯养动物以供食 用 ”Il】但是在物品出产较少、气候较冷的地方.他们 为了寻找野生动物和植物.就不得不过游猎迁徙的 生活 人类此时期的存在状态主要就是生活.即为 了种族繁衍.找到食物以便生存下去。原始人必须 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主体 间性关系。人征服着自然。但是也崇拜自然,神灵是 人崇拜自然的产物。人真正融入到自然中,人是自 然的一部分.和自然界中的别的物质处于同等的地 位。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一 种平等的关系.生产中按劳分配.生活中平等共处, 以一种未成文的契约来维持社会秩序 这种原始的 哲学思想对原始成人教育的影响就是形成教育活 合作捕猎或交流一些生活必须的信息.根据现代教 育信息说和教育影响说的观点.这个信息交流的过 程就是一个成人教育过程 因为原始人在生产和生 动的主体间性关系、教育目的的“务实”性、教育内容 和形式的生活性以及教育场所的自然性。成人教育 的终极目的指向的是人.关注人的“本真”的一面。 二、民族文化中的成人教育之“根” 活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交换.信息交换影响了人类 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这是成人教育的最低层次. 成人教育目的与内容是关注人的“肉”性 人类祖先在与自然的不断接触中.逐步形成一 系列相关的生存技能.“燧人之氏,天下多水,故教 人以渔”.“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伏羲之氏, 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神农因天之世,分地之 利.制木耜,教民农作。”【习火、渔、猎和农等原始的获 取食物的方式成为这时期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人 类文明从原始的采集文明逐步向以农为主、其他生 存方式为辅的生产方式转变。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否的标志。民族文 化既为民族所创造.必然对一个民族有某种支配意 义.为此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所认同f包括遵循、依 托1。”四就民族文化的形成的时间来看,是经历了一个 漫长的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就是新信息 与旧信息相互碰撞而不断更新的过程,是一个思想 观念的不断更新过程.也就是该民族教育发展的历 程 以偏远山区的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民族生活活动 ! 堡 ! ! 为基点.来探讨成人教育.是寻求成人教育之根的现 存的最接近其原初状态的很有效的途径。目前的民 族地区.两条教育路线并存.一条是学校普通教育, 教育主体是未成年人:一条是生活教育路线,教育的 主体主要是成人 这种生活教育主要是通过几种方 式来实现的.一是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二是民俗活 动,如婚事、丧事;三是宗教祭祀活动。诸如此类的教 育活动的场景.传递并强化着、规范着山区人的思想 行为及其共同的生活准则.形成笼罩在民族地区上 空的无形的契约文化 这可谓是人类社会原始的成 人教育活动的遗留 即使在现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 下.其还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空间.可见扎根于 生活的成人教育所具备的强大的生命力 按照杜威的观点.“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 在改变人性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 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l4 I而民族地区的这种传 统的生活式的成人教育方式.规范了人们的思想. 表达了感情.平衡了欲望.树立了信仰。正式这种形 而上学的所谓的“虚无“的东西.为教育提供了价值 标准.为人提供一种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形而上学 确实意味着一种厚重的生命价值.是对于生命超越 性的思考与承诺.是对人性的神圣性、对于人类文 化世界的理论确认.是对于生活世界的意义性确立 与诠释,并且灌注、渗透进生活世界的每一层面.给 所有的在世者提供一种根本的价值关怀 若缺乏这 种生活上的关怀.人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无意 义、无聊和荒诞。” 民族传统的生活教育活动.以最 根本、最质朴方式向人类展示着自己对生命意义、 价值的关怀.是迄今保存最完整也最具成人教育起 源于生活的最有力的证据 三 成人教育的理论之“根” 自l丁业革命以来.科学以其强大的力量征服了 自然,同时也“奴役”着人类.科学成了衡量世间一 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物的价值标准 正如德国 哲学家弗洛姆说:“正当人类踏进新世界的门槛的 时候,人又不得不屈服于所创造出来的事物与组 织。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却把生产和分配 当作自己的偶像 人崇拜自己的双手制造出来的产 品,并把自己还原成商品的奴仆 人徒劳地使用上 帝、自由、人性、社会主义这些名称.他对自己的这 些力量——炸弹和机器——感到自豪.他吹嘘自己 毁灭的力量,目的都是为了掩盖人的软弱性 ”_6l自 然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理念渗透 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割裂和否定了人的整体 性和文化的整体性.把人类知识分割成各个领域、 各个学科。“科学至上”的观点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 把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硬生生地用自然科学的 “物化”的方式来改进.试图提升教育的科学地位 人在这里失去了个性.