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迸教育较快、较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形势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也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对已有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迫切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以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力图提出一些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的需要。当前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展开了大学生录取竞争,要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实现好和完成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育管理,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高校教脊管理越
来越难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
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着成效,但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这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管理、研究性管理、开放式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解决这些重要的难题。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特别是当前出现了一场以有效学校、开放学校、优质学校、跃进学校、成功学校、丰富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多元智能学校等为特征的“学校重建”运动,这些都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为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解决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需要。以往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表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有的甚至宁可保守一些不出问题也不愿意大胆进行教育管理创新,使得教育管理停留在“管”的层面上,不注重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也不注重发挥高校工会等各方面的智慧和作用,民主化程度不够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使已经形成的一些制度也没有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完善,很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次上,这就使得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现实管理依据和标准,管理的计划性和程序性不够强,有的管理处于应付和混乱状态。三是高校缺乏对教育管理队伍的优化配置,不注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的高校把教育管理岗位当作安排“闲人”的位置,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高,而且对于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不够,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效
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引入IS09000质量体系,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标准化。通常情况下,IS09000质量体系被误解为一套经济生产体系,只适用于加工制造业。事实上,IS09000质量体系涉及到40个行业,而教育被列为第37类,并且细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把IS09000质量体系引入高校教育管理完全是一种可能,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把IS09000质量体系引入教育管理,首先要对这一体系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深刻把握IS09000质量体系的科学内涵、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找到把IS09000质量体系与高校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契合点,并且以IS09000质量体系中的标准为参照来制定高校教育管理的各项目标要求。其次,按照IS09000质量体系把教育归为服务业的要求,高校需要转变教育管理的观念,改变“教育管理是一种管理”的理念,确立起“教育管理是一种服务”的理念,在对教职工和学生实行管理时,强化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和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树立起高校教育管理的新形象。最后,高校需要根据IS09000质量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标准,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并且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根据形势和高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加以修正、充实和完善既有标准,使之更加符合IS09000质量体系和高校教育管理的需要。这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教育管理,建立起高校教育管理平台,使高校能够及时发布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规定,被管理对象能够及时与高校沟通,发表对现行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看法及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建议,从而能够加强教育管理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方便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高校在制
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时需要认识到建立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并把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和财力人力支持,以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高校需要明确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内容,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重点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门户网站、操作人员管理系统、用户使用系统、教育管理信息发布系统、教育管理双方交流沟通系统、教育管理平台维护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以建立起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和使用的高校教育管理平台。最后,高校需要加强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使之不但具备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带动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也能够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计算机发展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利益的代表,高校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高校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作用发挥得好,能够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符合高校教职工的愿望和利益诉求,从而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有关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工会参与高校的教育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工会应参与高校教育管理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高校在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措施政策时,需要征求高校工会的意见,以使制定出来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高校及其教职工实际,从而能够更好地实施。二是高校工会需要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政策措施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
高校在执行落实教育管理政策措施时,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管理者会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这些都会损害高校教职工的利益。高校工会作为高校教职工利益的代表,需要通过加强监督,保证高校各项教育管理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高校工会需要发挥好高校与高校教职工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及时把高校的各项教育管理政策向教职工作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为
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顺利执行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把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反映给高校教育管理有关部门,使高校教育管理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更符合高校教职工需求。这样,必将大大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顺利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