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伤性休克的急症护理体会

来源:尚车旅游网
创伤性休克的急症护理体会

摘要:创伤性休克,是临床创伤救治中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因素,是严重创伤中,常见的并发症,此病伤情变化快且死亡率高,救护人员需早期及时评估伤者休克症状,特别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4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60-02

损伤性休克见于严重外伤如大血管破裂复杂性骨折挤压伤或手术等引起血液或血浆丧失损伤处炎性肿胀和体液渗出可导致低血容量受损机体内可出现组胺蛋白酶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致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损伤可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有的创伤如胸部伤可直接影响心肺颅脑伤有时可使血压下降等等[1]。所以损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一旦出现休克症状,病情会急剧恶化,所以抢救是否及时、有效,关系患者生死存亡,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休克病员80例,现将护理体会记述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0例病人中,腹腔脏器损伤30例,四肢损伤28例,胸腹腔联合伤12例,胸腹脏器伤10例。其中男68例,女12

例。年龄17~63岁,从受伤到接受治疗时间0.5~1.5h,平均约51min。创伤原因多见于交通事故、械斗、机器伤与高空坠落。 1.2 临床表现:除原发伤部位,本组中失血量1500ml有11例,昏迷,脉搏>120次/min,血压<60/40mmhg或无法测及,皮肤发冷、发绀且无尿。

1.3 伤情及休克程度评估:脉率/收缩压(mmhg)=休克指数,可帮助救护人员判定伤者是否休克及其休克程度,超过1.0-1.5表示存在休克,2.0以上为严重休克血压下降也是休克的一个重要指标,收缩压低于80mmh时或者比一般基础收缩压低于30-40mmhg时就视为休克[2]。休克时心排出量一般都有降低但在感染性休克时心排出量可较正常值高故必要时需行测定以口服指导治疗[3]通过肺动脉插管和温度稀释法测出心排出量和算出心脏指数心脏指数的正常值为3.20±0.20/l(min·m2)。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10~13.3kpa(75~100mmhg)动脉知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5.33kpa(40mmhg)动脉血ph值正常为7.35~7.45.休克时,病人有无肺部疾病或有过度换气paco2或在针对正常范围内。如超过5.9~6.6kpa(45~50mmhg)而通气良好时往往是严重的肺功能不全的征兆pao2低于8.0kpa(60mmhg)吸入纯氧后仍无明显升高常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信号通过血气分析还可了解休克时代谢酸中毒演变。

1.3.1 急救措施:总原则是止血、止痛、抗休克。

1.3.2 体位:休克早期尚可垫薄枕。严重休克宜去枕平卧,甚至

于下肢端床脚垫高一块砖。出血患者,除下肢损伤外应止血和抬高。禁用头低脚高位,尽量减少搬移。

1.3.3 维持呼吸道畅通;检查口腔,除去口、咽异物、假牙等,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3.4 止血:检查伤口,若伤口不断出血,除快速补血容量外,应尽快止住外伤出血。如四肢有外伤出血需按解剖位置分别上止血带,等待休克纠正在作根本性处理。如发现脾破裂需立即输液并做好手术准备,以尽快止血。

1.3.5 止痛:疼痛导致休克率仅次于失血性休克,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快给伤者止痛,一般使用肌注哌替啶50~100mg,如病因不明或伤者腹腔器官损伤及呼吸困难者禁用哌替啶止痛。 2 护理

2.1 首先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伤者失血过多导致,补充失血容量是纠正休克的关键措施。

2.1.1 选择输液部位,首先要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一条在上肢,另一条在颈部,根据伤者损伤部位可选择不同静脉输液,包括肘上中静脉、头静脉,如果伤者上肢及头部损伤,应选择下肢大隐静脉输液,若是下肢损伤则选择上肢静脉[3]。

2.1.2 输液内容:一条输入平衡液、复方氯化钠或等渗盐水。另一条则输入各种抢救药物。输血宜用新鲜血。因为库存血,尤以保存3d以上的库存血。

2.1.3 输液速度:轻度休克,可用9号针头以200滴/min速度,

1h内输入100ml;中等休克应以10号静脉留置留置针(12号注射针)。

2.2 速度给氧,提高血氧含量:轻度休克以2~4l/min,中度休克以4~6l/min。若作气管切开,应快速使用呼吸机加压给氧和作辅助呼吸。

2.3 留置导尿管:若每小时尿量小于25ml,说明微循环血量不足,应加快输液,保持尿量大于50ml/h间。

2.4 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各项特护记录单。 2.4.1 按时间要求详细记录各项数据。

2.4.2 观察意识情况:患者休克早期表现为烦躁,休克中、晚期意识模糊至昏迷,故应设专人护理,必要时加床栏。

2.4.3 观察微循环状况变化:若有面色苍白、大汗、冷汗则示循环不好,若出现黏膜瘀点、出血斑,或开放性骨折处渗血止不住,应考虑dic的可能,要准备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抢救药,并向医生报告。

2.5 术前准备:这类病人大多要急症手术,因此要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 3 结果

本组经抢救护理,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7.5%。其中2例为腹主动脉破裂失血过多导致死亡,2例是脾破裂大出血导致死亡,1例为四肢骨盆骨折,1例为气血胸。其余74例均好转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黄勇珍.多发性创伤休克病人的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149-150

[2] 苏月南,关常青,曾燕转.两种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08.24

[3] 任明光,王井伟,禇建国,王守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