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的优势

浅谈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的优势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的优势

作者:朱成华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9期

Brief Analysis of Superiority on Using Ancient Characters in the Teaching of Selected Works of Ancient Chinese Zhu Chenghua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古汉语文选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中的重头戏,因为古汉语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而利用古文字的形体特点来讲解文选有其特殊的优势。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selected works of ancient Chinese is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because the aim of ancient Chinese courses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ing ancient documents. Explaining works of ancient Chinese by ancient characters will incarnate its unique advantage.

关键词: 古汉语 文选教学 古文字 优势

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selected works;ancient characters;superior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2-02 0引言

《古代汉语》是当前高校一门很重要的语言课程,大凡涉及需要阅读古书典籍的专业一般都要具备古汉语知识及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如哲学、文学、史学、考古学、中医学等专业。中国古籍蕴含着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也有一定自然科学技术。为了繁荣文化、古为今用地间接为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对古籍的思想文化的深入挖掘、重新审读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古籍成书使用的语言是古代汉语,故学好这种古代的汉语言才如同把握了打开古籍宝库的钥匙。所以,国家、教育部及各类教学部门都非常注重培养古籍阅读的能力,因而在各高校都开设了《古代汉语》课程。

而要学好《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最终形成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就必须设置好教学内容,分配好教学时间,突出重点,多做训练。在《古代汉语》的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的摸索当中,学界都相信,要掌握好古代汉语这么语言,必须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相结合,重点在文选的教学上,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学到阅读古书的方法,并积累一定的音韵、词汇、语法、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等知识,尽量地多读古代的文选。这种做法似乎是语言学课程的通理。但是,作为个体的古代汉语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把握好重点讲文选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文选本身的特点寻找合乎其规律的教学法。其中,运用古籍古文字字形的特点来讲解古汉语文选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方法。

1《古代汉语》文选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的优势

古文字,顾名思义,是比较古的文字,各种语言的文字都有古文字、今文字之分。在此,古文字指汉语言的文字——汉字的古文字。根据当前汉语界的认识,一致认为汉字的古文字是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古文、小篆等,其字形特点是笔画呈线条型,图画性较强,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字形解说其义。

1.1 运用古文字字形直接以形释义在上古文献中,有不少词使用的词义是词的本义,而词的本义的探求必须与该词的书写汉字结合起来分析,再结合寻找其书证最后确定。因此,在文选中许多面临的词汇问题便可以从字形出发,以探求其文中词义,这样直接帮助理解原文。比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中收录有上古之书《孟子》的一篇文选《许行》,该篇中就有不少可以直接以词的古文字字形来解释其义的。

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按:上文中“自楚之滕”的“之”、“愿受一廛而为氓”的“受”、“廛”、“氓”等,在文中之义就能从其古文字字形帮助理解。先看“之”,甲骨文作“■”,金文作“■”,字形下部分是一横线,代表人所在的地方,上面是脚趾的“趾”的古文“止”字,形体像脚趾在前,脚跟在后,整字与其下的横线构成脚要离开其地,即前往前方,意即“往;到……去”,是个动词。再看“受”、“廛”、“氓”。“受”的甲骨文作“■”,字形表示一人交送一物给另一个人,义即“接受”,词义与文意合。而“廛”,其小篆作“■”,字形由四部分组成,即“广”、“里”、“八”、“土”,会合各字之意,即为划分一定的土地作为居民区,在其上建造房屋,义即“百姓的住宅”。“氓”之小篆作“■”,其义为“民”或“百姓”,但与“民”又有区别,“民”即指本国人民,而“氓”指外来人民,字形就可以知道:“氓”由“亡”、“民”组合会意而成,“亡”指流亡在外的,此指非本国定居的。 ②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按:该文中的“爨”字看起来很复杂,似乎意义也很复杂或不好理解。然而只要分析其古字形,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义。“爨”的小篆写作“■”,字形构造活画出一幅古人烧火做饭图,字形从上往下看,像是一双手持着一甑(蒸食炊器),放在灶上之釜(锅)里,然后一双手在灶下把双木推进灶口,最后把灶里火烧旺。这种烧火做饭的方式,在当今一些农村还保留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文选除上述所举之例外,还有“文公与之处”的“与”、“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的“见”和“弃”、“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的“取”和“宫”、“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的“暴”,等等。

1.2 运用古文字偏旁直接以形释其义类据统计,在汉语词汇中,形声字所占汉字总数的90%以上,而上古汉语也占80%之多。众所周知,形声字是汉字构造方式之一——形声造字法形成的一种文字类型,其一般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一般表示该形声字的意义类别,而声旁一般表示该形声字的读音。当然这种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一般是指造该字时的文字系统和语音系统而言的,一般只能从共时层面去理解,而不能简单地历时分析。

因此,形声字的形旁就是打开该字所代表的词的本义的突破口。因为古文选中不少词其在文中所代表的词义都是本义,而形声字的形旁就是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一种直接又便捷的方法,当然,其字形必须是古字形,而且揭示的是该词的意义类别。现再以上文提到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孟子》文选《许行》中的例子为证。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按:该文中的“神”、“踵”、“远”、“闻”等形声字,其在文中之义皆可从其形旁读出其类别。“神”的形旁“示”,古文字作“■”,表示祭祀的台子上有祭祀的牺牲,整体表示祭祀活动,凡以“示”作形旁的形声字皆与祭祀、神有关。而“踵”字从“足”,“足”之甲骨文作“■”,表示人体的下肢总称,故“踵”字文中之义与脚有关,即“脚后跟”,成语有“接踵而至”,只是文中受其后词语影响,词类活用动词用。“远”之形旁为“辶”,“辶”之古文字作“辵”,其甲骨文作“■”,表示与行走有关,而“远”在文中之义与行走有关。“闻”的形旁为“耳”,甲骨文作“■”,故“闻”之本义与耳朵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的“褐”“捆”“屦”“织”、“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饔”“飧”、“何许子之不惮烦”的“惮”“烦”、“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的“烈”“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的“河”“瀹”“济”“漯”“注”“海”“决”“汝”“汉”“淮”“泗”“江”,等等。 2《古代汉语》文选阅读中积累古文字知识的方法

《古代汉语》中的文选教学中运用古文字可以解决不少古籍阅读上的词汇问题,要能娴熟运用古文字知识指导阅读古籍,必须平时积累古文字知识。首先,要治古文字先学好文字形义之说的《说文解字》[2],把该书上的所有小篆字形、古文字形以及形义说解掌握好。其次,再看刘兴隆先生主编的《新编甲骨文字典》[3],将之与《说文解字》对比,会发现更早的汉字古字形——甲骨文与《说文解字》的较晚的古字形——小篆有些出路,从而会发现《说文解字》之错讹不少,这除了有其作者的主观及疏忽原因之外,更多的是那时还没发现甲骨文。而考察文选中的词义时最好以更早的古文字字形来分析,这样结果更加可靠。除此之外,还可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看张世超先生等著的《金文形义通解》[4],这主要是因为不少文选中的字并没有其甲骨文字形,而却有金文字形,而金文又比小篆更早,因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察古文字字形的一部工具书。 3余论

当然,仅仅靠古文字来帮助古文选教学肯定是不够的,要能全面地阅读古籍文献,还要结合音韵、训诂、语法、古文化等多方面知识才行。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883.

[3]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4]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金文形义通解[M].北京:中文出版社,19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