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人教版必修3)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复习讲义

[考点概览]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 1 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形式: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它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民族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影响(双重性):

1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对民族和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深化拓展]

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 含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一定社会群体中被称为凝固的艺被称为民族精神包括在长期历史积约定俗成、世代术 的火炬 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义 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地位作对人们的物质生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传统文艺具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活和精神生活产世界建筑史上写有悠久的历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生持久的影响,下了光辉的一蕴藏着丰富的文的组成部分,对今用 是传统文化的基页,并成为展现化内涵,是中华天中国人的价值观本形式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灿烂文化的念、生活方式和中重要标志 重要组成部分 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

典元宵节看花灯吃北京菊儿胡同 中国传统文艺,“大同”世界和“天下汤圆、端午节赛以古代文学、传为公”的社会理想 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 例 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深化拓展]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注意: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不具有共同性的东西。

[温馨提示]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

[实战演练]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3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说法不正确。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④正确。故选D。

[考点梳理]

考点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外在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2)内在因素: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3)教育因素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4

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 B.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创造)。

C.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温馨提示]

在回答教育的作用时,要结合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分析。

[整合提升]

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发展教育,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与经济政治)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教育与文化传播)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教育与文化传承)

5、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6、教育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育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作用)

[深化拓展]

正确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

5

过程。

[深化拓展]

区分: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 区别 原因 态度 侧重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之间 文化具有多样性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与现实之间 文化具有继承性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共同点 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

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实战演练]

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解析:题干旨在强调科技的发展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用,B符合题意。A、D与题意不符,C项表述错误。

6

[本课小结]

一个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个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两个特点→传统文化的两个特点 四种形式→传统文化的四种形式 四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四个因素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