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人成了 工具,科学的工具理性指导着人类的生活 成人教 育也在这场纷争中艰难地、蹒跚而行.试图为自己 寻找一席之地 众多学者认为建立一套科学的严密 CHENGREN JIAOYU成人教育 的成人教育理论体系才是成人教育的唯一出路。然 而.作为起源于并扎根于生活的成人教育,其作为 一种现代的所谓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历史之短,其理 论根基很薄弱..成人教育学者们以孜孜不倦的精神 多年来一直在这块被遗忘的土地上精心耕耘,但与 普通教育走向了同一条路线——借鉴自然科学的研 究方法、研究范式.同时大量借鉴和模仿普通教育学 的理论体系.“生出”的是成人教育的理论 陉胎”。 有研究者对成人教育学的理论之根基应该到 “大普通教育学”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应该把“成人 教育也纳入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同.通过发现成人 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而发现整个‘人’的教育现象 或教育问题.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真正的、完整的 教育学 教育学也必须有成人教育学等学科的加入 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完整的母体学科 ” 从人的 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是合理的..但 是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是承担一定社会角色的 成人.学习是其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学习只是成 人生活的补充.使未来生活更完满 况且成人敦育 自从与普通教育分离以来.并没有消亡.而是以教 育的最本真的方式在人类生活中发展、绵延 此. 在强调成人与未成年人的连续性的同时.成人教育 的理论根基应该在生活教育中去寻找 四、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成人教育之“根”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现代主义思潮的对立面 而出现.试图纠正现代主义教育的极端.然而.教育 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它对两方自启蒙运动以来 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所形成的二元对立的世界观 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和无情的否定:它把 中心消解了.基础推到了.真理否定了.同一性淹没 r。本质拒斥了.宏大叙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 “无中心”、“无基础”、“无权威”、“无真理”、“无本 质”的理论和“怎么都行”的方法 、 我们把一切都 否定了、拒斥了、消解了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丁赖以 存在的一元论基础和核心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就丧 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使人生活在一种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半空中。”_8l当今社会.职业变 更频繁.人员流动性很大.个性化思想铺灭盖地而 来,物质财富的追求掩盖了精神财富的追求.整个 社会陷入“虚无”之中 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现在在哪里?将会走向何方?这种“无根”的思想必 然导致了教育的无根 因此重塑教育之根——精神 之根是当前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成人世界是一个 广阔的世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他们是未成 年人的楷模 因此有必要让成人教育重【哪生活之 中.让成人从这种“无根”的生活状况中解放出来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就有学者 为实施成人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Judith Beth Cohen、Deborah Piper存马萨诸塞州的两 座废弃的庄园里开展了为期九天的学习放松运动. 主要目的是促进成人学生(很多学生是越战士兵. 他们对生活已经悲观失望)的思维转化1|.‘在成人的 整 堡 ! ! 成人教育CHENGREN JIAOYU 生活中,我们失去了许多冒险的经历.但是当我们 经历到那神奇而且神秘的东西时.并不知道下一个 角落里将会发生什么.这样我们的思维就经历了一 次彻底的解放。”[91在这里成人学习者被带进一种先 前的生活场景中.从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中找回了遗 失的自我.使自己从一种虚无、无根的状态中解放 出来.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五、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宿” (一)成人教育所遭遇的困境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多彩 的、丰富的、奇异的物质生活;然而.人在这场科技革 命中和自然界一样被“革命”了 教育的精神生活作用 逐渐被工业文明所消解.造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严重 的不平衡。当“工具理性的光环”还未退去时.后现代 主义思潮入侵到教育领域.尤其是成人教育。由于成 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因此成人教育受影响应该是最 大和最深的。人们开始怀疑教育的功能、甚至也怀疑 普通教育的功能.读书无用论开始弥漫在整个社会空 气中 当普通教育都受到严峻的考验时.