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难点
1.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二、结论
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
2.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
3.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4.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5.同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6.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陈胜、吴广首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发动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告终。 三、基本问题 1.秦朝的统治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定都咸阳;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秦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
高中历史
①历史趋势:顺应统一的历史趋势;②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
①地理条件: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个人条件: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③综合国力:商鞅变法,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3.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度: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③地方:推广郡县制。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2)巩固统一的举措: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高中历史
②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③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④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5.秦朝暴政的表现及影响
表现 (1)秦始皇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问药;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②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③“焚书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等焚毁,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还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2)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 影响 6.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地点和人物:大泽乡;陈胜、吴广。 (3)政权:“张楚”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楚汉战争
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从而爆发农民起义。 高中历史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得民心,胜;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失民心,败。 8.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划分标准 与中央关系 影响 性质
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容易形成诸侯割据势力 贵族政治 郡县制 按地域划分 郡县直属中央管辖,官员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官僚政治 高中历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