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 云 七 七
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7年第9期
一元秒杀iPhone,从来都抢不到;手机被盗,骗子短信接踵而至……这些在网络环境中遇到的困扰,是网络黑色产业显现出的冰山一角。当前,黑灰色互联网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网络黑色产业链条呈现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特点,初步估计,中国“网络黑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60万,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
网络安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安全问题一直引人瞩目。以前,企业注意力更多放在传统安全领域,如黑客、漏洞等。但当下的互联网安全不再仅仅是传统PC时代所说的安全了,业务安全逐渐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重点。不保障业务安全,流失信息和财富就会成为常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岂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岂安科技”)推出了互联网业务安全分析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企业业务安全分析产品以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为主,而岂安科技采用了SaaS+本地化的解决方案。相较于SaaS模式,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用户数据外泄的风险问题。
区分互联网世界的“好人”和“坏人”
当前,网络诈骗成为新的犯罪形式。AberdeenGroup近期发布了以北美几百家公司数据为样本的爬虫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网站流量中的真人访问仅为总流量的54.4%,其余流量由27%的“好爬虫”和18.6%的“恶意爬虫”构成。最近BAESystems调查显示,85%的企业认为他们为可能面临的网络攻击做好了防御准备。而实际情况是,在过去半年内,这些企业中有40%遭到了攻击,平均损失超过50万美元。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在互联网上分辨“诈骗用户”至关重要。
互联网世界如真实世界,也有“好人”和“坏人”。而岂安科技,能够帮助用户判断互联网上的“好人”和“坏人”,从而过滤“诈骗用户”。
识别方法并不高深莫测,主要通过“用户画像”的方式来完成。每个人的上网习惯不尽相同,经常浏览的文章、图片、网站点击顺序等信息,足以形成用户的基础画像,用风控系统语言来描述即“正常用户”。
举例来说,公司小王要去茶水间拿西瓜吃,正常情况下小王从座位走到茶水间需要40步,但某天监控系统发现他只用1步就走到了,显然不合常理。如果小王利用这个漏洞频繁拿西瓜,就会影响办公室其他同事享受这个福利。对应成互联网语言,即风控系统认为小王是一个异常用户,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正常逻辑,而他的操作可能会给企业或平台造成巨大影响。
岂安科技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海量数据采集,再运用后台大规模数据运算,分析出该用户的行为模式。如此,只要符合该用户行为模式的即为用户本人,反之则需要谨慎判断用户身份、来意和企图。
反欺诈亟须事前预防
互联网发展至今,一些利用网络欺诈、盗取等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黑色产业”在阴影中不断滋生。网络爬虫、羊毛党、刷单等现象逐渐形成了黑色产业链,这条蚕食互联网资本的“吸血虫”,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成功的巨大阻碍。如有些电商企业网站上的数据任由竞争对
手爬取,直到爬虫太多使网站宕机;又如P2P理财企业,会以某几款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或者现金红包来拉拢新客户,但这些理财产品和红包经常会被少数人用作弊手段抢走,业内称“薅羊毛”……如果企业的运营和安全团队不够细心,则很难发现此类问题。
用户数据流失到竞争对手手中,无疑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打击。但是,互联网企业应对用户隐私数据的防御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弱,导致企业通常在财富流失后,才想到解决“坏人”的问题。
而厂商安全意识不够高,的确有历史原因。互联网是新兴行业,很多厂商进入行业不久,在没吃到安全方面的苦头之前,并不愿意花太多预算到业务安全上。当然,当企业遭遇了“薅羊毛”、“被撞库”等安全问题后,自然会对业务安全重视起来。
岂安科技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提供业务安全解决方案,还能帮助客户认清自己需求。
岂安科技在切入这一市场时,把风险划分为三个阶段去控制,分别是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
风险事前(一般是在用户支付行为前)主要由Red.Q业务风险情报云来辅助判断。多数情况下恶意用户会使用隐藏IP地址和虚假手机号码来完成注册登录、下单等行为,通过对用户IP地址、手机号码等信息比对,可以有效发现未知风险。
风险事中则主要由Warden系统(业务风险实时检测系统)完成。通过采集用户在网站或APP上的行为信息来判断是否是恶意用户,该系统部署在公司本地,以保障其敏感数据安全性。业务风险分析平台Warden在设计上的思路就很超前,采用网络流量旁路镜像作为最前端输入,然后加工成业务日志的无埋点数据采集模式。
简单来说,Red.Q与Warden之关系如同电影《速度与激情》中的天眼系统,Red.Q负责提供情报和前科证据,而Warden负责“抓”犯罪证据。
风险事后承载数据回放、模型迭代等功能。
在这三个阶段中,风险事前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尤为重要。
业务安全任重道远
目前互联网营销推广活动争取一个新用户的花费高达50元。很多情况下,几万、几十万的推广预算投入市场,大部分被羊毛党夺取。这样就导致不仅活动的目的没有达到,还产生大量垃圾、虚假用户,给产品带来负担,也将严重影响真实用户的使用体验。各大企业在营销推广上烧的钱,养肥了月入过万的羊毛党。然而,刷单、羊毛党只是业务诈欺的冰山一角,企业面临的网站爬虫导致网站宕机,扫号撞库导致账号盗用,商业敏感信息泄露等业务风险,更应该引起重视。
岂安科技目前的企业用户主要为泛电商、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互动娱乐行业的大中型企业。这些客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让自己的风控做得更好,运用岂安科技产品提高风险可视化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响应速度;另一种是基于团队对整个黑色产业链的了解,运用岂安科技产品找到一些突发性问题的矛盾点。截至目前,岂安科技提供的产品累积处理异常数据已超过3亿条。
作为高性价比产品,岂安科技可以帮助客户平均每月节省70到90万元的信息安全维护费
用,每年可以节省一千万元。能够节省开支的互联网安全维护产品,新兴企业自然更容易接受。
从长远看,互联网依然很脆弱,需要更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行业巨头们大力投入的安全业务策略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认为业务安全是未来重点。因此,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容灾、备灾能力,在攻防对抗激烈的互联网江湖里,只有不断进步,方能快人一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