本来就非常 孱弱的成人教育的境遇可想而知了 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出发来看.成人教育存 在如下问题。首先.成人教育目标的模糊性。成人教 育的目标是整个成人教育活动得以开展和存在的 前提和基础.没有明确的目标.教育活动就犹如水 上浮萍 成人教育应该是实践型教育.还是理论型 教育.是为生活服务还是为文化服务等取决于明确 的教育目标 当前成人教育目标的不清晰性导致了 成人教育活动的“无根”.不仅教育的文化价值几乎 丧失.其实践价值也不理想。其次。成人教育对象的 不明确性 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得有 教育的受众。通常认为,成人教育的对象就是成人, 然而何为成人,是法定意义上的成人、心理意义上 的成人还是根据工作和受教育的截止时间来界定 的成人是成人教育遇到的一个一直还没有解决的、 至今还未明确的问题之一 正是由于这种对象的含 混性和不确定性.影响着整个成人教育学科和系统 的建构 再次.成人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教育内容 体现在教育理论系统中就是课程.成人教育应该开 什么样的课程.成人教育的课程结构应该是怎么样 的.课程最终为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服务,是成 人教育领域一直在探讨和争论同时也是悬而未决 的问题 正因为课程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个成人教 育的开展良莠不齐.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界限也不明 晰。最后.成人教育办学形式的随意性。由于成人教 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目前也没有特定 的成人教育监督和评估体系.这导致成人教育办学 形式的随意化 (二)我国成人教育的未来走向 成人是社会的主体.成人的思想代表着当前社 会的主流思想.成人的行动影响着整个社会集体的 发展和走向.成人的生产能力决定着当前国家的经 墼 堡 20 ! 济水准。因此,优质的成人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促进 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社会生产力 良好的 成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那 么,我国未来的成人教育应该走向何处呢? 首先.成人教育应该回归成人的生活 成人教 育既然是起源于生活.并且一直在生活中得到自觉 和不自觉的发展.是服务于成人的实践生活的 因 此.成人教育应该扎根于生活.走一条有别于普通 教育的路线。将教育寓于成人生活.教育和生活相 互融合,相互交叉,形成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 成人教育形态。以此为出发点,制定成人教育目标. 构建生活教育课程 其次,成人教育应该回归文化 文化是精神层 面的东西.是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的主要标准之 一,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存在 与发展的动力和脊梁 文化源于生活.是人类生活 符号化的表现形式 成人教育除了教给成人物质生 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得传递形而上的文化层 面的知识,用文化丰富人的心灵,支撑人的信念,让 人从后现代主义所造就的这种“无根”的文化中解 脱出来.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个极端之间寻 找一个平衡点。让文化充实现代人的心灵。 再次.生活实践既是成人教育的起点.同时也 是成人教育的终点 即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 成人的生活质量.而生活本身就是活动本身就是手 段,因此,在这里,目的就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因此 整个成人教育体系应该围绕成人的生活实践来研究、 构建 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在生活中完成对人的 “本真”的追求 以促进成人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认识 自己、更新自己,过着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生活。 参考文献: 【11『英]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1—22. [2】吴宗蟥.教育是什么:智能的积累遗传[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0:10. 【3】【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丘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人民 出版社.1965:155. I4】施维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0:8. 【5】邹诗鹏.为日常生活世界所承蕴的形而上学【J】.吉林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1997(5):174. 【6】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5:148—149. 『71许瑞泉.成人教育学:期待母学科的重建——成人教育学 学科建设之思考fJ1.成人教育学刊,2009(2):5. 【8】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5:126. [9]Jack Mezirow and Associates,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il a Theory in Progres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lnc.,2000,l:208. 责任编辑刘扬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