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的若干体会
王 华 朱长盛
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今年9月份开始就要在我省全面展开了。这次国家教委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与新教学大纲中数学学科的变化是较大的。概括说,就是观念新、改革力度强、既统一又灵活。数学内容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引进了反映时代要求的向量、逻辑、概率、微积分等;数学课程采用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突出了实用性、可接受性。这是高中数学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需要,也是高、初中数学教育衔接的需要。学好大纲、领会精神、更新观念,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次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是建国以来的第7次大纲。过去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高、初中合一。这次分成了初中数学义教大纲与普通高中教学大纲,是首创。下面谈一谈学习新大纲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思想的比较旧大纲一般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教学结构的严谨性。
这次新大纲编写的依据是教育要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编订的原则是:(1)本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服务的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了能力的培养。
(2)本着立足于现实、面向21世纪的要求,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了教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3)贯彻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毕业后的不同去向,实行
分层次要求。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引入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及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上述这些原则,就是高中数学新大纲体现的新观念,为我们转变教学思想指明了方向。
二、大纲内容的对比1990年大纲(调整意见)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新大纲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教学测试和评估“教学要求”改成了“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将原来“注意”的最后一项(测试和评估)单独列出,旨在强化。三、课程结构的对比
新的课程结构是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1990年大纲是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高中三个年级内容按“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办法安排,即高中一年级、二年级设必修课,学完必修课后,到高中三年级分设理科、文科和实科,学完理科和文科数
53 山西教育高中实验教材辅导 GAOZHONGSHI
YANJIAOCAIFUDAO
“科学”则强调严谨、系统、完整,不考虑学习者能否接受的问题。认识这种区别,可以加深对新大纲内容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目的的对比
1990年大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适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新大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的是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课程计划中培养目标在各学科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要求的提出、教学原则的贯彻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标准,它是教学实践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估的依据。
与旧大纲比较,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实际上体现
学后参加相应的高考,实科则为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安排。详见下表:
开设年级高一年级课程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
√
140
高二年级140
104√
52√
52√
高三年级理文实
三种课程的作用:
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
限定选修课:是高中生接受升学预备教育和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适应高中学生分流的需要。
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学生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普通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应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高中课程应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有利于打好共同的基础;二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毕业后的分流创设条件。体现在课程形态上,既要有必修课程,又要有选修课程。通过必修课程,解决共性问题;通过选修课程,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和分流问题。
新、旧大纲课时的比较见下表:
必修课
1990年调整意见新课程计划
课时426
占必修总课时19.02
课时280占必修总课时14.04
必选课2652—104
任意选修课了这样的特点:
(1)要求具体化。
提出了具体的“双基”与能力要求(见大纲);分清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的层次,即先掌握基础知识后,再形成基本技能,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3种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前3个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前3种基本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趋向和归宿,也是教学所要进一步追求的目的。后1种能力与前3种能力不是并列关系,它们的形成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
(2)完善了基础知识。
重视打好基础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一大特色,古今中外的实践表明,抓好基础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但从我国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较差、创造思维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来看,对基础、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内涵需加深认识并进一步完善。新大纲将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纳入基础知识,显然是一种新的思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99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调整意见)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和任选三类,其中必选和任选是为报考理工类高校的学生而设置的。由于这部分要求没有和毕业或升学考试挂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选学内容几乎没有开设。
新、旧教学大纲相比较,新大纲将高中数学必修课的课时比例减少,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加大,目的就在于增加教学的弹性。适当限制体现对学生共性发展要求的必修课程时间,加大了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选修课程时间,既统一、又灵活,破除了过去单设学科课程,在学科课程中又只设必修课的课程模式,有效地将打好基础与发展个性特长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多种去向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新大纲还需明确的一点是,“数学课程”与“数学科学”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课程”考虑科学性与学习者的可接受性,强调两者的和谐统一;而
54 山西教育GAOZHONGSHIYANJIAOCAIFUDAO 高中实验教材辅导
(3)突出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和学习其他科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新大纲突出这一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及其在训练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
五、教学内容的比较
(1)目前,高中数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要求偏高、教学方法落后。旧大纲所列教学内容中除“集合思想”属近代内容外,其余基本上是17世纪以前的代数、几何内容。对内容的处理,又追求“系统”、“严谨”,迫使广大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钻研一些不必要的知识上。新大纲精减内容见表二。
新教学大纲精减的内容 表二
序号内 容删减的原因分析1幂函数内容陈旧、学习困难2指数方程内容陈旧、用途不大3对数方程用途不大、学习困难4三角函数恒等变形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少、重在技巧5三角方程用途不大6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陈旧7反三角函数用途不大容确定为高考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对不同
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考内容无形中会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分科限定选修内容见表五。
理科限定选修内容1.2.3.4.5.
概率与统计(18课时)极限(14课时)
导数与微分(20课时)积分(14课时)复数(18课时)
文科(实科)限定选修内容1.统计(12课时)2.极限与系数(20课时)3.复数(10课时)
六、新教学大纲的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淡化理论要求。
数学课程中的“严谨”,必须与课程的“需要”、学生的接受“可能”相结合。
(2)更新部分知识和讲法,更新教学手段。增加了新的内容之后,一些传统内容的讲法也得到了更新,如广泛使用“集合”语言、逻辑联结词,用向量工具处理某些传统内容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数学教学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也势在必行。
(3)增加灵活性。
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教学内容的灵活性相结合。如教材增加了一些阅读内容,习题分层次要求。
(4)重视数学应用。(责任编辑 王永强)
(2)同时增加了反应数学新思想,并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知识,增加了部分原来属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见表三、四。
新教学大纲增加的内容 表三
序号12345
内 容简易逻辑平面、空间向量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线性规化
增加的原因分析提高数学素养体现数形结合、实用性强
实用性强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实用性强
原初中知识内容 表四
序号12
内 容一元二次不等式四种命题关系
序号34
内 容指数、对数解斜三角形
这次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分代数、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而是统一编排。这样做有利于各门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有利于数形结合,有利于教学的统筹安排。
(3)新大纲不提倡知识的一步到位,注意增加知识的必要循环。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大纲中所增加概率统计、微积分、向量等知识并不是大学某些内容的简单下放——不能替代大学相应内容的学习,而是具有适当循环重复特征的一种特殊安排。
(4)限定选修内容(高考要求内容)。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在高一、高二规定了必学内容的基础上,对高三学生分流之后又作了学习内容的明确要求,而且这一次将理科、文科的限定选修内
55 山西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